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儿童进入幼儿园大班后,便进入了入学准备的时期。此时,家长和教师的中心任务,应是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从儿童入学  相似文献   

2.
赵秀梅 《广西教育》2022,(31):13-15
本文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入学准备态度进行分析,提出当前特殊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普遍存在家长焦虑、学校后续支持不足等问题,并相应给出政府部门多方联动、学校做好相应准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国外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的新进展是:(1)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2)影响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入学准备的背景因素;(3)改善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入学准备是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充分做好入学准备,针对儿童的缺陷特征进行有效补偿,能够使他们在入学后良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更有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描述了学习障碍儿童的早期心理与行为特征,探索出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键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准备的有效家庭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西方研究者对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做了分析,认为下列五大因素对儿童的学校准备非常关键:儿童准备的程度,即儿童是否做好了个人的、社会的和认知方面的准备可以胜任一年级的学习;家长、家庭和社区的支持;高质量的为3~5岁幼儿服务的学前教育系统;幼儿园班级在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小学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6.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由于儿童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面临着一系列的任务和角色的转换,儿童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接受学校教育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否则这方面的差异将导致其学业上的落后,以及其他的学校适应后果不良。因此,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外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内容包括:了解儿童学校适应后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建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评体系、及早发现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同干预途径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入学准备状况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入学后的学校适应,那些在入学准备上存在风险的儿童,将在学校适应上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及时对学龄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其入学准备水平,为其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儿童入学准备的三级教育干预模型:家庭环境的准备、学前教育环境的准备和学校环境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刘润 《早期教育》2014,(5):53-56
入学准备是儿童入学适应状况和学业成就的预测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发育发展及其家庭方面的材料,发现其入学准备教育存在的问题:身体、语言和情绪情感方面的入学准备状况不足;流动家庭结构不稳定、家庭教养方式落后以及家庭负面情绪不能为学龄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提供良好基础。基于这些问题,从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改善内部环境以及尊重流动儿童主观感受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思考,以期为学龄前流动儿童创设良好的入学准备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NEGP)将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作为8个教育目标之首,提出"到2000年,所有儿童在入学时都应做好学习的准备".NEGP还提出了儿童入学准备的五领域模型,包括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此后,该领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研究主要侧重于研制儿童入学准备评价工具、专门研究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以及通过课程设计等间接反映对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的认识三类。已有研究的目的、方法及能力结构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将侧重于调整对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并构建立体的、动态的能力结构模型。相关研究也启示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儿童入学准备,并关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