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鑫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76-176
水力锚钢体抗拉强度主要用来抵抗水中的拉力,对于裂缝控制有其重要功用。本研究依现场实验数据,说明关于同时承受水力锚栓拉力时不同程度的数值关系。应用经验公式分析抗拉强度关系,期望能提供水力锚结构耐震补强设计者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固溶、人工时效及自然时效热处理制度对2024铝合金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摸索出了该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与热处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为实际生产中2024铝合金的热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就土工合成材料试样边缘出现的毛刺、分叉、裁剪不整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也会影响拉伸试验结果,这些因素会导致试样抗拉强度偏低,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以上影响因素的发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是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志毅 《大众科技》2009,(12):69-69,58
岩体力学抗拉强度参数的测定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减小工作量和节约研究经费,采用劈裂法进行了两组室内实验样本的测定,通过对实验样本数据的工程处理,确定其岩石的抗拉强度参数,其结果对岩石抗拉强度参数的测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对某20m预应力空心板梁桥为例,通过对底板纵向裂缝的现场调查和钻孔检测,并建立空间实体模型,分析底板横向受力的组成因素和底板厚度对底板横向受力的影响,检测和分析表明,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底板厚度存在偏差,在结构自重、温度荷载以及车辆荷载作用下,板梁底面产生横向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导致了底面纵向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计量检测中异常数据的剔除关系着计量检测工作的质量,为提高计量检测工作的精准性,对计量检测中剔除异常数据的重要性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计量检测过程中导致计量仪器出现误差的原因,然后再联系案例探讨计量检测中异常数据的剔除方法。在剔除计量检测中的异常数据时,3α数据剔除法、t值检测数据剔除法、肖维勒数据剔除法、格布拉斯数据剔除法均可有效剔除异常数据,保证计量检测工作的精准性与整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超强地震后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问题,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建筑受损评估提供数据依据。分析震后型钢混凝土屈曲关系模拟分析与试件结构的屈服场效应,构建混凝土材料在地震后的初始损伤和自由退化数学模型,得到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混凝土弹塑性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分析。从试验角度得到地震后型钢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结果,得到地震作用后两组试件的受损云图,最后得到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结果。研究得出,该数值分析模型得到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符合较好,有效构建地震后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关系。在灾后损伤评估与修复重建中优越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硬度和抗拉强度近似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根据材料的硬度采用查表和计算法近似测定抗拉强度两种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推出了由布氏硬度计算抗拉强度的公式。选用Q235钢和Q800-2球墨铸铁两种材料通过实测和近似测定进行了比对论证。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概念格与入侵检测技术结合提出入侵检测算法。对收集的入侵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规范化,使连接数据避免锐化;分析模糊概念间的蕴涵关系,提取非冗余的入侵检测规则。使用规则检测器分析入侵数据,减少分类器的运算量,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线性荷载下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模型,对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布,构建钢筋混凝土柱状结构下的应力损伤模型,实现对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对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混凝土抗拉强度线性徐变的本构关系分析,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效应与时间非线性效应,根据低短期荷载模型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徐变多块结构化网格,得到线性荷载下的混凝土梁多块结构化网格模型。试验采用4点弯曲分级加载方式,分别是试件DSHCW-1、试件DSHCW-2、试件DSHCW-3和试件DSHCW-4,进行幂值函数预测。得到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构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滞回曲线,实验结果得出,采用该试件模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通过对幂值函数准确预测,对混凝土梁结构的强度提高有较大贡献,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计算或加固提供数学模型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半监督混合模型的海量入侵数据检测方法。利用蚁群算法进行入侵数据的特征选择,在结合半监督的混合模型分类方法进行入侵数据的分类,利用混合模型对数据样本空间的聚类分布进行描述,利用数据函数将聚类的信息与分类算法相结合,进行数据分类时对没有标示的数据样本进行考虑,对入侵数据进行检测。