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对口语传播学和播音主持专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二者的联系给出了几点优化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的结构调整和运行变革,不仅使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面临新问题,也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和教材出版提出新挑战。教材是供教学使用的资料,实用的教材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但是目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材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并没有引起编者们的高度重视,进而映射出整个学科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材出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我国独有的专业,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专业.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历层面、不同视角、不同历史时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区别.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的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从而进一步拓宽专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为参照,对拓展中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科进行了建设性的设想,提出将播音主持专业拓展为言语传播专业的主张,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播音主持成为热门专业,播音主持专业也成为高端文化产业。应热点事业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我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的二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每年专业毕业生多达上万人。因此,高校应掌握传媒业发展情况,准确判断播音主持人才需求现状,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当前应对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重新梳理,不应盲目扩张专业数量.通过对播音专业学科定位变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业能力需求是播音专业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基础;当前产生的学科定位问题是由于国内广播电视快速发展和剧烈变革,对播音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变化造成的.通过对播音专业与语言学、新闻学的关系,以及它的艺术属性的分析,认为播音专业回归其新闻学定位更适合目前广播电视对播音人才的需求;对新闻和娱乐两类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加以区分,采用更细致的学科定位,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7.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一鸣 《现代传播》2007,(6):111-113
本文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结构、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文中阐明了播音主持专业纳入"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必要性,以及专业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媒体产业在近15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而使得国内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进入播音主持专业进行学习,将未来的职业发展定向为播音主持。而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的兴起和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播音主持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播音主持专业需要对培养的人才进行更加高素质水平的培养,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内容进行革新,从而使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播音主持专业当前的教育现状、播音主持专业当前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新闻世界》2013,(8):72-7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随着各大高校逐年扩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我国所独有的专业.不同学历层面、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人们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不同,各有侧重.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拓展学科内容和办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绍军 《今传媒》2011,(12):135-136
通过对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介绍,从执行教育部门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的竞争压力;社会新增专业的走俏;高职院校的灵活机动以及主持与播音专业的特点等六个方面,阐述开创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多元化培养的条件。从这六个层面进行论证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同时具体的阐述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走向现代——用科学发展观看播音主持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音主持”是我国特有的专业学科,也是近几年艺术高考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开办了本科以上的播音主持专业.但是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十分突出,亟需结合现代传播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把目前外延盲目扩张的趋势引导到提高内涵、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
曾致 《声屏世界》2003,(4):25-26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系统性、独立性日渐显现,它涉及语音学、语言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播音这门学科有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有它自身本质的规定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播音主持创作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的特性,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剖析它,从艺术的  相似文献   

14.
朱瑞臣  朱晓彧 《今传媒》2011,(8):135-137
随着台湾世新大学、厦门大学口语传播(言语沟通)专业的开办,言语传播或将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借鉴言语沟通学中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下实际,对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年轻学科门类,其独立性已经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承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上借鉴了新闻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学理经验和成果。时至今日,该学科独特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文章在回顾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梳理了各种学术脉络,进而提出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的四大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独有的学科门类,播音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播音员共同创作出我国第一部播音学著作《播音经验汇编》发展至今,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中国播音学科不仅每年培养数以万计播音专业学生,还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相似文献   

17.
姜楠 《传媒》2014,(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多媒体平台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对播音主持艺术进行全新的专业定位,为培养新时期专业播音主持人奠定理论基础,对推动播音主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高飞 《大观周刊》2012,(45):70-70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都不及媒体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现如今,基于媒体的融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媒体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广大对播音主持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并对其进行了探究。对播音和主持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播音员与主持人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式的新闻播报与晚会主持,新颖独特的节目类型不仅繁荣了我国娱乐市场,还带动了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一时间各个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林立、广招生源,使得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并且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专业水平也逐渐下滑。同时,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也开设了类似的学科——口语传播。其发展至今,"口语传播"已不仅是简单的信息播读,而是基于传播学理论强调人的沟通、说服与协商,相较于大陆的播音主持专业,台湾地区的"口语传播"更为实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大陆与台湾虽未实现完整的统一、土壤不尽相同但同根同祖,面对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台湾"口语传播"学科的发展状况,从回归现代大学理念和注重理论基础两方面为我国高校播音主持教育改革提出辩证的解决方法,在分析二者的异同之后,探讨二者的融合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进程不断加快,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新闻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在进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必须要明确具体的专业教学要求和现阶段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新一轮的播音主持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