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航路开辟起,亚洲就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之一。19世纪上半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那时起,亚洲各国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19世纪中期,出现了以农民或封建王公为主要领导的亚洲革命风暴,但以失败告终。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亚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但大都仍未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二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国情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东亚、东南亚、印度、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增强,为满足商品市场、工业原料和投资场所的需要,资本主义各困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19世纪上半期,亚洲的许多刖家和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了反抗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持久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郭东辉 《新高考》2006,(4):32-36
【学法点津】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史实以及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事例;二是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就第一部分来说,主要知识要点有:亚洲革命风暴发生的原因,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表现,印度民族起义的原因、过程,英国侵略者对付起义的手段、起义的结局和历史意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7,(2):2-7
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6.
19世纪60年代。时任哈佛大学校长艾里奥特认为:“当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或具有一定天赋的课程时,他们的心智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①于是.哈佛大学率先在学校课程设置中采用“选修课制”.在课程管理上采用“学分制”。由于哈佛大学学分制实验的成功,这种模式相继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采用。此后.为了打破传统的欧洲“七艺”在美国基础课程设置中的统治地位,强调一切学术性科目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教育专家们呼吁:中学也应实行学分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又率先在中等教育中使用这种模式。目前在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  相似文献   

7.
刘波 《考试》2010,(2):35-36
一、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 1.新航路开辟后,主要是葡萄牙在亚洲进行侵略。葡萄牙利用欺骗手段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沙俄侵略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殖民政策普遍加强,亚洲又有一些国家沦为殖民地,或者加深了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伴随封建主义的统治、压榨,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亚洲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导致了20世纪初期席卷亚洲大陆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1905——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和191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构成了这次革命风暴的基本内容。这次斗争同19世纪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它由自发的、分散的、旧式的反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分别掀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分别被称为“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的觉醒”。这两次运动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世界民族解放史  相似文献   

10.
宋芸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151-153
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开始寻求在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合作。而亚洲国家各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令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对于亚洲金融合作中的发展而言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正是从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浅议它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虽有短暂的辉煌,但研究内容仍没有脱离语文学的范围,属语言学的早期发展阶段。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此时已出现现代社会特征: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普通语言学出现,新语法学派的理论形成。中外19世纪的语言学研究有同有异,总的说来,异大于同。这个比较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我国现代语言学如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曾有这样一道选择题:“非洲最后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在19世纪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狂潮中被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占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比利时。”答案是C德国。做完该题以后,细心的学生会思考一个问题:纳米比亚是19世纪晚期被德国侵占的,“一战”中德国战败,那么20世纪90年代,它又是摆脱谁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呢?  相似文献   

13.
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关系起源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劳动分工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俄国农民中地主农民地位最低,依附程度最深。因此地主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对19世纪上半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总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在俄国经济发展中直到主导作用。农民经济优于地主经济,农民经济产量高是主要标志。农民分化性质取决于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部总和。农村渐进性进步发展的重要特点在于,这种进步是以广大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恶化,只有少数农民地位改善,农民经济难以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14.
从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看亚洲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开始寻求在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合作。而亚洲国家各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令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对于亚洲金融合作中的发展而言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浅议它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后来逐渐为西方国家广泛重视。如今,主要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水平较高,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晚,还处于发展初期。本文拟对国外主要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作一概括,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方小班改革浪潮的拍岸而至,亚洲国家和地区也投身其中并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政策。然而,透过亚洲小班改革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发现,与西方各国小班改革的"热情似火"不同,亚洲各国的小班改革显得"不温不火"。造成这种政策"反差"的原因,除去政治、经济等表层因素外,文化的不同是其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要从实质上、深层上而不是表层上、数字上推进小班改革必须首先从人和人的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小班改革浪潮的拍岸而至,亚洲国家和地区也投身其中并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政策。然而,透过亚洲小班改革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发现,与西方各国小班改革的"热情似火"不同,亚洲各国的小班改革显得"不温不火"。造成这种政策"反差"的原因,除去政治、经济等表层因素外,文化的不同是其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要从实质上、深层上而不是表层上、数字上推进小班改革必须首先从人和人的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论坛并致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大学校长参加论坛研讨.论坛开幕式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出席了开幕式。刘延东在致词中强调.要大力推动亚洲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亚洲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使之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刘延东指出,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和高等教育大国,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真诚欢迎更多的亚洲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深造,为提升亚洲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出积极努力。为更好分享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的会议成果,本刊在刊登刘延东、袁责仁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全文(见本刊2010年第12期)的基础上.从大学校长演讲和论坛文集中精选了一组以“亚洲地区大学国际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专题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19世纪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西方近代化的示范带动和武装侵略下艰难启动的。整体来看,中国在19世纪争取实现近代化的机遇有两次:  相似文献   

20.
孤女形象历来备受西方作家关注,以孤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女性作家创作中更为普遍。19世纪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究这一时期孤女形象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女性作家通过孤女的塑造,形象地表达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传输了不可避免的历史重负。孤女形象可以说是曲折、艰难的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缩影,我们从中也可窥视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