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最常用介质,教师通过恰当地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能引领学生质疑问难,能熏陶感染学生做文化人,能丰富学生理性思考,拥有睿智头脑。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注重教师运用语言的“四性”“三味”:规范性、准确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味、乡土味、哲理味。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激趣中、评价里得到成长,让学生通过课堂这一平台,在师生交流中、生生互动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修辞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离不开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精妙的课堂评价语言,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重新认识自我,从而使他们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言语训练的一个场,一个让学生们言语实践的舞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儿童味""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他们在美读、裸读、深度对话中,仔细地咀嚼、推敲文本,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从而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还可以适时地增加语文课堂的"温度",通过这些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论述了运用"美"的课堂教学用语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塑造美的语文课堂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首席教师,而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一、依托文本,重视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朗读,在阅读中挖掘出语文味;二、尊重文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偏离文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7.
李艾民 《考试周刊》2012,(20):29-29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计划中有教师的亮点,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发展过程,教学效果应该是扎实有效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完成任务,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提升自身素质,必须落实教学常规,才能搞好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抓实词语教学,通过链接生活、入境朗读、推敲词语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获得深刻的积累,达到正确运用,从而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黄建军 《黑河教育》2014,(10):34-34
正近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似乎欠缺"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前不久泰兴市小学张映蕾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语文味"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一、教学语言蕴含"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就应该有"语文味"。曾有人说过,不同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对话"则是其中的主旋律。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在实践性、综合性的语言活动中展开。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等方法,能有效提高对话的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语言沟通是教师互动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如课堂提问,创设情境,课堂讨论,来有效的加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语言沟通。本文将着重分析课堂上语言分析的师生互动,为实际的课堂中语言沟通形式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教材课文为主,加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联系,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语文课的"语文味",并融入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新课堂。  相似文献   

13.
沈美芳 《快乐阅读》2013,(10):80-80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语言沟通是教师互动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如课堂提问,创设情境,课堂讨论,来有效的加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语言沟通。本文将着重分析课堂上语言分析的师生互动,为实际的课堂中语言沟通形式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中,教师合理利用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学习语言、体味意境、品味词句,能使学生乐在其中并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巧用插图,指导学生想象留白;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激活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深化留白。  相似文献   

15.
周小兰 《教师》2019,(15):44-45
课堂上教师充满"语文味"的评价语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来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能传递信息,能抒写情怀,能规范表达。小学语文评价语必须紧扣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评价传递各种语文信息,让评价语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成为促进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支架,从而引领学生提升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课堂结课要走出单调的格局,要有"嚼味"、突显"诗味"、饱含"情味",以促进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体验文本意境、触摸文本情感,从而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4):41-4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意运用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教学,通过运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文。本文主要探究创设生动情境美化语文课堂环境、运用文学语言之美塑造美的课堂、运用文章情感之美塑造美的课堂、运用语言韵律之美塑造美的课堂、运用语言童趣之美塑造美的课堂,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相关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18.
贾喜花 《考试周刊》2015,(32):36-37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能起到鼓励与导向作用,评价语言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体态语评价等评价方式。本文结合本校《双主体教育促师生发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评价语言的效果,还让学生自主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幸福永远是人类不断的追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也在追求着幸福."幸福课堂"应是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感受到幸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通过课堂推动师生幸福地成长."幸福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一、幸福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 语文课程,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言,发展思维".只有让学生发挥想象,乐于表达,才能感受畅想的幸福."畅想"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作为教师应该适当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丰富词句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杨双喜 《成才之路》2023,(16):137-14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国学经典,不仅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文章分析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难题,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国学经典的意义,并对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