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社区新闻,是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的必由之路。社区新闻难以走进地市党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发现社区新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发现社区新闻要解决三个问题:对社区新闻的认识,发现什么样的社区新闻,如何发现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2.
马玉峰 《青年记者》2007,(14):82-82
社区是新闻的富矿,也一直是各类生活类报纸关注和争夺的热点,设立社区记者站、开办社区版一时间可谓硝烟四起。但省内各级党报对此却是一直不瘟不火。党报不需要关注社区吗?社区不需要党报吗?非也,其实如果把党报优势和社区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对报纸本身还是对社区工作都是有益的,大众日报的地方新闻版《济南新闻》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强化新闻评论。是提升党报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一直以来,人们把评论摆在“党报的灵魂和旗帜”的高度加以重视,从报纸的“两类说”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两种主要文体之一(另一种文体是新闻报道)。但在地市级党报中,评论的地位和功用却一度出现弱化的倾向。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论不好写。新闻评论写作对写作者的理论素养、思想积累和文字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在地市级党报中,许多人视之如畏途。  相似文献   

4.
时下,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党报新闻的主角,说它占据半壁江山不为过分。那么作为党报记者,应该如何抓住地方经济亮点,把它写好写活,让经济新闻更耐看呢?从受众角度选用材料做好翻译很多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目前,很多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有的新闻还往往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口气,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现状让时政新闻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最容易写的是会议新闻,最难写的也是会议新闻,说容易写,它是程式化的东西,按八股味“炒”,为报会议而报会议,说难写,是采到“会海”中的富矿不易,写法创新不易,让读者爱看更不容易。作为党报,让会议新闻上版面是责任使然,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会议消息往往是各级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构建城市最基本的单位,社区新闻也最贴近市民的喜与忧。采写社区新闻时,为了追求贴近性,往往要深入居委会、居民家庭采访,写出来的往往是单个的人和事。社区新闻怎样走出社区的局限?2010年以来,笔者运用调查、组合、归纳的方法,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  相似文献   

8.
从事新闻工作有些年头了,这稿那稿写过不少。不过,自己最得意的倒是一篇“会议新闻”。这篇题为《不恋“银窝”恋“草窝”银行干部何鹏辞官办起湘潭最大奶牛场》的消息,其实是篇人物新闻,之所以自己还满意,主要是这篇稿子对党报如何改革会议新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可以说是本人一篇尝试“跳出会议写新闻”的成功之作。在2000年度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时,也许是评委们出于对党报会议新闻改革尝试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这篇消息不仅评上了全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而且先后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和全国大中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许多党报工作者传统地认为,党报发挥好喉舌功能,主要就是“你说什么我报什么,发生什么我写什么”,习惯于当“传声筒”、“加油站”,对于读者的需求研究甚少,新闻策划普遍成为“弱项”。任其趋势发展,党报的影响力只会渐行渐弱,退出主流话语空间、失去读者市场绝非危言耸听。放眼当今,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新闻竞争最有效、最有力的一个手段,党报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10.
丁小平 《青年记者》2010,(16):66-66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纸的主打新闻种类,也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点,写好社会新闻,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才能写好社会新闻?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海兵 《新闻实践》2003,(11):22-23
部门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宝库,但往往因为缺乏新意,很难写;而作为党报记者,又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采写部门工作新闻。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困境。而事实上,一些都市报却能从部门工作中采写出鲜活新闻,党报记者能不能从中有所借鉴呢?我是一个刚从都市报到党报工作不久的"新兵",在这里谈两点初浅的看法。一,吸取都市报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变党报原有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思维方式和采访、写作方式。都市报记者在采写工作性新闻时,总是想法从最贴近读者兴  相似文献   

12.
写好写活时政新闻是新闻记者的老大难,是地市党报“走、转、改”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常怀精品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才能写好写活时政新闻,创作出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3.
周军 《新闻世界》2010,(11):52-53
经济新闻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纸的主打新闻种类,也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点,写好社会新闻,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才能写好社会新闻?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党报刊发的各类新闻稿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强化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党报的影响力,使读者读后产生共鸣。但如何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出彩,把典型人物写“活”、写得耐人寻味,这是摆在我们很多党报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6.
关捷 《今传媒》2006,(8):35
报纸要赢得读者,社会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党报的记者如何经营社会新闻呢?换句话说,党报记者如何在不失品位不降格调的前提下,采写出赢得读者喜爱、关注的社会新闻呢?近十年来,我一直在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我先说  相似文献   

17.
党报为何需要社会新闻,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新闻,如何写好社会新闻?这是在新的报业竞争形势下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金华日报》社会新闻专版《新闻三秒区》的具体实践,对此加以论述和评介,相信对党报同仁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新闻正当时 面对新媒体的争夺和省级报刊向地市渗透的加强,地市党报如何在竞争中突同,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民本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是地市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力之举。而民生新闻主要又来自于礼区,反映的主要是社区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锁定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委机关报,会议新闻既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是党报重要版面的“主食”。然而,党报上篇幅较多的会议新闻同时也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让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语言干瘪,空话套话多。广大干部群众是否喜欢阅读党报,不但关系着党报办报方针、宗旨的落实,更关系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