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解读课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是一篇选修说明文。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描述画面,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教学重点是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清明上河图》是六年级语文的一篇选修说明文。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描述画面,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教学重点是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清明上河图》(人教版第十二册)是一篇充满美感并带给人无限想象的说明文。课文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极其珍贵的古代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以及重要价值。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炼,应在引领学生品文赏画的  相似文献   

4.
仇英是吴门画派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文章介绍仇英的艺术生涯及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图》在摹古方面的过人之处,从青绿重彩视角分析其对树、石、山、水、舟、车、建筑等景物在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继承、发展,探究仇英在《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清明上河图》卷,是北宋末年画院待诏张择端的作品。图卷真实、全面、细致地描绘I北宋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不们可与宋代文献相印证.而B还提供了许多文字无法描述的形象资料,因而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建筑、交通、服饰、民间习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图的艺术手法也十分高超,横向的全景式构图,将极其繁复的场景处理得有条不紊,严密紧凑,笔法精细谨严,设色清淡典雅,人物生动传神,器物细致逼真。作为举世闻名的风俗画佳作,此图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为人一致公认的。然而对其图名,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是一篇选修说明文。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描述画面,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教学重点是体会画面表现出来的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画家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市景和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少美术老师反映美术欣赏课非常难上,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自己上得郁闷,学生也听得无聊。我认为,只有通过美术文化学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画中之美,更多地理解画中所表现的那些自然生命的形式和内容。人通过艺术鉴赏教育所获得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多地发现和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从而对生活有更深的体悟和理解。一、强化视觉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对比手法,是强化视觉教学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中的艺术特点。如《寒鸦叫雪》与《樱花小鸟》在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我有意让学生对比这两幅画在视觉艺术语言上的不同点。学生发现,《寒鸦叫雪》构图简练,乌鸦啼叫的姿态很有动感,柔软细长的柳枝与乌鸦就象平面构成的点、线组合;《樱花小鸟》则构图饱满,气氛宁静,小鸟体形肥胖,非常可爱,错落有致的组合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样。美术教学参考要求艺术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件艺术作品开始,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审美特征。一切美术作品都是借助具体的造型、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反映生活,通过艺术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人们,离开了视觉语言就没有艺术,也没有美的艺术欣赏。所以我们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必须要抓住作品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  相似文献   

9.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0.
一、透视《清明上河图》课堂教学1.谈话导入,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上课伊始,教师自然地与学生谈话:“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从画家的构图、运笔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谈了对这幅图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了该画的绢本临摹图,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一  相似文献   

11.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传。——《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描绘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对画面所表现的各种复杂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北宋京城卞梁的繁华景象、自然风光、建筑民生等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画像石构图疏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主题浪漫,以其泼辣、豪放而自成风格.文章选取构图、艺术语言构成形式和意境这三个要点,通过三块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对其艺术语言进行尝试性阐释;力求能够对其质朴中现新意、寓奇巧于平淡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刘的了解,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梦回繁华》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的课文,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说明文。该文布局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晰,说明方法运用得当且语言精练流畅,是说明文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及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有颇多心得体会与所思所悟,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5.
1.谈话导入,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上课伊始,教师自然地与学生谈话:“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从画家的构图、运笔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谈了对这幅图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了该画的绢本临摹图,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请同学们读课文,结合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清明上河图》(人教版第十二册第24课)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古代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说《水月》是一部蕴含东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舞剧,是台湾著名编导大师林怀民的经典作品,在现当代舞蹈界也颇负盛名。本文从作品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入手,分别分析了创作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的表现形式。其中涵盖了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来源,运用沉稳连贯的气韵,营造出宁静飘然的意境。本文解析了《水月》中以太极导引的舞蹈语言,流畅和谐的舞蹈构图和镜花水月的舞美设计。并通过整体分析,思考作品对传统审美复原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对作品创作的艺术价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颖 《现代语文》2014,(3):39-41
《世说新语》内容丰富,不仅在史学和艺术上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从语言上来说,这部著作也是六朝词汇研究中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新生词汇的研究,来证明它在词汇学、史料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涉及绘画艺术的课文,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五单元的《梦回繁华》就是一个典型。从这篇课文的出处《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一书的名称里,我们就能看出,若无一定的美术素养,是无法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的。在本课课后,编者又要求课外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很显然,编者是在提醒语文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以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湘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的内容注重对美术作品三大类的了解和认识。对抽象美术,学生很难读懂,因为抽象美术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通过线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等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抽象美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是它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教学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