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小学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所针对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因此必须重视首因效应的作用。小学教师要在各方面重视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才能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小学教师外在表现、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解疑考试等各方面的首因效应作了初步探讨,对首因效应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首因效应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效用作了初步论述,力图帮助广大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好首因效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在第一次交往中产生深刻印象对今后互相交往关系的影响。首因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上好第一堂历史课和重视一堂课的导入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好首因效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因效应指出个体对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非常深刻的。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该心理学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生活经验,推动他们的概念转化。文章结合"蒸发"一节的教学设计探讨首因效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操作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现象,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好的第一印象会促使学生增强信心,奋发图强。鉴于学生中存在"物理难"的消极认识,高中物理教师更应注重首因效应的作用,并探索教学中首因效应的积极因素及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明确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典型的"首因效应"环节.可以达到一定的规范性教学,从另一方面减少负面的"首因效应",对生物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参考建议,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信息技术高品质课堂不是简单地迎合学生,而是需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从分析首因效应的课堂价值、高中信息技术的高品质课堂建设、如何利用首因效应构建高品质课堂以及教学中首因效应与构建高品质课堂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因效应的作用,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高品质课堂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首因效应”的八个第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因效应”的八个第一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中学(273300)王秀英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首因效应极为重要。因为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师或生物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  相似文献   

9.
"心理效应"指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将"首因效应"、"门槛效应"和"超限效应"等心理效应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姚玉香 《师道》2011,(Z1):64-65
心理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掌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的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课堂教学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杠杆,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  相似文献   

11.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李彦明(山东平邑县教委教研室273300)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准确有效的作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兴趣,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做到"评、改"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首因效应”对每个人形成的印象都很深刻,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握好“首因效应”,合理地利用它,会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最终使师生都达到应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首因效应"的角度,聚焦教学的第一次示范、学生的第一次犯错及第一次实践,探索化学课堂的规范性,旨在寻求师生共同努力下的高效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物理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初二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辩证思维还刚开始形成,他们往往只凭某一点的好坏,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出结论。所以,在初二学生首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今后的物理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惠萍 《宁夏教育》2011,(12):62-62
在学生刚上初一接触数学课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教师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符合"学情"、"生情"的课堂导入能形成积极的"首因效应",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良好开端。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课堂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19.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佳,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效果.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强,他们往往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在初一学生接触数学这门课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首因效应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很多人都非常重视首因效应。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第一次确立班委会、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组织活动……总之,非常重视第一次,这也说明首因效应对学生的作用是非常强的。记得我们班的学生在四年级时,都是十一二岁的年龄,对于"谈恋爱"是比较朦胧憧憬的,但他们还是不十分明白。在学生的一次告状中听到"×××"和"×××"怎么样了。"×××"喜欢"×××"的声音,一次次的告状都涉及男女同学的相处。自己在生气的同时也在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