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的公布,诤歌单元所占比重的增加,诗歌教学提到新的高度。但就高中课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用的是传统诗歌教学常用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对诗句进行字义分析,把诗歌的字面意思讲得准确精细,把诗句涉及的语法知识毫无遗漏地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诗教学不能感动高中学生的四点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1.让诗生活化,让诗回到本身,让诗走进大众。2.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诗歌。3.诗歌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做到经典与时尚互补,增添新鲜血液。4.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对诗歌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潘霞 《新课程研究》2009,(4):173-174
我国有悠久的诗教传统,教师可以把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切入口,改变中职生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爱上美妙的诗歌;因材施教,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诗作;轻吟低咏,和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浅酌细品和学生同享人性之美。教师引导他们接受诗歌的熏陶,从诗歌中汲取足够的养分,性灵回归诗意。从而达到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曾经这样教化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过着诗的生活。当今有识之士更是大声呼吁:“让中华诗歌大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而现在的社会上,兴舞蹈,热音乐,冷诗歌,语文课本上少诗歌,平时训练不写诗歌,高考作文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教师缺乏教诗的热情,学生也没有学诗的兴趣。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是每位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就是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扩大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眼睛不受文字约束,使学生的感觉不受教室的局限,使学生的思想不受时代的限制,而且能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受。本文结合自己在诗歌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饮酒(其五)》是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代表作,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重点诗句,是课堂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这句诗所体现的"物我两忘""物我交融"和"以物观物"教授给学生,但这是带有道家哲学思想的美学概念,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有时候教师本身也未必能参透。本教学设计视图转换视角,抛开传统的教学"切口",专注诗歌所传递的美学概念,让学生真正理解这首诗的"真"之美。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8.
<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高考考纲中的必考类型,我们要通过诗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积累古代文学知识,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高考时能自如鉴赏,顺利答题。1.培养学生读诗、背诗的习惯古诗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  相似文献   

9.
诗画一体是国画的基本特质,诗与画相互渗透提升了国画的艺术感染力,增加了国画的人文价值。文章探讨把“诗”融入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策略,提出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名作,从名画中感受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选择古诗诗句,自主开展国画创作;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作画步骤与表现技巧;注重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共赏共评画作。  相似文献   

10.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要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诵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的核心词语和创设平台进行描述等途径,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获得美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一定比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好古诗,对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有着积极作用。古诗教学,让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感情,学习有关知识,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并把说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给其所学有所用的机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现以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为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说写训练。初读诗文,疏通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先对此诗进行分析,哪些字词句学生自己能解决,哪些还不能处理,待教师帮助,做到心中有数。如《江雪》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常听老师们抱怨:古诗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在平常的公开课教学或教学视导中,很少听到古诗教学课,即便是刚巧进度到了,老师们常常也是敬而远之,绕道而行,生怕上砸了。偶尔在随机视导中听到的课,教师大都让学生读通诗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逐句说出诗意,最后读读背背了事。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这样的现状,引发了笔者对古诗教学的思考:如何让古诗教学既扎扎实实而又兴味盎然呢?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呢?  相似文献   

13.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诗人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诗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去理解诗.《望庐山瀑布》写得生动、形象,它以诗句的气势磅礴而著称,以仙境般的意境而吸引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意境,我采用了我们学校“立体教学”中“各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把绘画渗入语文教学,寓古诗教学于艺术活动中.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1.老师根据题意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形象的简笔画,结合解题介绍作者,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2.自读第一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自己画出“香炉峰”和“生紫烟”的景色,展示庐山瀑布的背景,以此检查学生理解诗句的情况.同样,在学  相似文献   

14.
魏蔚 《现代语文》2007,(7):49-50
古典诗歌到底怎么教是一个让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难题。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把握诗旨、体味诗艺、感受诗美?怎样教才能教出“诗歌味”来?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品味,花了几节课苦心经营一首小诗,还是讲不清楚诗云何意;有的教师认为几行诗句有啥讲的,用现代语言直译一下,再让学生读两遍完事。  相似文献   

15.
旧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诗歌”开展诗歌教学呢?一、诗歌教学从朗读中开始现代诗歌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教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体验到诗的感情,从而领会到诗的意境。首先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应根据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学生兴趣上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就应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的美,让学生的情感和诗的意境融为一体。部编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绝句,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明艳,优美动人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的真挚感情。教学诗歌,要把学生带进这个意境,使学生读着诗句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古诗教学,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的古诗教学才富有诗意。要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相似文献   

19.
石晓琴 《语文知识》2016,(21):71-72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鉴赏诗歌就是要从语句入手理解诗句,领会诗义,从而完成对古代诗歌的学习。而要理解诗句,就要通过诵读与思考的方式进入文本,在对语句的思考、揣摩中领悟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诗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我在诗歌教学中,常常是通过对常用修辞方法的分析,来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表达效果。事实上,由于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学生们甚至老师们对诗句的表达效果常常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朗读意识,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意象,自主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并通过练习将之巩固,更要充分了解学情,把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充分建立起来,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未知的诗歌鉴赏,真正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