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今义浅说     
训诂学是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解释字义或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而作为语义基本单位的词义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词义随着时代的推进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在对字词进行训诂时,有必要辨析古今词义。笔者在此试图以古义与今义为研究对象,说明古义与今义的含义,探讨古今义的差异,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例如: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江""河"在文中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2.词义缩小。例如: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 ,要在这些常见考查点上多下功夫。一、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同一个词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词义变化的基本途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例1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乃纵[反间]于燕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 而城中[鼓噪]从之D 燕军[扰乱]奔走此题考查古今异…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一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以词的含义去理解古义,这就会闹出笑话。要注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的缩小。就是古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大,而今义反映的事物范围变小。如: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配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表现在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词汇量扩大,同时还有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关于词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主要部分即概念义,以及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而概念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词义范围有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本文主要是就当下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分析,这里以"奇葩"为例。这个词语,古已有之,但是当下出现在口语及网络语言中时,其概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由一个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本文主要分析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并且针对之前的先例,对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量大,有一定难度,我采用抓住重点,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并通过练习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现分述如下。一、古今对比,掌握不同点古今汉语不同点之一,是古今词义不同。古汉语中有一部分词一直沿用至今,其词义毫无变化,如“寡人”、“妾”;有的词换成了新词,如“曰”换成“说”。但有一部分词,词义发生了变化。如“则有去国怀乡……”的“去”是离开。“永之人争奔走焉”的“走”是跑。对此,提示学生要特别注意,重点掌握,切不可望文生义,造成误解。讲解古今词义对比,可让学生从四方面进行辨析。①词义扩大,如“是女子不好”,古“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今扩大到品德等方面;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妻子”指  相似文献   

7.
借助同学们熟悉的成语,通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家形象地掌握古汉语知识。下面就以某些成语为例来谈谈汉语中一些字词古今词义的差异。一、古今词义变化显著的。如“楚楚可怜”的“可怜”,它保留着“可爱”的古义,不能理解为今义“值得怜悯”。又如“何去何从”,这里的“去”就保留了它的古义,指“离开”、“背离”。“走马观花”是说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这里的“走”不能理解为今义“行走”,它保留着其“跑”的古义。二、古今词义变化细微的。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里的“勤”是指“劳”,不是“勤快”之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词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词义完全不同,有的词义有同有异。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古义,通过对成语中古今异义词的差别情况及形成途径的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以期对古汉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学习古代汉语,除语法外,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使绝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古今词义的差别,而我们熟悉的是现代义,对古代义陌生,如果在阅读古文中不注意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用现代义去附会古代义,以古释今,就会产生误解,因此,学习古代汉语突破词汇关是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冬华 《考试周刊》2014,(29):25-26
本文主要阐述了"古今沟通"方法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从"古义"、"今义"的界定及古今沟通价值、沟通古今词义的方法、古今沟通方法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经义述闻》的语义观,反映了王引之重要的语言学思想:一、对词义的考辨,善于抓住本义特点.从形、音、义的网络中,寻绎出词义演变的脉络,便形成《经义述闻》的语义网络观;二、对词义的考辨,既有相关词语同步引申的共时的横向对比,又有词义交互感染引申的历时的纵向古今对比,便形成《经义述闻》的语义互染观;三、对词义的考辨,既注意古义,又注意今义,上下同义,古今并列,便形成《经义述闻》的语义平列观。  相似文献   

12.
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指在汉语发展中,由于词义的新陈代谢,致使古今词义之间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常常被忽略,很容易以今义解释古义,造成误解误读。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弄准词义,以免简单地以词释义。下面对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同形异义词简作例释。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必须了解古诗文的词汇特点。古诗文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诗文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二是古诗文词汇具有多义性;三是古诗文词汇在用法上具有灵活性。古诗文教学既要关注古今词义之间的重要差别,也就是“迥异”;也要关注古今词义看似不同却又有联系的现象,也就是“微殊”。掌握理解古诗文词义的方法如下:通过古今词义的沟通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理解古诗文词义。  相似文献   

14.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词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显著、最活跃的.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词义变异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极其复杂的.其中有的扩大,有的缩小,有的转移;有的引申,有的分化;有的新义产生,排斥了原义,有的新义产生,新旧义并存;有的在这一时代是常用义,到了另一时代则转化为非常用义,有的则相反;凡此种种,纵横交错,纷纭繁复.词义变异的范围又是极其广泛的.词在长期发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很多词语现在仍然使用着,因此,我们总觉得对这些词语很熟悉。殊不知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古今意义有了差别。如果忽略了这种差别,把古义等同今义,以今释古,便不能确切理解文意,甚至造成误解。现举几个例子,说说弄明白古今词义差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把古今词义辨别清楚,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是很有好处的。词义演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可以归纳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1.了解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 2。学会通过分析字的结构推求字的本义。 3.懂得什么是引申义,什么是假借义。 4.了解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重点掌握古今意义同中有异的词。 6。“词义分析举例”部分所收的词,若在文选中多次出现,这些词应重点掌握。自测题词。(一、拼  相似文献   

18.
说古今语骈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其词汇既有新旧交替,也有古今结合。某些古语词虽然在口语中不用了,但常和今语同义词组合成词。这种古今语骈词,就是词汇发展过中嬗变和过渡的产物。它们为我们探寻词义的古今变化提供了线索。因此研究古今语骈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深入了解古今语别和古今词义的差异及其变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引用这种方法对古今异议的词语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那些词义感情色彩转换程度大的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分析出它们转换的义素有哪些变化,从而找到一定的规律,为词语变化之后义素的分析找出一些依据。同时本文在对词义转换分类的基础上,找到词义在不同时代转换的依据,从这些现象中发现其中上承下传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变化最大的是语汇,因为语汇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促成了语汇的丰富多彩。其中,词义的演化最为突出。古今词义的变化大体有四种:即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