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林 《新闻世界》2009,(9):81-82
消费主义文化作为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不仅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意识形态,正对我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从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及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传媒消费主义等角度来探析它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告通过改变受众感知价值方式、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对象、刺激先行消费行为、改变消费者意识形态等方式刺激消费主义的盛行.本文将通过对以上四个角度的分析探讨广告对消费主义刺激的刺激机理.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魁  董雅丽 《现代传播》2003,(1):131-133
消费主义文化作为 2 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 ,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 ,进而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不仅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意识形态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代理人和机构陆续进入中国 ,正在中国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除经济领域内各种因素的作用外 ,大众传播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主义产生于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 ,五六十年代开始向西欧、日本等国扩散 ,70年代后…  相似文献   

4.
张书娟 《新闻窗》2011,(3):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大众传媒通过对产品"符号意义"的宣传、消费方式展示等手段向消费者灌输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在广告及大众传媒推波助澜下弥漫全球。在当今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消费主义影响公众消费观念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遏制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研究者们认为,广告是大众文化的最喧哗者,广告及其媒介正在制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有人把此称作消费主义中心论。理论批评大多直指广告的消解作用,即广告对伦理道德的、审美的乃至观念和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破坏力或者说颠覆力,而其途径则是对各式情感的利用与破坏。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消费主义在现代的兴盛离不开广告传媒不遗余力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消费主义与广告的关系、广告推动消费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等作出分析,旨在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避免消费主义通过广告传播过度腐蚀大众。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市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阶层,电视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也迅速把眼光对准了市民阶层。本文探讨当代市民剧世俗神话的建构与瓦解历程,并考察当代市民剧世俗叙事变迁背后的深层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①它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后相继向西欧、日本等国扩散。目前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迅速蔓延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社会中,电视文化和消费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人们的消费行为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塑造,而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消费文化的支持.本文从植入广告、服饰、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对电视节目中的消费主义文化进行解析,引导受众正确面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袭,更理性的面对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
魏玲芳 《新闻世界》2010,(7):127-12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人们所处的消费环境以及消费方式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缘起于20世纪西方的消费主义,作为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文化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国的新闻媒体和人们的消费观念。本文以湖南卫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卫视的广告、电视剧、娱乐节目等传播内容的分析,探讨消费主义影响下湖南卫视节目播出的特点,以及这些节目为受众提倡了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贾静静 《今传媒》2016,(10):72-73
广告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面三菱镜,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安晚报》的广告,浓缩了当时的西安社会生活。透过这些不同种类的广告,可以看到,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西安市民的社会生活方式都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消费已超越了基本生理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断被刺激出来的精神欲望.人们追求和崇尚高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意识形态.而广告意识形态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反过来还充当消费意识形态的培育者.但是广告意识形态与新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广告意识形态更为软性、隐蔽,它主要是对消费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意识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引导和更新消费观念、塑造和培育价值取向以及反映和构建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江瑜 《今传媒》2020,28(1):56-58
新消费主义是对旧消费主义的革新,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合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的消费观。与旧消费主义相比,新消费主义更注重“虚拟”的互动过程,它将实体的交易活动省略掉,转而向新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化。在信息多样化的环境下,受众的选择性接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告影响力的变弱,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广告模式来吸引受众眼球。VR给人一种沉浸感,在“场景化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虚拟现实具有传统娱乐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新消费主义视阈下VR广告的特征、现状,以及困境进行研究,希望对VR广告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社会生活的在场有效性(吉登斯语)已不再完全有效,全球化的远距作用使不在场的文化成为影响越来越大的共享文化。因为消费主义文化对广告的巧妙运用,使我们面对和接触的并非是生硬乏味的物质商品,而是一个美轮美奂、色彩斑斓的类象(鲍德里亚语)化世界,消费主义文化在发展中国家也因此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而是堂而皇之地直入腹地。跨国公司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广告和其它文化产品的控制性传播,跨国公司推动着产品的全球化旅行,同时,它所代表的消费主义文化也飘洋越海向世界各地扩散。  相似文献   

15.
王璐璐 《新闻世界》2014,(2):130-131
当今已进入消费主义的时代,广告愈发扮演着制造人的欲望、张扬人的消费快感的角色。消费主义中的消费已从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的消费,由此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广告的异化,广告作为社会与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所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正视当前的广告伦理困境,以寻求适宜的解决之道,才是对人本与媒介伦理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广告日渐溶入我们的生活,广告也时刻冲击着我们的视听.中国电视广告作为城市受众接触广告的最主要途径,作为每年广告市场份额的近四分之一强,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从而改变着城市生活.广告作为连接大众生产和消费的结点,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审视,那么它所表现的是现代社会消费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这是被许多社会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广告,应该属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它又如何与社会的主流意识融合?这是学界注意到但却没有进行细致分析的领域.在不乏个案解剖和枚举的同时,我们力求通过对近10年<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层面去把握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的特征,而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又赋予我们对广告镜像更多解读和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话语是房地产广告的一大特征.一方面,奢侈的消费主题不断在广告中进行欲望诉求;另一方面,会所、购物、高尔夫等多种奢侈符号消费形式也在广告中不断构造一幅虚幻飘渺的生活图景.房地产广告竭力煽动人们的消费欲望,营造了一个消费幻境.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女性消费杂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提倡奢侈和时尚的生活方式方面,女性消费杂志基本淡化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如果我们对女性消费杂志作意识形态的分析,基本可以认为,它主要是西方生活方式的殖民思维,是提倡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的代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用消费主义理论对电影植入式广告进行文化分析。首先指出电影植入式广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下广告商与电影行业的合谋,然后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植入符码对观众心理、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将电影观众推向商品消费者角色的转换。最后文章也对电影中消费主义泛滥,非适度植入广告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众媒介日益与消费主义结合,强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并使自身蜕变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品——消费主义媒介,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文章从其表现、成因与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对消费主义媒介的警惕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