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刊载了陈开金老师《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思考》一文,文中对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的一道中考题进行了分析,但笔者对问题(2)的答案尚有异议,并以此文与陈开金老师商榷.以下首先重点回放题目及问题(2)的两种解答.  相似文献   

2.
在排列组合与概率的内容中,有一类重要题型,即“传球”问题.当传球人数及传球次数较少时,用树形图可以求出满足条件的结果数和相应的概率,而当传球人数及传球次数较多时,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相似文献   

3.
分析:上面的两道中考题均是在考查同学们对well用法的掌握情况,答案分别是:1.A;2.B。英语中,well是一个常用单词,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率高,其含义与用法不易把握。现将其常见用法作一归纳,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简单的概率(试验涉及一种因素,如抽取一次等)计算问题,可以利用简单枚举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当随机事件含有两个因素时,可以利用列表法计算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当随机事件含有两个以上因素时,往往利用画树形图法求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概率与方程联姻,  相似文献   

5.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概率问题成了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计算概率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这三种方法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现以中考试题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笔者选用了2007年扬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没想到阅卷时,许多教师认为答案是错的.山东昌邑夏店初中的马俊芳老师在《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8年第1~2期《对一道中考概率题的质疑》一文中也认为该题是错的,马老师认为应当在题目后边附加一句“第二次抛掷,向上的点数与第一次相同时重新抛掷”.  相似文献   

7.
1 问题回放《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刊载了陈开金老师《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思考》一文,文中对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的一道中考题进行了分析,但笔者对问题(2)的答案尚有异议,并以此文与陈开金老师商榷.以下首先重点回放题目及问题(2)的两种解答.  相似文献   

8.
利用树形图和列表法都能解决概率里面的问题,其中利用树形图能解决涉及三个因素的问题,虽然课本里这样说,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同学还是搞不清问题里到底涉及几个因素,以及如何准确的找对因素.  相似文献   

9.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任何事件的概率都介于0和1之间.概率问题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计算概率常用的方法有:利用定义法、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这三种方法应该熟练掌握.现以2009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是求概率最常用的方法.概率问题常与代数、几何中的有关知识相综合,并用概率知识处理诸如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怎样选择最合算等实际问题,综合性强、富于创新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笔者选用了2007年扬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没想到阅卷时,许多教师认为答案是错的.山东昌邑夏店初中的马俊芳老师在《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8年第1~2期《对一道中考概率题的质疑》一文中也认为该题是错的,马老师认为应当在题目后边附加一句第二次抛掷,向上的点数与第一次相同时重新抛掷.究竟是答案有错,还是题目应该加一句话,我们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2.
对中考题仔细推究,有利于把握它的基本规律并指导解题实践.这里用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法对两道中考“矩形存在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上面的三道中考题均是在考查同学们对名词前冠词省略用法的掌握情况,答案是1.C;2.D;3.C。  相似文献   

14.
概率问题进入中考,考题不断创新,更显新颖独特,丰富多彩.本文试图以中考题为背景,仅就概率问题的分类与解析作一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关概率的内容既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概率的简单计算、用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用概率分析方案(游戏等)规则公平与否及其有关问题解决的方法.下面就以上海世博会为题材的常见考点来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备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二课,即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时.我拟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先举一个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用直接列举法比较简单的例子求概率;然后用直接列举法比较复杂的例子,也是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用列表法比较简单;最后举出用列表法有困难,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三个因素或三个以上的因素时,要用树形图法求概率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在备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二课,即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时.我拟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先举一个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用直接列举法比较简单的例子求概率;然后用直接列举法比较复杂的例子,也是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用列表法比较简单;最后举出用列表法有困难,在一次试验中涉及三个因素或三个以上的因素时,要用树形图法求概率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用特征方程法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方法.由此可以快捷地求出近年几道高考数学数列压轴题的通项公式,从而顺利解决该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考题中除了有动点的旋转运动问题,有时还会出现动线段旋转的问题.由于线段是由其端点所确定的,所以只要搞清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运动情况,求出它们的运动轨迹,线段内的点的运动也就清楚了,这样就能进而求出动线段旋转扫过部分的面积.下面以2009年几道中考题为例,说明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二)》,做这部分内容的作业时感觉非唯一解的试题特别多,一不留神就会出错,为帮助同学们总结提高,完善错题集,崔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数理天地))2011年第12期赵平老师的文章:《圆中不唯一解的问题举例》,读后受益匪浅,但文中对“两圆相切”问题涉及较少,而中考中常常以“相切”设置陷阱来麻痹我们,为此我从2012年中考题中搜索了几道关于“两圆相切”的多解题与同学们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