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过去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他们的写作潜能。试着让学生以一种洒脱的“游戏心态”,以一颗“玩心”来对待作文。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论语·述而》里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里讲的是书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那么,作…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作者情感的结晶。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触觉、深邃的洞察能使学生的作文翻新,但要想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笔下活起来,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的作文呆板,思维僵化,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思想、修养有关,但学生写作时的拘谨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用"格言思维"进行作文,学生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就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要锤炼善引的教学艺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启迪学生循标探路,独立作文,联系生活写作文,激发他们在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以为,要使作文教学"活起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反映生活,为写作开拓源泉;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为写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语文表达诸多能力中重要的一种能力,而作文课堂的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极为重要的阵地。如果作文课堂能活起来,那么,可以证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应该是活跃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应该是有效的、成功的。究竟如何使得作文课堂活起来?就本人经验不妨浅谈一下。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使学生从“怕”作文或“讨厌”作文变为乐意作文,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只要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自己的思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高娟 《教师》2019,(15):40-41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彰显个性。然而现在不少中学生的写作却呈现消沉化和思维的僵化,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意识,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从创作氛围的营造到作文的审题立意再到写作的形式乃至后续的点评,教师都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只有努力将学生的个性化意识激发出来,写作教学才能有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作文才会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如何创新呢?一写作氛围要宽松作文教学要想创新,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开放、生动活泼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创造,使其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一篇供材料作文时,在列出了材料(邻县一年轻老师,因其酷似苏  相似文献   

9.
王怀彬 《成才之路》2011,(25):33-33
当前,不少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学的时候,教学才会产生效益,因而如何调动初中生写作积极性,便成了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几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如何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走出误区,我认为主要是遵循写作规律,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作为提高学生写作的关键。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高低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即使学生作文技巧高,但语言功夫不过关,也不会写出好文章;语言表达能力不错,可是一个不善于思考、分析问题,思维有局限的学生,同样写不出优秀的篇章。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加强训练,作文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苦于写不出东西来,有的学生虽然写出来了,但词不达意,句子毛病不少,或者文理不通。老师“炒更”熬夜地批改,认真地眉批,写评语,可是总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上出现了反差现象。这究竟是什么问题呢?可以说这是未能正确认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前有人把语文学习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一篇作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写作欲望是否强烈;写作欲望是否强烈,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命题的成功与否。如果学生看到作文题后,引不起兴趣,觉得无啥可写,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就必然思维阻塞,激发不起写作欲望。教师的作文命题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会使他们的头脑皮层的各种神经细胞都充分活跃起来,才有利于他们形成  相似文献   

12.
王友民 《现代语文》2008,(10):145-145
近几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其写作范围的宽泛、思维空间的广阔、立意角度的自由、作文标题的自拟、文章体裁的开放等特点,迅速广泛的流行于各级各类考试之中,自然也就成了平时写作教学特别是毕业班写作教学的重点。针对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面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较为深厚的思想底蕴,再加上一点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会达到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充满写作欲望,激发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杨宏 《现代语文》2009,(9):116-117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文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写作思维僵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写作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模式化,缺乏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兴趣。很多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每写作文,总是翻来覆去几个人、几件事,常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罗曼·罗兰说:“生命的第一行动是创造行动。”学生作文更是如此,只有充满写作的欲望和兴趣,作文才有创造的生命力。所以,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虽是顽症,但并非不治之症,找到问题的症结,便可分析病理,对“症”下“药”。归结起来,我觉得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的病因在于:1.阅…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建立在知识、经验和想象的基础上的。许多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写作丰富材料。只有通过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练习.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空洞无物,无所适从,写作起来就会文思涌动,滔滔不绝,写出佳作。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习作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知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将生活实践贯穿于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只有小脑袋"转"起来、活起来时,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才具备了创新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评语是教师的指导意见,它是教师对学生写作内容的评价,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写作方面存在问题的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帮助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所以,作文评语对学生写作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中学生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作文评语存在的弊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老师的评语总是不屑于顾,通常看一眼就会放置在一旁,等到作文评讲时,才会拿出来。这样学生根本就不会发现作文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22):21-22
作文在语文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时还是会出现缺乏语言、逻辑混乱等情况。从当前的作文教学看,在小学和初中课程中,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仿写,用写作格式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自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讲授写作方式和框架,但是都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改善以往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