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思维体系并不健全,对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是一门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如何利用教具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也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见,正确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章从教师充分应用自制教具学具来突破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三个方面谈论了自制教具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怀平 《教育》2014,(11):67-67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其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把学生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并且从中发现规律、开发智力.学具起着教具和其他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变抽象为直观,变被动为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高效课堂.然而,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必须抓好六个字:“巧引、善扶、敢放.”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从课堂实际出发,借助教具学具,倡导学生自主式、合作武、探究式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以达到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践、积极探讨学习、构建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教具学具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师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符合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具学具制作与应用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教学效益,本着省时省力、适时适度、与多媒体整合以及创新的原则制作与使用教具学具.文章重点介绍通过教具学具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教具学具的制作与应用,在具体法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开展数学实验离不开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准备越充分,学生的实验操作就越有价值。当前课堂很多实验只是教师操作演示,学生充当"观众"角色。因此,变"独裁"教具为"生本"学具,让学生真切经历实验过程,让数学思维可视化,是数学教学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走进教室,我们常常能看到两种课堂:一种是“故事”课堂,一种是“事故”课堂。在“故事”课堂上,师生充分互动,智慧碰撞,发展思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成长经历。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己任,巧妙引导,促成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认识,将一节课演绎成一个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故事。在“事故”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强硬要学生接受自己教学意图的思维绑架。教师“套路”学生,学生一味迎合教师,课堂呈现的是“伪学习”“伪建构”。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分数乘以分数的式题。 2.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问题的精神。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单位“1”的一部分的几分之几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教具学具: 教师学生分别准备长、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及幻灯、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具悬念教学按不同的载体可分为:信封教具悬念教学、布袋教具悬念教学和黑匣子教具悬念教学。美术教具悬念教学是以美术教具视觉形象的“新”、“奇”、“趣”等特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视、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习得、情感共鸣、思维深化和生命成全展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洽共生的理想教学状态,是一种内具审美意蕴的生命运行节律和教学发展态势。其本质属性符合“符号—思维—意义”的知识递进逻辑;遵循“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发生规律;体现“情境—问题—建构”的教学演进程式。教学节奏的价值意蕴表现为把握生命节律,促进学生生命成全;注重审美体验,催生课堂智慧生成;引发高阶思维,实现教学生态重塑。其实现路径要求教师以教育情调为教学主张,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以教学立美为教育立场,催生课堂审美氛围;以教学机智为表现形式,启迪学生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的“实验探究型课堂”离不开教具和学具,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教材处于实验阶段,上课用的实验教具单纯依靠教具箱配备是远远不够的。而教具、学具的开发可以扮演“充盈实验用具”、“拓宽课堂探究途径”等角色,因此,教师的自主开发显得很重要。教具、学具是知识的载体,承载着探究的科学内涵。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即使很简单的教具、学具,也很容易发生科学性错误。  相似文献   

11.
苏舒 《江西教育》2022,(36):84-85
“立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太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此,笔者围绕“立学”课堂,谈一谈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于教具学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皮亚杰曾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意即儿童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教具学具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运用学具,为学生搭起学习的平台,使其思维在实践中真正“活”起来呢?笔者就此做了如下探索:利用学具的诱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利用学具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利用学具的灵活,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利用学具的直观,加深理解数量关系,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学具的生活情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摒弃了传统课堂强调教师的“教”而转向强调学生的“学”。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学是重点。  相似文献   

15.
1.创设学习情境。重视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通过启发问题、动手做实验、操作教具学具等,诱发或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跃。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预习过课文,通过对图形进行补、拼、摆实际操作,把圆割补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再通过观察分析图形面积的关系,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而学生的知识只局限于课文,这时我提出问题:“圆还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学具动手操作,用刚才割拼的方…  相似文献   

16.
郭云霞 《考试周刊》2014,(33):75-75
正一、使用教学具的必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及听课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类似情形:教师演示了教具,但效果不怎样;学生也操作学具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具与学具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有什么意义呢?以及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思考,并提出具体操作措施。1.使用教具与学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利用学具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如讲授对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从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思维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类型常常包含三种:单纯以讲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知识型课堂”;以讲解为主,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是“理解型课堂”;再往前走一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思维型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生物模型教具制作具有重要的素养教育意义。阐述了“花的结构”“眼球结构”“视觉成像”生物模型教具的制作过程,通过生物模型教具的制作活动,学生亲历教具制作过程,实现教具制作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学生在制作生物模型教具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美的感知和表达,激发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科学设计能力,发展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学年以来,在广东省教科所“生本教育”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在使用“生本教育”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创”的目的,变“苦”学为“乐”学,变接受式的学习为自主性的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就是“生本”课堂教学的特色。一、“生本”课堂让学生真正地“乐”起来“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优势。然而,实验告诉我们,只要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到快乐,不感压抑、沉闷的话,他们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教育呼唤注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为此,我们设计了“‘主体、目标、情感、思维’课堂整体优化”实验方案,制定了“课堂整体优化评价标准”,即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以目标定向导学,以情感激励乐学,以思维启迪善学。推行地理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而优化过程可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