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足球笑话     
《大观周刊》2006,(19):36-37
中国足球数十年屡遭打击,冲不进世界杯和一些球员的恶习成了大家制作笑话的素材。算是中国足球对球迷的另类贡献吧!这种啼笑皆非的事情反映了中国足球的悲哀水平和糟糕状况!虽然是笑话,但笑话说明了问题,反应了一些道理。 关于中国足球的笑话让不懂足球的人都能笑得快掉“大牙”。而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球迷狂欢的日子,也是“伪球迷”爆笑的日子。希望世界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也希望中国足球早日实现真正的腾飞,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笑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曦 《大观周刊》2006,(21):I0027-I0027
足球、足球!还是足球!进入6月份以来,足球的热浪就这样席卷了每一个人,不论你是球迷、伪球迷、还是非球迷。如火如荼的球赛当然也少不了名车的助阵,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超级球星和他们的坐骑,在享受足球盛宴的时候,也体验一回视觉盛宴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们习惯说世界杯是球迷的节日,媒体的盛宴。当2006世界杯的开赛哨声在德意志大地吹响的时候,中国的另一个世界杯——网络媒体的世界杯也随之拉开了大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第17届足球世界杯的“战火硝烟”,中国的新闻媒体对这场赛事的报道也是沸沸扬扬。随着赛事的结束,一些成熟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的同时,对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这场赛事中的是是非非也诚恳地提出了批评。批评的话儿虽然不太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相信我们的媒体会有这个雅量。就点评足球世界杯新闻报道这个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访了天津新闻出版文化界的三位知名的球迷。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靳立华直接对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满怀信心,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不久前在南非结束。广大受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媒体,全程领略了世界杯风采。世界杯不仅是全世界的足球“盛宴”,也是一次报道世界杯的全媒体“大展演”。这一“大展演”生动表明: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媒体报道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4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烽火又起,64场精彩赛事带给全世界球迷们64次狂欢盛宴。足球这项仅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的运动发展到今天俨然成为全世界最具号召力的运动。我们无法想象缺失了电视传播的世界杯还会如今天般受关切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电视的影响力才带来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全球性热潮。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从世界杯到奥运会、从国青到国奥的全面溃败后,中国足球好像再也难以激起中国球迷的热情。中国足协的新一任掌门人选流言四起,却迟迟难以定选的同时,12月10日足协“学校足球工作小组”悄然成立。小组的主要计划是通过举办中小学生联赛的方式,重视和支持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以期改善中国足球的积弱现状。  相似文献   

8.
听多了“微信改变中国”的豪言壮语,本文想谈谈在巴西世界杯前后,微信是如何影响我和我熟悉的人的。这些人,包括男人与女人,“真球迷”与伪球迷。笔者自认为曾经是一个“真球迷”:在足球赛季中,能基本保证每周完整观看3—4场直播球赛,其中甚至包括许多人不屑一顾的中超联赛。但自从有了微信,一切都变了。本届世界杯期间的一个真实图景是.真正目不转晴盯着电视屏幕的人极少,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是一边看球一边刷微信,甚至是刷微信、“听”电视。  相似文献   

9.
世界杯是球迷狂欢的节日,是释放激情的舞台。2010年南非世界杯于6月11日在约翰内斯堡球场开启华美盛宴,战火重燃,引来亿万球迷的关注。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CSPN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开辟了一档特别节目《苏东世界播》。该节目不仅在CSPN覆盖的山东、湖北、新疆、江西、内蒙古五省取得较好收视,也受到全国各地球迷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落幕的德国足球世界杯赛,可谓群雄逐鹿,扣人心弦。有关宣传报道也铺天盖地,精彩纷呈。然而,在这场足球盛宴上,有些报道莫名其妙,让人难以下咽。6月13日,韩国队对阵多哥队,以2比1反败为胜,为亚洲球队赢得了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场胜利。于是,某报很快以“韩国队捍卫亚洲尊严”  相似文献   

