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尊重与关心1.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给教师以关爱感尊重教师的心理,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教师本来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学生电脑》2011,(3):4-4
我们应该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行动;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建设。这样每个人守住自己的天地.教师守护自己的教室,校长守护自己的校园,父母守护自己的家园,更多地理解、尊重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按照教育规律去办事,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微型”小学大多实施温情管理,校长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与创造、尊重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尽可能的做到“多一点自由,少一点不准;多一点情感,少一点制度”,给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尽最大可能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自我加压,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改革给每位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最初的困惑与迷茫之后,在不断的碰撞与磨砺之中,我逐渐领悟出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与大家探讨与共勉。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爱与赞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花期,教师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要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责罚,静待花开。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好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已成功了一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倡导人文关怀,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对事实的尊重,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长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要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通过教师的妥协智慧,让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更好的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单靠单一的管理方法去管理课堂纪律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管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一致;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批评;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年龄背后的代际差异。调适逆反心理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冲突;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分歧;多一点沟通,少一点争执;多一点思量,少一点冲动。  相似文献   

8.
在转化差生工作中,有人提出要偏爱差生。我赞成这个提法,也是这样做的。对差生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了差生尽快地转化。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大多数差生心理上都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自以为不如别人,对教师和同学感情淡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决不能歧视他们,而要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资”,促进差生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效率,而且有利于师生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师生主体性的尊重。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教师,由于其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分歧与对抗。教师要尊重事实,向学生的现有水平妥协;批评有度,向学生的承受能力妥协;提升自我,向教师的职业要求妥协;和谐共生,向和谐的课堂和和谐师生关系妥协。通过教师的妥协智慧,让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10.
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多一些尊重,少一点改动;多一些标准,少一点统一;多一些互动,少一点孤立;多一些单调,少一点乏味;多一些展示,少一点束缚;多一些探讨,少一点断语。只有这样给力地评改学生的习作,才会保护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努力地写好作文,才会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师生关系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面对青春期的高中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与学生的沟通也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工作中我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浅见。一、从内心尊重并接纳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尊重为前提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尊重,才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相互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又以合作者、共享共创并存。学生的内心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期待他人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爱心,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这样一种人际氛围中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体验着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哪怕是一点点的安慰,让他们的心理感受到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近,消除他们敌对的心理,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帮助和教育,从而感受着生命的可敬和社会的进步,体验自己的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14.
师爱小体会     
初中生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但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十分敏感,但他们的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教师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甚至会和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我在与学生的三次谈话中悟出一点浅显的道理。我觉得教师要学  相似文献   

15.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觉得学生不懂事,希望他们能“屈从”教师或家长的权威,进行片面地灌输,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这样一来,轻则摧毁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与主体意识,重则使他们产生反抗心理。然而,事实上,学生应是被当作一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人来看待。当他感到平等,被尊重,有自主的空间时,他才会感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成为一个主体精神被唤醒的人。而班主任则应在接纳学生,尊重学生个体,欣赏学生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方法,或为他们点拨思维,或引导他们合作完成。新的时代更要求教师是助手、顾问、参与者、激励者。于是我们班就有了以下的“自我”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尊是自我尊重并且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教育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一点自尊,就是多给他们一种自我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少儿当作不懂事的孩子来看待,尊重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而不能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师要深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了解他们的困惑,给予切实合理的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指令是生涩难懂的,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杨志兴 《宁夏教育》2012,(7):130-130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会遇到一些所谓屡教不改的学生,当我们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他们时,学生有时会出现顶嘴的现象,每当此时,我们便会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冒犯,往往大发雷霆,最终和学生发生冲突。那么,教师应如何解决学生中出现的矛盾呢?事实告诉我,教师要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教师要冷静地处理问题,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其实,我们不妨大方一点,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和时间,多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舞台,多让展示一些真我本色,在教学中我们少做一些,让学生多尝试一些吧. 一、少演示,多让学生自主地操作——做一名"研究者"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是出在指尖上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者用眼睛看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作为教师不要因为怕学生乱或怕时间不够,就把本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改由自己演示讲解,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教师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多样,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以情感人,对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忽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埋怨;用教师无私、宽广的爱感动学生,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