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往往以生活在美国下层社会的小人物们为主角。他们虽然生活困窘,却难掩其人性的光辉。本文通过对《市政报告》以及《重新做人》两篇小说的解读,来分析欧·亨利对于其中主人公人性的刻画。在他们身上,善与恶的纠缠将人性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结局又让读者体会到难以言说的人性之美。通过欧·亨利细腻的讲述,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对于一个更为公正,更为人性化的美好社会的憧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原型批评理论创始人弗莱的圣经U型叙事结构为理论依据,选取了美国短篇小说名家欧·亨利的三部作品《提线木偶》、《警察与赞美诗》、《双料骗子》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印证圣经叙事结构对欧·亨利作品创作的影响,以及作家朴素的人文关怀及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赎情结。  相似文献   

4.
欧·亨利的爱情小说,构思巧妙,叙述诙谐,结局出人意料,常常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享受。在《爱情迷幻药》中,欧·亨利无论是在人物塑造,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及人物的结局对比方面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他通过描写纽约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爱情的无奈与无助,表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让读者在欣赏精彩文本的同时,体会他笔下的"底层的温情","平凡的高贵"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绿门》是一篇具有传奇色彩但却针砭现实的作品。本文意在分析这则短篇小说人性主题的两个方面:人性的美善与丑恶。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6,(4):23
他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以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闻名于世;他生活坎坷,将近不惑之年才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的笔名创作;他年仅47岁去世,却留下近300部短篇小说。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你看过吗?喜欢《麦琪的礼物》,还是《财神与爱神》,或其他?我们来回顾一下他小说中的金句。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阅读与欣赏。欧·亨利的小说向来以构思巧妙、情节复杂、结局出人意料而著称,可以说这是欧·亨利小说的共同特点,也是欧·亨利被冠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重要原因。所以欣赏本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必须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此外,本文在内容主题上又有它不同于欧·亨利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最后一片叶子》是欧·亨利人性基督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塑造个性鲜明的人性基督形象,展示人性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8.
冯慧敏  汝汉 《学语文》2002,(5):11-11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新增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为教读课文。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称是纽约400万贫民的代表。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的爱情小说或讴歌美好的爱情或讽刺丑陋的爱情。本文选用《伯爵与婚礼上的客人》《麦琪的礼物》等七部"含泪微笑"的经典爱情小说,借助故事梗概,简析写作手法,分享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善意的谎言与大度的包容""勇敢的追求与机智的应对""大胆的追求与光明磊落手段"等追求真爱的艺术以及"神奇的思念""坦白与沟通""无私的奉献""勇敢的担当"等呵护升华爱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其中很多作品是世人熟悉的佳作。 写于1903年的《命运之路》(Roads of Destiny)是欧·亨利众多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篇。故事选用了其他作品没有的构思和布局,充分展示了作家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启示涤荡着读者对人生中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本人、《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的原作以及《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论述,旨在阐明目前《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的现状,指明其缺陷和不足并试图找到更科学合理适应时代新发展的翻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欧·亨利,一个享誉世界文坛的短篇小说作家,以他巧妙的情节构思和幽默放松的写作风格赢得了"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常常着眼于街头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却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欧·亨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入手,重点分析并探讨了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及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其中以描写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这使得欧·亨利又享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入《白菜与国王》《四百万》《西部之心》《市声》和《滚石》等小说集,其中《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爱的牺牲》《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名篇,使他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正短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与巧妙构思,在方寸之间让读者领会人生的奥妙和哲理性,并留下一连串难以言说的休止符。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我们能从"欧·亨利式结尾"品味"含泪的微笑",以此获得一拍三叹的效果。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欧·亨利式的短篇小说艺术可谓独树一帜,作为与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齐名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被看成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汇集了《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5.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的代表作。该作品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本文将借助"心理距离"理论,从情节角度看《警察与赞美诗》的审美关照。文章将从以下三点论述作者是如何运用情节调节心理距离进而进行审美关照的:第一,通过展现生活化开场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产生美感;第二,通过作品情节的延宕,插入心理距离,产生审美趣味;第三,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尾拉开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作品通过情节的起伏变化,在不断拉近与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过程中实现了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20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巧妙的结构安排与独具特色的幽默行文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诠释着作者对现实的批判与对小人物的同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欧·亨利的作品更加犀利地抨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揭示了当权者的黑暗统治,对中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进行了深入描写。欧·亨利的作品多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正因为如此,欧·亨利的作品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警察与赞美诗》一篇大约在民国时期被传入中国,被大量的英语爱好者所喜爱。在译文中不仅能看出翻译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翻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技巧。从欧·亨利与《警察与赞美诗》的简介入手,对比李文俊先生与其他翻译者的技巧,并详尽分析了《警察与赞美诗》的英语翻译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警察与赞美诗》以小人物为作品主人公,成功运用情景反语修辞艺术,叙述语言于幽默中带着残酷,故事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集中体现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其中很多作品是世人熟悉的佳作. 写于1903年的<命运之路>(Roads of Destiny)是欧·亨利众多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篇.故事选用了其他作品没有的构思和布局,充分展示了作家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启示涤荡着读者对人生中的爱情,以及对爱情历程中的人生、命运和未来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于那些眼光挑剔的读者,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最好的不是那些讴歌人性美好以及有着"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他们需要看到的是那些直击人性黑暗与荒谬、没有任何作者"风格标签"的作品,其实这些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不在少数。《钟摆》也许是其中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复杂"的小说之一。外出归来的丈夫发现妻子因母病重离家,突然良心发现:"现在他明白了,凯迪对他的幸福是必不可少的。枯燥无味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