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选取201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贸易数据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实证研究了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相应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非东部地区,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通过门槛研究发现,当技术贸易超过一定的门槛值,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会显著变小。(2)技术贸易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揭示了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发展路径,为技术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方面考察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影响和空间效应,并检验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市场一体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且这种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市场一体化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水平,但对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产生抑制作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仍局限于本地;(3)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路径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无中介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彭薇  熊科  唐华 《科研管理》2023,(4):77-8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技术创新对两类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效率越高,越有助于促进我国居民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过渡;(2)消费升级存在时间黏性,当期消费会受到往期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升级有助于打破这种黏性,助推消费升级;(3)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体现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对拉动内需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5.
郭然  原毅军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40-2149
本文以“新常态”下政策间耦合效应为切入点,分析政府研发补贴配合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7-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补贴耦合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补贴政策耦合效应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明显的地区与规制类型异质性。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政策耦合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耦合效应并未表现出对“遵循成本”有效的缓解作用,但能够显著增强“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说明多元化的政策组合,对于发挥政策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论上和源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正向促进效应,但对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否也具有一致结论?文章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考察了我国以R&D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R&D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R&D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由此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技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本文首先对科技服务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再通过测算各地区科技服务效率,检验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发现: 科技服务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服务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则略高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科技研发和扩散服务均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配置,但只有科技扩散服务能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研发服务对其没有影响;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作用,这种空间外溢主要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了2005~2016年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构建VEC模型进行分析判断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内在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层面进行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国及东部、中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西部地区却呈现显著抑制作用;(2)人力资本对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显著为正,而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对其呈现抑制作用;(3)技术进步对中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作用显著,对东部地区呈现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强化高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因地制宜实施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8,(1):16-20
运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开放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累积效应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和全国依次递减的差序格局,且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都为正向效应。从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影响的累积效应绝对值看,则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全国>西部>中部"的空间格局,东北地区和东部为负向效应;全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为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李翔  邓峰 《科研管理》2019,40(3):84-94
本文基于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技术以及面板门槛技术,探讨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空间关联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不同,前者对经济增长始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后者对经济增长则呈负向影响。二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化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负效应;(3)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均存在门槛,只有当二者相互匹配、协同发展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陈书平  朱东波 《预测》2023,(1):83-89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迫切任务。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技术进步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均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且各地区提升水平不同。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在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呈显著性,中部地区不显著。结合相关实证结论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引导对外投资、积极吸收先进技术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是导致了区域创新水平的“竞次”还是“竞优”。鉴于此,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方法,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创新产生空间外溢效应。(2)中国式财政分权显著改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深化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推动作用。(3)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区域创新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效应,财政分权程度增加会显著提高相邻地区创新水平,是形成相邻地区创新“趋优竞争”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区域创新空间策略的外在驱动力,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分析了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制度质量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 FDI溢出效应对智力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拓展了研究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理论空间,同时也对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软科学》2019,(5):11-16
探索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并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全国层面表现为正向效应,但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且省际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能有效改善传统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的"负向锁定"。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明确三者间关系,基于2001-2016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随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但这种提升效应是非线性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随分位数的提升而减弱,而产业结构高级化随之增强。同时,信息化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而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刚  陆琳忆  何金廖 《资源科学》2021,43(1):94-103
理清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测算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度、工业绿色效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创新对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绿色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都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两者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表现较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②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对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均显著;③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创新对成长型城市提升工业绿色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生态创新对于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显现,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创新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