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三,毋庸置疑是同学们人生中一段特殊时期;高考,也是大家需要经历的一个特殊人生事件.进入高三的同学们,也许既兴奋又紧张,既期待又害怕.面对充满了未知和忐忑的"高三生活",不少同学可能还处于恍惚迷茫中,学习或心理状态都还在"离线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有些分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总是间接地相互联系着,乍一看,找不到突破口.如果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就能搭起一座由已知条件通向未知条件的"小桥",使所求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从塞林格的创作,尤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可以看到塞林格人生梦想中所孕育的"生命超越"情结.霍尔顿的流浪及其寄于"孩子"身上的那份承担与保护,倾注了作家以内心的片刻安宁和生命的瞬间升华来求得一生生命超越的精神参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有着微妙的关系.塞林格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不仅深化了他的创作,也成就了他的神秘人生.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她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同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5.
三毛流浪生涯的背后,是一个个悲苦又惨烈的寻求生命意义的故事,她一直在努力地排谴心灵深处的空虚寂寞,但最终还是无法走出她酷爱的《红楼梦》启示于她的生命观。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的深处,是一段寻找人生奥秘、追求生命超越的心路历程,形式上的流浪和实质上的寻求有机地统一于三毛之一身,构成了她作品的灵魂,展示了她自始至终不懈寻求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6.
拖着有些散漫的脚步,走在高中最后一片残云中,流浪在文字的边缘,为了那个梦想。虽然它还未知,但我们流浪的脚步总会有到达的一天。因为,我的流浪不再孤独。和为为相识的那个下午,天空很  相似文献   

7.
如果意见到一位流浪的中医,他的名字叫刘恒德。请告诉他,儿子亲手做了“熘肉段”,等他回来吃,好吗? 父亲去流浪了。远离了他为之挥洒二十三年青春的第二故乡。远离了他抚养、宠爱的一双儿女,在四十八岁生日那天,流浪去了。听同学讲,那天上午父亲到学校找过我两次,手中拎个装洗漱用具的手袋和放着听诊器、血压计的兜子,像每次出诊前来看我一样。可恨,我竟没去上学,便遗憾地错过了。父亲失望地去了车站,踏上那列南行的客  相似文献   

8.
流浪对于屈原来说,既是人生中无奈的选择,又是一种心灵的需要。通过解读屈原作品发现其作品流露出试图以流浪摆脱痛苦、获得人生解脱的倾向。因此,屈原具有一种流浪情结。其实,流浪的实际作用之一就是获得视觉的充实。对于人来说,感官的满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视觉在人的感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和妻子离婚后,没钱、没耐性、靠不住的他很久没见过女儿了。暑假开始的第一天,他"绑架"了自己的女儿,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一段没有物质,只有一个没什么能力的父亲用温柔的爱带领女儿"探险"的旅程开始了"——我跟着爸爸下车,车站在夕阳下染成了橙色。环绕  相似文献   

10.
正"和妻子离婚后,没钱、没耐性、靠不住的他很久没见过女儿了。暑假开始的第一天,他"绑架"了自己的女儿,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一段没有物质,只有一个没什么能力的父亲用温柔的爱带领女儿"探险"的旅程开始了"——我跟着爸爸下车,车站在夕阳下染成了橙色。环绕  相似文献   

11.
例题如图1公路同侧有两个村庄A、B, 要在公路上建造车站尸,使尸到A、B的距离之 和最短,问车站P应建在何处? 分析:间建在何处 线路最短,即在公路上 求一点,使到A、B的距 离之和最短.由于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但直接 夕 李 连结显然不妥,这是由于A、B在公路的同侧, 因此我们设想:将A、B两点转换成在公路的两 侧,这显然能找到尸点,所以只须利用对称,取 点A的对称点A‘,连结A‘B与公路交于点P,尸 即为车站的位置. 解此题的原理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个原理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在几何中的应用 1.含有一个动.点,求线…  相似文献   

12.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在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里,她为了追寻梦中的橄榄树而流浪,流浪是为了追寻.她的生命形式是自由的,她的人生踪迹是脱俗的,她的生命存在是本真的.她的散文为她的人生的"诗意的栖居"作了最美的注解.  相似文献   

13.
一、引例图1是一所工厂厂区的示意图.一条公路通过这个厂区,七个分厂A1、A2、…、A7分布在公路两侧,由一些小路与公路相连.现在要在公路上设置一个长途汽车站,使车站到各个分厂(沿公路和小路)的距离和最小,该车站应该设在何处?又若在点P处新开设了一个分厂,那么现在该车站应该设在何处?(2004年宁波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二、化归本题乍看无从下手,因此首先考虑把问题转化为比较熟悉的问题.我们知道,|a-b|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2,当a≤x≤b时,y=|x-a| |x-b|的值最小;当x=b时,y=|x-a| |x-b| |x-c|的值最小;一般地,设a…  相似文献   

14.
美丽人生     
人生是路,有坎坷也有美丽的风景;人生是旅途,有收获也有付出……人生是美丽的,各种人生都有其独特之处。流浪的人生也美丽。在流浪中你将学会坚强,学会自己承担苦  相似文献   

15.
青春就像未酿成的苹果酒,青涩中有一种甘美浓郁的味道。——题记 九月,我开始了初三的生活,这是一段既艰辛又快乐的时光。酸甜苦辣的初三,是人生中一抹厚重的油墨色彩。在这里,我们告别童年,走进青春,走进一段未知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学习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7.
从五四时期开始,我国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一批精神流浪者形象,然而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流浪女性形象一直没有成为文学叙事的主流形象。她们的流浪比起男性的流浪来,更富有人生痛苦的深沉内涵,可以看作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潜在主题。本文梳理归纳现代小说中流浪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并阐释女性流浪主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上升到对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更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三毛是位奇女子,她天生就是个思想者,尚是童年,便开始将自己高悬在这个尘世的上空,冷眼相看生命之轻,看芸芸众生如何舍家弃子而追名逐利,迷失与苦痛仿佛便是童年三毛的全部.流浪、寻找是三毛生命的全部.“故乡”在召唤着她,在流浪中度过了她48年的光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三毛之死,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她要“流浪远方”,寻找属于她的精神家园——远方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赵砚杰 《华章》2008,(20):170-170
公路电影是电影艺术中发展较早的一种类型片,主要是以路途为载体反映人生.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中国公路电影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大陆公路电影、台湾公路电影、香港公路电影,三者共同构建起多样化的中国公路电影.  相似文献   

20.
赵砚杰 《华章》2008,(19):170-170
公路电影是电影艺术中发展较早的一种类型片,主要是以路途为载体反映人生.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中国公路电影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大陆公路电影、台湾公路电影、香港公路电影,三者共同构建起多样化的中国公路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