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提高了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保证数据分类的效果,提高了入侵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完成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主动入侵海量数据检测的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入侵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用CSS441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水利工程用止水铜片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从而找出了影响抗拉强度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单机计算资源难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冗余检测,提出基于Spark的海量数据冗余检测方法。先基于Simhash算法实现待测数据与对应指纹间的映射(二进制串),再设计指纹检索树并提出基于指纹检索树的数据冗余检测算法ROFA;最后,设计了基于Spark和ROFA的海量数据的冗余检测策略,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冗余检测;利用UCI提供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嵌入式云信息网络平台中,物理层数据传输容易受到外界攻击变异成坏数据,威胁网络安全,传统方法采用最小延时数据聚集算法实现对该类算数据的检测,算法数据的不均匀性和时延性,检测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链距离估计和时间窗口重排的网络坏数据检测算法。进行嵌入式云信息平台构建和数据采集,采用统计信号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信息链构建,对数据链距离进行估计,采用时间窗口重排方法对坏数据的谱特征进行空间重组,提高坏数据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嵌入式云信息网络平台通信传输的坏数据进行检测,准确检测概率提高34.56%,检测算法的收敛性和鲁棒性较好,保证了网络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风芝 《科技通报》2014,(4):116-118
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采用基于7层标准模型的检测方法,对普通入侵数据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但随着入侵数据的日益模糊化,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严重下降。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游走的多层网路安全访问,将系统分为系统层、主机层、服务层的多层模型,然后将网络系统中的节点等效为蚁群单元,采用蚁群游走算法的随机适应性对入侵系统的数据进行检测,采用6元入侵数据进行系统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算法能很好地检测入侵系统的多种非法数据,算法稳定性好,鲁棒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拓扑网络应用范围扩大、用户量和传输的数据类型不断增加变化,现有的漏洞检测在多样化数据传输过程中,漏洞检测定位模糊,错误信息不明确,难以及时定位和排除网络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网络多路复用器输出端口复杂数据突变漏洞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复杂数据突变扫描模块,优先提取拓扑网路中多路复用器输出端口复杂数据,在漏洞数据库中定义漏洞详细信息,完成对多路复用器输出端口复杂数据突变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拓扑网络中多路复用器输出端口复杂数据突变漏洞检测能够有效节省系统数据检测时间。使漏洞检测准确率大幅度提高,为拓扑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网络协议爬虫方法对Web网页跨站脚本的动态污点Bug进行检测和数据补齐,根本上保证Web安全。传统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驱动爬虫方法进行Bug数据补齐,当用户提交的数据没有经过严格的过滤和验证的时,Bug漏洞不能得到有效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向量空间动态污点传播模型的Web协议爬虫算法,实现对动态污点Bug检测与数据补齐,构建向量空间模型,计算Bug数据和漏洞检测中的模糊关系的隶属度,提取动态污点Bug数据模态特征进行网络爬虫,优化对动态污点数据的检测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数据补齐的准确性,聚类性好,收敛性提高,保证了系统安全防御的实时性,在Web程序安全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汪苗苗  焦学磊 《科技通报》2019,35(6):20-23,57
为了提高对海量数据的检测过滤能力,提出基于概率数学模型的数据过滤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大数据过滤的统计特征分析模型,采用高阶累积量进行数据过滤的概率密度特征统计量设计,结合模糊数学推理进行数据过滤的检测统计量分析,在海量数据环境下根据检测统计量分布的概率密度进行回归分析,采用阈值检验和门限判决方法,实现数据过滤。数据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大数据过滤的准确性较好,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收敛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那么最直观体现质量问题的就是通过检测得到检测数据。所以保证了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就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科学、公正的体现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链路层加密数据的识别是进一步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和协议识别的前提,当前方法主要是对流量所属的上层协议类型进行加密数据识别,采用混合多级的加密流量识别方法,对链路层加密数据的识别性能欠佳。提出一种基于0-1游程频数检测的链路层加密数据识别算法,采用随机性检测理论,进行链路层数据加密解密方案设计,构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统计量对比特序列进行码元频数检测,实现0-1游程频数检测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链路层块内频数检测过程中的分块长度选择及对加密数据识别率低的问题,链路层加密数据准确识别率提高显著,在网络保密数据传输等领域具有很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