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去年,乌鲁木齐晚报在党的正确宣传方针的指引下,全社上下同心协力,开拓奋进,报纸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说,1995年是晚报创刊以来最好的年景。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记协组织的全疆首届报纸评选中,晚报汉文版被评为优秀报纸,进入“双十佳”,维文版也获得了表扬奖。在全国晚报协会组织的现场新闻大赛活动中,我们报纸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一篇稿件获得一等奖,还有四篇稿件和版面也分获各项奖励;由于我们组织认真,成绩较为突出,还被大赛组委会评为组织奖(集体奖)。还有60多人次在全国各类好新闻评选中分获不同的奖项。由于报纸质量有所提高,晚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作为党的“喉舌”、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接合部”,在企业中担负着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晚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无法与之比肩,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衢州晚报》是由衢州日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类报纸,创刊于1998年10月6日。13年来,衢州晚报在办报质量、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在全省报纸质量评估中,衢州晚报以294分跻身全省优秀报纸行列,列全省地市晚报第一。《城乡对话》栏目荣获浙江省优秀栏目;2005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媒介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技飞速的发展,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在报道中出新?如何发挥晚报优势?是全国晚报同仁关注的事。 晚报,作为报业中快速崛起的大家族和后起之秀,目前普遍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晚报与日报相比,尽管出版时间十分紧张,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仅有5个小时时间,而日报却可以从容地有20来个小时准备稿件。但是晚报又有一个天然优势,凡是当天上午发生的新闻,读者基本上下午就可以在晚  相似文献   

5.
刘志辉 《记者摇篮》2008,(12):56-57
晚报时事新闻的稿源绝大部分来自新华社、某些时事新闻的专业网站,以及其他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虽然这些稿件均已是成型的作品,但作为一名晚报的时事编辑,应当结合晚报的特点,将这些“成品”视为“材料”,根据版面、版性的需要,巧妙而适当地进行加工,这样不仅富有创意、吸引读者眼球,而且也会在媒体的竞争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多数晚报改为早上出版,也有部分仍坚持下午出版.而下午出版的报纸其新闻要比早报慢半拍,报纸在读者手上的停留时间短,进而也影响广告效果.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尽早出报,通行的做法是尽量将截稿时间提前.但这样一来,留给记者采写稿件、编辑处理稿件的时间大大减少.特别是晚报财经新闻,需要记者直接采访,在晚报所有新闻板块中受影响最大,操作难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报业竞争的中心城市,新闻热线发展很快.与之相比,地市晚报新闻热线的规模、质量、功能都有待提高.面对来自中心城市报纸的潜在竞争,地市晚报应充分发挥新闻热线的作用,并在发展中兴利除弊,以此作为提升新闻竞争力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陈浩 《新闻知识》2002,(12):21-24
《西安晚报》创刊于1961年,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晚报之一,多年来,以其浓郁的古都特色和雄浑的西部风格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安晚报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经营收入稳步上升。但是,近几年来,在西安报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西安晚报》由于管理体制、报纸内容版面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晚报的品牌优势受到了严重冲击,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一度下滑,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的关怀下,西安晚报重整旗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前提下,按照“办一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的总体思想,在坚持晚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后起之秀的综合性晚报正迅速成长为新闻界的一支生力军.晚报因截稿晚(当天中午前),比日报(多为凌晨)消息在时效性上占很大便宜,特别是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显优势.与此同时,这也给晚报国际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紧张的时间内、有限的版面上唱出“好戏”、“大戏”?一般来说,地方报纸(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的电讯稿件主要是来自新华社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讯稿件往往都经过了记者、编辑和有关领导的精心筛选、认真加工和层层把关,可以说,每篇稿件都有其重要性和可读性.但由于版面的限制,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稿件都刊发出来,这就需要各报编辑对稿件进行权衡取舍.虽然对同一稿件,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看法,权衡起来有轻有重,但大致上还是有个相对的标准.作为晚报,取舍编辑国际新闻稿件起码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如何突出特点。我的粗浅体会是,在新闻稿件的编辑中要尽力做到突出冷热、重视软硬、兼顾长短。 突出冷热:每一个时期都有新闻热点,也会出现突发事件,爆出新闻冷门。对于新闻热点和新闻冷门要优先考虑,要下力量组织或编写质量高的稿件。在报道中,首先要注重思想性,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晚报版面比日报版面小,读者对象以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广大群众为主,阅读时间在茶余饭后,所以在突出这方面的报道时,不能像日报那样长篇地评述,只能从画龙点睛的议论中,体现出我们党和政府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放眼全国晚报界,像《长沙晚报》这样担负着党委机关报职能的晚报并不多。机关报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重重困难。长沙晚报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挑战中强筋健骨。报纸质量稳步提高,最近3年连续获得5个中国新闻奖,其中一个三等奖,三个二等奖,特别是在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长沙晚报》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荣获一等奖,这是2006年湖南省新闻媒体惟一一个一等奖。在经营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长沙晚报2006年广告收入增长10%以上。我们的体会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晚报的发展必须开拓创新,拓展优势。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拓展优势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在审读2006年第四季度维吾尔文版《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法制报》、《亚洲中心时报》、《伊犁晚报》当中,感觉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以上4种报纸都非常吸引人,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好像坐家里就看到了全世界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我感觉这4种报纸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上了新台阶。一是内容有了很大拓宽,用的稿件具有指导性、新闻性、真实性、时代性,可读性。这主要体现在栏目设置的丰富多样,内容更加贴  相似文献   

13.
地市晚报由于受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跟大城市晚报、都市报比,新闻报料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满足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宿迁晚报在新闻实践中,通过全员策划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地市晚报开辟新的新闻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晚报的国际新闻版考验的是编辑的功夫,对于面貌千篇一律的通讯社稿件,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几乎全靠编辑的巧手和努力了。拿最近载誉而归的《西安晚报》来说,塑造其主流媒体形象,用公信力打造“西安新闻第一选择”,提高其国际新闻编排水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西安晚报》  相似文献   

15.
针对研究生稿件及其作者群体特点,编制了作者自查表,在稿件初审、退修等阶段予以应用,提示和引导作者对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检查和修改,以提高稿件质量,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实践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稿件的规范性和质量,提高初审通过率,降低编辑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党报所具有的优势,即它的权威性、严肃性,是都市报、晚报、行业报等无法比拟的。党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包括有形的稿件,还包括稿件在版面中的位置,即版面的编排,这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党报的权威性、严肃性也体现在版面的安排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晚报现象”,晚报由1992年的66家猛增到现在的136家。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一些晚报理论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结构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新形势下晚报的内容结构,找准晚报新闻报道和专刊专栏安排的方位,对于提高晚报的质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于晚报的内容结构,我国晚  相似文献   

18.
年前,中国晚报协会委托北京东泽资讯系统有限公司建立的中国晚报稿件交流网,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全国各  相似文献   

19.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动活泼,对读者而言,有较强的接近性和可读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要善于研究晚报的特点.晚报具有“新、活、快、近“的特点,新闻从业人员需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常规的工作性稿子中走出来,增强稿件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锦州日报从今年元旦起,由周六刊改出周七刊(每星期六为周末版,每星期日出晚报性质的《星期天》专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严重的障碍是稿件不足,质量较差,存在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这使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