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 ,但是在作者事迹 ,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者自述 ,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 ,知《总目》对三多、王敬之、朱为弼、李宣龚、李联 、李慈铭、汪远孙、施建烈、顾莲、章黼、蒋志凝等人之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 ,或欠确 ,而其未知之王友光、叶大庄、叶英华、吕廷辉、汤宝荣、杨绍炯、陈来泰、金震、单学傅等人的生年实可确考 ,李刚己、郑德璜、范锴、曹文昭、彭俞、谢应芝等人的生卒年均可确考。  相似文献   

2.
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与柯愈春主编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两书著录清人别集约四万种,详载版本信息,并附录作者资料。两书收录广博,是当前清代文学、文献学、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然而客观条件所限,不免有缺误之处。经检核原书与相关资料,考订出两书对符曾、蒋志凝的生卒年记载有误,对吴城、张熷、许全治、茹纶常等人的生卒年记载有缺漏,对《赏雨茅屋小稿》、《博斋集》两书在版本信息上著录有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补录或校正。  相似文献   

3.
钱大昕的《疑年录》共四卷,共著录了自汉代至清代儒林人物生卒及享年三百六十二人。近代学者余嘉锡在研究《世说新语》时,由于此作系未定之书,人物生卒享年有误者甚多,遂考订前两卷,于后二卷阕如。学者冯先恕《疑年录释疑》又对后两卷进行考订,亦多有缺误。鉴于此,对钱氏和《明史》《清史稿》皆有错误的九人,重新考订生卒享年,以正史误。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阅多种总集、别集、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发现,《清人别集总目》所著录的少量文献失于查检,有必要进行订补。要之,有如下五个方面:撰人生平信息漏查漏考;撰人生平信息误考或需再考;撰人重要生平信息失考;别集著录失于查检;失收。  相似文献   

5.
学界迄今对近代词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词人的生卒年岁尚待澄清。认真查考词人别集,充分应用新出史料,可对未为《中国词学大辞典》所悉之知名词人之生卒年岁,如沈传桂、潘遵礅、张茂炯、周曾锦、万钊、汪承庆、成肇麐、刘恩黻等,作出新的正确推断。  相似文献   

6.
别集概说     
别集是收录个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数量很多,周洪才《略谈“别集”》就《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三部书目著录的别集统计,共得别集6905部(包括无卷数或卷数不全的307部),共79790卷。《辞源》《辞海》都认为别集是与总集相对而言的。“集”字为会意字,意为“群鸟在木上”(《说文解字》),有集合之义。集部以文人文章的集合而区别于收录古圣先王经纶天下遗训的经部、记叙历代帝王将相言行政教的史部和才士们关于天下政教规划设计的子部。就“别”字立说,别集还有一种把个人从整体剥离出来、从常人提升上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王拯诗文集传本情况,《清人文集别录》、《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多所记述,然诸家之著录或有侧重,或述而未周,于传本之间的联系更难以顾及。对王拯诗文集传本情况作较全面的梳理,可补前辈时贤所述之缺略。  相似文献   

8.
曹济平教授从事张元斡词研究,至今已逾半个世纪。l962年在《江海学刊》上发表《南宋词人张元斡的生卒年问题》一文,考订其生年为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9.
江庆柏 《文教资料》2001,(5):118-130
和以往各个时代的情况不一样,清代的许多文献资料倒不是不存在,而是难查找,或者说不知道到哪里去查找。《清人别集总目》为我们查考清代人物诗文著作、传记资料提供了极为有用的线索。图书出版后颇获好评,绝非偶然。笔者常置案头,时时查阅,收获很多。近日为完成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因较多地留意于清人生卒之年,间亦发现若干“总目”未及或与之不一致之处。今将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读书所得整理成文,以求教于学者。查书过程中,吴家驹先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篇幅,论证未能展开。 丁 …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诗歌的文献学研究领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等书是学者们广泛使用的研究资料,对其中难免存在的一些疏误进行订正与补充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清代河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又有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有许多基本问题,诸如著名作家的生卒年、行迹、诗集的卷数等,都值得认真考索。这些问题的厘清,也将有助于河南诗歌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清代诗歌的文献学研究领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等书是学者们广泛使用的研究资料,对其中难免存在的一些疏误进行订正与补充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清代河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又有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有许多基本问题,诸如著名作家的生卒年、表字、著述等,都值得认真考索.这些问题的厘清,也将有助于地域诗歌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顾怡 《文教资料》2014,(31):41-43
本文以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出版的浙江杭州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并参考武英殿本《总目》,通过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版本的存目书的比较研究,找出《总目》清代别集存目提要中存在的书名、卷数、作者及内容方面的讹误和疏漏之处几则。  相似文献   

13.
近代诗词作者辈出,目前学界对他们生卒年岁的研究成果卓然。然而笔者在拜读前贤诸著之余,仍发现不少词人的生卒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异与缺失。故不揣愚钝,谨据词人别集及相关史料,就陈祖善、廷奭、周茂榕等若干知名词人的生卒年岁作进一步考辨,以期于近代诗词研究提供些许助益。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的嘉兴梅里活跃着一群词人,这一群梅里词人大多还不为学界所知,尤其是对他们的生平及生卒年月,或一无所知,或所知有误,现据笔者掌握的新材料,对七位梅里词人的生平及生卒年月作一考订。  相似文献   

1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朝前期著名杂剧、散曲作家马致远的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最早见于元人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和元人无名氏所选辑的《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二书。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履历不能确考。少年时期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在大都生活了二十几年,参加过元贞书会,是个很有影响的杂剧作家。据记载,他著有杂剧十五种,至今尚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中…  相似文献   

16.
《全唐文》是清代继《全唐诗》后官修的又一部唐人总集。其间虽有先贤对其小传的舛错先后进行过相应的考订,但还间有不确或错误之处。 笔者不揣冒昧,在完成了《唐人生卒年录》一书后(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焚膏继晷,历春秋三载,终于将《全唐文》的全部作者小传按其次序,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史料复核,计获误者(含考补,上举岑氏《札记》同)为一千三百余人。通过这一复核,可以说是基本摸清了  相似文献   

17.
明有二陆时雍,一为浙江桐乡陆时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乡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贡生,是我国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诗歌批评家。《明史》、《清史稿》均无传。一为浙江归安陆时雍,字幼淳,归安人,嘉靖进士。疑此二人事迹相混,文章拟对二人生平进行考证。同时笔者将对《唐诗镜》作者桐乡陆时雍的生卒年进行详考。  相似文献   

18.
杨贺 《文教资料》2011,(36):26-28
明代有二陆时雍,一为浙江桐乡陆时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乡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贡生,是我国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诗歌批评家。《明史》、《清史稿》均无传。一为浙江归安陆时雍,字幼淳,归安人.嘉靖进士。疑此二人事迹相混,本文拟对二人生平进行考证。同时笔者将对《唐诗镜》作者桐乡陆时雍的生卒年进行详考。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其著录书提要的疏漏已多所纠正,而对存目书提要之讹误则补正较少。今对其集部别集类存目一(唐宋别集)的部分疏漏和讹误补正十五则。  相似文献   

20.
崔致远是唐末来华的杰出新罗人,留唐16年中,他擢进士、寓洛阳、任县蔚、入幕府,在中韩古代化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这里拟通过比勘史料,辨正异说的方法,对崔致远的生卒年代试作考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