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鹏环 《科教文汇》2014,(6):22-22,24
当今社会,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人际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今天,“仁爱”不仅是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仁爱”强调以爱人之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包容人与人的差异,在尊重和体谅中积极寻求人与人的和谐。对中专生而言,只要我们都能将“仁爱”思想贯穿在人际交往中,活学活用,人际和谐就不再是一件难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孙丽凤 《科技风》2011,(13):213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的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过程中,以感情为基础,相互尊重,诚信友爱,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行政领导工作的人际关系协调许新乔晨生行政领导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或人际矛盾,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行政组织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从其形成因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利益矛盾,即物质或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感情冲突,即人与人之间情...  相似文献   

4.
教育管理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教育管理中应从目标、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寻求和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潜 《科教文汇》2008,(12):18-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育管理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教育管理中应从目标、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寻求和谐。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重要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这是积极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选择。要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8.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辟凝练。为此,本文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儒家真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粗浅的解析和阐述,以求得对社会主义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精神文化传统和文化伦理精神的层面阐明了这种以人文主义特色为伦理主体的儒家文化精神中那些更深层次、具有广普化、真理性的内涵。提出了儒家真精神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和规律的科学性认知和把握,使其三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状态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科学性、真理性、超时空性、普适性的一种文化精神的论断,并将儒家真精神的内涵概括成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立足现实的理性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讲善修德的自律精神、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忧患意识的责任精神。这些思想观点是儒学的精华,其核心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三重关怀的凸显,是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求真和人文的求善的具体体现。因而,对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人水和谐体系,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人水和谐的体系框架,探讨人水和谐的保障措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洁 《中国科技信息》2012,(21):192-193
和谐中职校园首先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其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重要的工作目标。本文拟对中职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当前中职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并相应的从创建和谐校园的角度,提出调适与改善中职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核心价值观中就明确了"和谐"的重要性。在两个"环境建设"中,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关系到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和谐"凸显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前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是社会的文明,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步深化。党和国家、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创建,举国认同,人之所向。  相似文献   

12.
许亚丽 《科教文汇》2011,(21):146-147
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青少年使用兴奋剂问题已影响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且破坏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青少年使用兴奋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所要构建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契合的和谐大学校园,就是指构成校园的各个子系统及多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及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其具体应体现在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上,主要应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健康和谐上.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憩的空间,是学生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重要场所,宿舍生活也是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宿舍人际关系的困扰,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事件的屡次发生,使得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峰 《大众科技》2010,(11):184-185
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唱响的一个主旋律。在和谐的环境里,人人谦逊礼让、和睦相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服务自己,服务他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微观组成部分之一的高职班级,构建其和谐已成为势在必行之事。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出发,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原则,通过探讨构建高职院校班集体和谐的策略,从而实现高职班级中人与环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源,和谐高校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提出了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图书馆战略建设,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全面系统地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达到图书馆人际关系和谐,实现全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在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切实维护好农民的经济利益,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是维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顺利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反思过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利益需求而不顾自然客观规律的行为,自觉调整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鲁青 《科学中国人》2007,(12):120-121
企业在处理内部关系、内外关系时要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如何实现企业和谐?和谐企业的本质是管理规范、凡事有矩可循。企业作为产生利益、分配利益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矛盾多发地。  相似文献   

20.
陈玮婷 《内江科技》2010,31(11):6-7
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学府和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它以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生力军。本文从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三方面,以作者就职的学院实际举措为例,探讨建设和谐高职校园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