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开《孟子》书,一上来就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似文献   

2.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相似文献   

3.
(一)马皇后论宝 [原文]马后闻得元符库①输其货宝至京师,问太相曰:“得元符库何物?”太祖曰:“宝货耳。”后曰:“元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②货财非宝,抑③帝王自有宝也。”太祖曰:“皇后之意,朕知之矣,但④谓以得贤为宝耳。”后曰:“妾每见人家产业厚  相似文献   

4.
孙叔敖埋蛇     
刘向  饶忠祥 《阅读与鉴赏》2008,(12):51-51,55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①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②吾见之,恐去③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相似文献   

5.
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 “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也。”王曰: “先生何以知之?”对曰: “其飞徐而呜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来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相似文献   

6.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相似文献   

7.
食货志补正案:食货志上篇言食,下篇言货。但上篇省段自“洪范八政”至“地亡旷土”均食货并言,实总冒全文。自“理民之道”以下始依时代叙述。洪范八政补正案:洪范,尚书篇名。洪,大也;范,法也,训见尔雅释诂。尚书洪范篇箕子为周武王述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大传云:“八政何以先食?传曰:  相似文献   

8.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有不可不知,有不可忘,有不可不忘。”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音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令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相似文献   

9.
文言趣读     
一呆役押罪僧一呆役押罪僧赴州府,临行恐忘其事,细加查点,又自编二句云:“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途中时时熟记之。僧知其呆,以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役酒醒曰:“且待我查点:包裹雨伞,有。”抚颈曰:“枷,有。”见文书,曰:“亦有。”急惊曰:“和尚何之?”顷之,摸其光头曰:“喜得和尚尚在,然”我“何以不之见?”(选自《笑林》)  相似文献   

10.
令尊烧了     
一师好昼寝。东家忧之。一日,书斋闲坐,问师曰:“学生今学何书?”对曰:“《论语》。”东家曰:“授以‘宰予昼寝一章,何如?”师明其意,曰:“其意甚浅,毋庸讲解。宰者,杀也;予者,吾也;昼者,白曰也;寝者,睡也。”东家曰:“宰予者,人名也,岂能谬解如是?”师笑曰:“实不相瞒,斯(此)乃予家遗风也。家父好昼寝,家母好昼寝,家叔、家兄皆好昼寝。东翁(东家)即便宰(杀)予(我),予为鬼亦复昼寝也。”  相似文献   

11.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12.
伴着一阵轻快的音乐声,语文老师大步流星地登上讲台,头一句话,便“之乎者也”地问道:“同学们,成绩无恙耶?心情无恙耶?身体无恙耶?”大家都笑问:“何先问成绩而后身体?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老师笑曰:“苟无成绩,何以有好心情,苟无心情,何以有  相似文献   

13.
杀人者有“杀人术”,这是早有所闻的。但最早研究“杀人术”的,竟是儒家孔老二,这还是最近读鲁迅先生《古小说钩沉》才知道的。先生在书中辑录了一则孔丘谈“杀人术”的故事,原文不甚长,兹抄录于后: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  相似文献   

14.
节选文段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①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②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③,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相似文献   

15.
大体第一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何以明其然耶?  相似文献   

16.
1.冯相与和相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示之,曰:“九百钱①。”和性急,顾谓小吏云:“吾靴何以耗一千八百钱?”因诟小吏,疑其有贪。既而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左右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7.
【重点提示】君子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原文片段】(陶谦手下部将张闿杀了曹操父亲曹嵩一家,曹操为父报仇,起兵攻徐州,孔融邀刘备一起往救。)孔融迎接玄德入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又引糜竺来见玄德,具言张闿杀曹嵩之事:“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玄德曰:“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孔融曰:“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玄德曰:“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孔融曰:“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玄德曰:“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论人论事要有辨证观点,不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孔子论管仲就是全面看问题,有辨证观点的。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译文]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师傅]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道:“那这样,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孔子道:“齐桓公多次地主持诸侯间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也是才气和学识的直接反映。一个在语言方面反应敏捷、表达得体的人,往往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请看《世说新语》中的故事。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  相似文献   

20.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②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