11.
世界杯寡妇     
婚姻痒痒的年限在遭遇世界杯的时候,就从七年变成了四年。有些女人开始被招安成球迷,悬梁刺骨与瞌睡做着斗争坚持通宵看球,四年又四年,说起来,连个“越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江湖人称“伪球迷”。也有女人为了真理坚持个性,不爱足球就是不爱。世界杯轰炸全球的时候。她置身事外,聊天不参与,睡觉戴墨镜。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杯结束后,北京娱乐信报从7月10日至26日以系列报道方式,发表了11篇文章,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内容涉及足协、俱乐部、裁判、球员、球迷、媒体以及联赛和少年球员的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18):I0050-I0051
世界杯开赛在即,四年一度的足球大战总是牵着球迷们的心在各个主办国之闻飞来飞去。没钱的通过电视转播,看看球赛,随电视画面去感受一下主办国秀丽的风光、独特的人文和民族风情。如果你是球迷,手头够宽裕,又有一颗放飞的心。那便跟着“世界杯”去旅行吧,游山玩水之余,亲临比赛现场,感受那烽火连天的竞技气氛,这样的人生体验将令你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4.
审视自我     
6月 ,足球的世界 ,球迷的天下 ;6月 ,足球世界杯 ,也成了媒体的“世界杯”。铺天盖地的世界杯报道 ,神仙也难以估量我们的记者为世界杯泼洒了多少热情 ,我们的媒体为球迷们耗费了多少笔墨。如今 ,当第17届世界杯偃旗息鼓之际 ,回首其间的新闻报道 ,反思媒体的成败得失 ,我们是欣慰 ,还是汗颜 ,抑或抱憾 ?本期“媒介批评”的一组文章 ,或许会让我们有所警醒、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对当前报业发展的态势如何认识 ?对一些报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怎么看待 ?“新视野”专栏可能会为我们拓宽眼界、打开思路。李希光教授以“两会”报道为例 ,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大众狂欢与精英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狂欢:大众文化的主调从1994年开始,中国足球走上了职业化道路,从那时候起,中国许多城市的周末有了自己的狂欢节,球迷们披彩挂红,在固定的时间走进足球场,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与球场上的精彩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人们需要这样的呼喊,城市需要这样的场面。足球报纸卖得飞快,球迷喇叭响遍街头。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一直怀疑,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中国球迷还会走进足球场吗?而事实证明,即使在受到“十强赛”的痛苦打击后,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看台上,仍然不缺少助威的声音,如此说来,不是大众…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亿万球迷看不到足球甲A联赛的窘境终于到了尽头——旷日持久的中央电视台与中国足协就甲A联赛转播价格的谈判大致底定,央视将在韩日世界杯赛之后转播甲A联赛。 央视与足协在这场“价格战”中可以说没有赢家,甚至可谓“两败俱伤”,准确点是“三输”:球迷没能欣赏甲A联赛除揭幕战之外首轮全部比赛,对足协与央视怨声载道;足协不单失了球迷之心,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2,(8):99-104
欧洲杯作为2012年度体育大戏之一,已在乌克兰和波兰尘埃落定。中国,这个地理位置远离欧洲,足球水平也与欧洲相去甚远的国度,却缘于欧洲杯,同时上演了一场经典的营销战役。"欧洲杯":双维度的至高荣耀战场四年一度的欧洲杯又名"德劳内"杯,可能连他的创始人亨利.德劳内先生都未能预料,这项起源于1960年的足球比赛,已经成为能够与世界杯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足球赛事。欧足联在1960年开始举行了代表欧洲国家间最高足球荣誉的第一届欧洲杯,演变至今,欧洲杯已经不仅仅是欧洲国家球迷的足球盛宴,更是全球球迷的狂欢舞台。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的中国之夏,热得出奇——一是自然的天气热,二是社会足球热.远在大洋彼岸进行的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居然在“隔岸观火”的此方热得发烫.无论是大小报纸、电台、电视台所办起的专版、专题之多,还是读者面之广,收听、收视率之高,恐伯都是“世界之最”了,假如另有专项评选,“人口第一大国”的老记与球迷也大可获一个“世界杯”.  相似文献   

19.
邓梅花 《出版广角》2014,(13):86-87
正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对球迷而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大餐,是一场场巅峰对决的视觉盛宴。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荣誉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含金量最高、知名度最高的足球赛事,夺得世界杯冠军是所有国家队的梦想。2014年,这一体育盛典带着球迷的期盼和热情再度回归。从6月到7月,全球无数球迷痴守在电视机旁,共同关注这举世瞩目的饕餮盛宴,这是独属于球迷的节日。球场上的风云变幻和观众的激情呐喊,让每  相似文献   

20.
选择快乐     
2002年,中国足球经过了神奇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点化,从亚洲杀出重围,回到了久违的世界赛场上终于露了一手,中国球迷乃至国人举国欢庆,一扫笼罩在心头上的阴霾,扬眉吐气了一回。长期以来,在中国足球“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足球出线为国争光”的悲壮声中,屡战屡败,悲愤、压抑的心情在中国足球队队员之间和球迷之间相互感染着,经过媒体大肆宣传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