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大学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兴起。大学专业课程由于实践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很适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本文重点研究面向21世纪的大学远程教育模式。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在专业网络教室建设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习价值管理理论,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者学习价值的教学形式,适用于现代化大学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是典型的双重院棱模式,即由普通高等学较提供远程教育。在校外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享受与校内学生一样的待遇.他们所接受的适程教育具有和校内面授教育同等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澳双重院校模式的个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通过对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实地考察,结合清华大学开展校内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实践,分别对南昆士兰大学一体化双重院校模式和清华大学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进行了个案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和澳大利亚双重院校模式的主要差异,对当前我国开展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3年教育部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序幕。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挑战,也是人才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白热化、技术创新纵深化所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必然结果。因此,改革以陈旧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模式和呆板教学方法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比较研究的分类学理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简述远程教育形态和院校的分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即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远程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是指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单一院校模式,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以及中、法和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三大学派则是指革命、趋同和谱系这三种远程教育理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远程教育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概念以及对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远程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以澳大利亚远程高等教育的典范——南昆士兰大学的实践活动为案例,对其一体化双重模式的办学体制、第五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技术等作了较全面的介析,以期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远程教育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远程教育这类开放社会系统的两个主要的运行子系统:课程和学生子系统进行分析,并指出,以英国开放大学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独立设置的远程教学大学成为20世纪下半叶远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进而论述了主流模式远程教育系统及其课程,学生,管理和后勤子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始建于1967年。建立这所大学的初衷是为了向当地居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77年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由此该校从一所普通院校转变为一所双元模式的院校机构。20年后,南昆士兰大学的校外生已达1.3万人,学生遍布40多个国家。然而仍有0.5万名学生继续在图文巴(Toowoomba)校园内学习。双元模式成功的运作首先基于学员的分布。南昆士兰大学除满足本地区的学习需求外,还在世界各地招生。目前其校内外学生比率分别为27%和73%。这一比率足以证实南昆士兰大学正在实施它的使命———要成为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教学要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配送模式的"几点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38-138
课程资源作为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两大核心要素之一,其配送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学习效果。本文分析远程教育现有课程资源配送模式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配送模式的几点结合,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合理配送,以适应实际办学需要。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放送大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渠道的社会经济支持、良好的人文关怀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手段,持续为日本国民提供安全稳定、自由开放的教育机会.作为一所承担日本国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重任的开放大学,坚持利用电视、收音机、网络等远程多媒体为学习者提供接受大学教育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日本放送大学从学习者需求出发,深化课程改革,组建教师队伍中的专家团队,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这对我国远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建立资源共享理念,不断完善国家立法和规范办学管理流程,才能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各层次各类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教学效率的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理解教学效率的三个限制性原理,即在学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能仅仅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与学是相互“耦合”的。其原理表明三个不可能:只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可能高效;只要求教师灌输,不可能高效;不将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自学,不可能高效。以此模型推论,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两条“学历一效率”曲线的交点0是不同的。这就为因材施教地研究教学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在系统研究教学模型基础上建构的“教学模型的数学模型”,是“模式的模式”,即元模式。元模式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为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提供了实用的模式“网络结构”。这些数学模型之于远程教育的意义是:远程教学十分需要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是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的有效性。目前教师和学生在网络课程论坛上的教学交互,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待加强。教学交互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从而影响到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学模式运行的若干相关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已运行多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其固有的生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彰显。笔者以为这是环境中的相关性因素制约使然,如教育体制的不适应,学习文化的不相称,教育价值观的不认同,学习者素质不高,教育技术支撑不到位等。这些因素尽管与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没有必然性的关联,但对其运行却有导引、扩张和制约作用。因此,远程教育必须关注这些因素,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模式的研究现象中走出来,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因势利导,适时调整各因素的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性能与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都要求远程教育机构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习支持服务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要素,利于为学习者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习者学历提升需求。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position that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regardless of causation, share the same basic needs for literacy instruction. What sets special needs learners apart from higher performing learners is that systematic, explicit instruction appears to be critical rather than merely beneficial and that special needs students require more instructional time and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reading. The need for greater explicitness and time intensity does not, however, change the content of what composes good literacy instruction. We take the position that general education should maintain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literacy education for all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ors and reading specialists providing instructional support and, if necessary, additional instructional intensity and practice opportunities. Obstacles to providing quality literacy instruction are examined, and a school-based case study in which these obstacles have been largely overcom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观念已经形成,远程开放教育呈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要从改变服务理念着手,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读者的信息素质,整合各种资源,运用更好的读者服务模式,为远程开放教育做好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sense of classroom community in a television-based highe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 and in the same course taught by the same instructor in a traditional face-to-fac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if differences existed and if so to identify the nature of these differences. Participants for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120 adult learners who were enrolled in either of two sections of a semester-lo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offered by an urban state university. One section was taught tradiationally and the other section was taught to a small studio audience and at a distance to 24 remote classroom sites using synchronous one-way television and two-way audio technologies. Study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sense of classroom community among learners in the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 to include the studio audience.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collaborative inquiry project was to examine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in two early childhood degree programmes in a school of education at a regional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All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these online courses as distance learners. The reconceptualised online pedagogy immersed students, peers and their lecturers in ‘teaching through assessment’ (Edwards, 2010) in a collaborative online environment that mirrors the complexity that students are experiencing in their workplac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edagogical and conceptual underpinnings we used to reconceptualise our degree programmes. It also outlines our evolving conceptualisations of learning as knowledge creation (Hong & Sullivan, 2009) in the context of ou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nline courses.  相似文献   

20.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描述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案例,分析如何利用一个创新、高质量及学习主导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和投入。该课程由香港一所大学提供,每学期约有180名非计算机系本科生修读。作以各种远程教育的优良实践方法和基准作为基础,对此课程的不同层面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学习情形、行为表现、学习成果及对课程的评价进行了两次追踪调查访问。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期中及学期末的行为表现有显的差异。例如,他们使用自评练习的时间由期中考试前的平均每周1.27小时增至期终考试前的2.63小时;考试成绩较好及较差的学生部分别根据其学习成果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本就调查结果,进一步讨论及确定了一些适合本地技术辅助教育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