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学习字词。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阅读童话,在童话语境中认识字词,在故事情境中写生字。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创设童话情境。  相似文献   

2.
童话学习中,通过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学生对于童话内容、思想的把握,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应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明确童话阅读任务,指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评价童话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文章体裁。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童话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迁移运用和综合实践等,使学生走进童话的情境中,能分辨美丑善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童话思维启动童话教学,教师需要有童心、童趣,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以激活学生的童话学习思维。多媒体展示、课堂演绎、童话创编等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童话思维有更多的契合度,其操作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思想,启动效果自然会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想象丰富,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恰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教学,让学生知童话、读童话,从小养成爱读童话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童话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学样式。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确定好童话教学的着力点;同时,要从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建构童话阅读经验、鼓励童话创新表达等方面进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董敏 《考试周刊》2014,(51):40-40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要突出其文体特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创设童话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道德训诫,可以更加突出童话的审美功能。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通过故事表演和续编童话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培养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杨悦 《福建教育》2023,(27):61-62
童话歌曲以歌唱为主,辅以欣赏、情景剧表演等,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童话歌曲教学应按歌曲特点灵活运用方法,创设童话情境,演绎好童话故事,进而润泽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童话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要利用童话的这个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行为,推测情节发展,结合环境想象即时情境,这能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童话是美的载体,又兼具学生喜欢的独特优势,因而童话教学成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蜘蛛开店》这篇童话为例,在童话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通过营造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美的情境;通过开发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之美,领略童话的结构之美,领悟童话的哲理之美。  相似文献   

11.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12.
陈静 《江西教育》2022,(40):45-47
感受童话的文体特质,既需要从文本内容理解的角度去落实,也需要借助全新情境的创设,在实实在在的表达过程中落实。只有真正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的有效融通,学生才能感受到童话的丰富性。本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情节轨迹,解构童话的丰富意蕴;借助语言转码,再现童话的丰富细节;强化人物对话,把握童话的独特内涵;迁移全新情境,凸显童话的丰富表达。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体,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述,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带领学生品味鉴赏、强化教学内在连接、引导学生创作童话、开展童话游戏活动六个方面来开展童话教学,引领学生感知童话人物形象、提炼童话价值取向、体悟童话文学意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童话的色彩是斑斓的,童话的声音是清脆的,童话的味道香醇的,童话的世界是美丽的。童话独有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孩子,数学教学中引入童话故事,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不但能大大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启迪数学智慧。  相似文献   

15.
数学童话,就是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有机嵌入丰富、灵性、唯美的童话故事中,将童话之"趣"与数学之"理"完美融合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旨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小学生受丰富有趣的童话故事陶冶,会对数学学习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几年前的一次偶然,我发表了一篇《大比拼》数学童话,学生读作品时从心底自发崇拜,读故事时专注的表情,读后作业反馈的高效,让我感到震撼!并引发了我的思考:数学童话对小学生竟有如此独特的魅力!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坚持自己编写数学童话,关注教材中童话情境的创设与开发,鼓励学生尝试创编数学童话。数学童话,成了跃动在孩子学习中的快乐音符。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学童话类文本,教师要基于童话的特点,从情节、人物和情境三方面入手,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趣味性、言语特点和真实性,让学生走进童话故事,体会文本角色特点,领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和故事,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刚开始轰轰烈烈的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到现在许多教师基本都不设置情境,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平平淡淡地教学。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其实这是不对的。童话和故事依然是学生的最爱,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光靠语言诱导是不够的,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笔者就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开展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犤设计意图犦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低年级孩子喜欢童话,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利用童话形式,巧设情境,引导创编,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想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目前的童话教学,教师不能从学生的心理诉求展开教学设计,而是强调所谓的知识学习、思想渗透,导致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热情严重受到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观照儿童心理诉求,注重学生的个性认知建构,创设多元的演绎情境,以提高童话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喜欢阅读童话,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探究,且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究其原因,是童话教学过于功利性、成人化导致。为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人物形象。这样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童话阅读的乐趣,充分发挥童话文本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