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目标】1.了解曹操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和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2.读懂诗意,体会慷慨悲壮的风格特色;3.掌握诗歌中的文言词语,改写诗歌。【教学内容】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2.讲解诗意,改写诗歌;3.欣赏诗歌意境和艺术特色。【学情分析】1.在上高中以前,学生对曹操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传统戏曲和古代小说特别是《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古典诗词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的。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改写古诗,让自己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培养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在学习古诗时,同学们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许多同学不知道怎样改写,只好简单地将诗的大体意思写下来,这样做远远达不到改写古诗的要求。实际上,改写古诗并不难,只要掌握了适当的方法[金指点拨]和技巧,就很容易写出漂亮生动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3.
【习作内容】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一》的习作看图作文。仔细观察图画,注意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图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她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写一篇作文,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作文题目自定。写之前可以先列个提纲,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的作文要做到符合图画的意思,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如果你有更喜欢的图画,也可以写你从那张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把你喜欢的图画介绍给大家。【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爱写乐写,表达真情实感。”看…  相似文献   

4.
【习作内容】仔细观察图画,注意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图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她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写一篇作文,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作文题目自定。写以前可以先列个提纲,同学之间相互说说,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的作文要做到符合图画的意思,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如果你有更喜欢的图画,也可以写你从那张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把你喜欢的图画介绍给大家。【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爱写乐写,表达真情实感。”看图作文就是借此图画,把平凡的事物、社会生活相关现…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把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选择、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而获得习作成功体验,最后达到自能作文。【教学内容】《我是摇摇》诗歌写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与自己习作相关的信息;2.模仿诗歌《我是苹果》,在电脑上做诗;3.能从内容、形式、韵味等方面评价诗歌,并根据网上学习伙伴的建议修改诗歌;4.体验诗歌创作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通过网络获取习作相关信息;在电脑上尝试并初步学会创作诗歌、评价诗歌。【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在模仿的实践中感悟诗歌创作的一般技巧。…  相似文献   

6.
【习作内容】让学生记第一次的事。如第一次站在领讲台上,第一次当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只要是最难忘的就行,题目还可自拟。要求学生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本次习作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本次设计重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回忆,让他们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话题1.运用多媒体创…  相似文献   

7.
【文题设计】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名著、一段诗文、一句格言或让你感动的一个人物的事迹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注意:1.读懂文本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2.联系个人的思想或社会实际,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本次习作,是学生从练习写话步入命题作文的开始。为了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写作的快乐,本课以新课标指出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一论述为设计理念,将“激发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作为重点,创设了“猜、讲、写、评”等活动,让学生有理、有序、有物地写出真实的“我”,为今后写作营造良好的开端。【教学目标】1.有条理、通顺地向别人介绍自己。2.能真实地写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学过程】一、范文激趣,猜一猜1.听范文,猜猜写的是谁。出示范文:我今年8岁,头上留着齐刷刷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外引向课内,再从课内引向课外,变课堂为交流会,为展示台。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诗歌、写诗歌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训练口语师:孩子们,周老师非常喜欢画画,你们喜欢画画吗?现在周老师想知道大家喜欢画什么?(生:鸟、花、大海、山、石、房子、太阳、人……)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的东西非常多,看来你们都非常热爱生活。周老师能把自己喜欢画的画用“为了”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诗歌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言精炼华美,人们常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形容语言给人带来的美感。因此,本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就是:仿照所给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教学中所选的例诗除语言优美之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模仿。【导写过程】一、多媒体镜头1从模仿到创新———如何仿照例诗创作诗歌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如何根据所给的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意味的机会,我们可以来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师的仿写能力强呢,还是同学们的仿写能力强。当今的社会,处处充满…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让学生完成对诗歌《秋天》的激情朗读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注意不同部分的情感基调,留意表现不同情感的词语,特别安排了一个环节——请学生依据每节内容自然组成的三幅"画"的情感性质分别设计相对应的一种颜色来作"背景色调"。  相似文献   

12.
【习作内容】选取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剪贴在框内。如果图片没有名字,可以给起一个名字。图片可以从自己家里的报纸杂志上剪下来,也可以是自己或家人照的相片,还可以是自己画的。先说说图片上的内容是什么,围绕这幅图片发生过哪些事情,再把你说的写下来。【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此次习作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可写的内容相当丰富。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呢?要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精心创设任务情境,为学生习…  相似文献   

13.
【思路综述】 《短诗六首》是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人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些短诗以精练隽永取胜,往往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情感,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教授这些短诗,要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训练语感;还要驱遣我们的想像和联想,深入诗歌的意境,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 本设计意在通过创造性阅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学会一种创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简说】 一、导入 由席慕蓉的抒情小诗或汪国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目标】1.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表达兴趣。2.感悟描述之法:依据所描绘的动物的习性特点,从动物的外形、神态、动作等方面选取典型的材料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自主习作的主体地位,凸现"童真童趣,快乐作文",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夜晚星空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材来源】苏教版第十册习作7【教学目标】让学生由"星、月"这有趣的自然现象,写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习作。【教学重点】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  相似文献   

16.
朱俊銮 《小学生》2012,(9):30-30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概念的深刻内涵,用学习、生活经验来解读展现概念内涵,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目标】1.把数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知道平行关系。2.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创造出一组平行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让学生去找一找图中和身边的互相平行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收集有关吃穿住行的广告词,在自己所收集的广告词中选出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四条,并写出理由。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与要求】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从中感受读后感的写法。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解题指导】读后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小学生写读后感程序比较简单,重点就是把自己读后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小学生写读后感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一种水果”。【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水果的形、色、味进行描写。2.通过观察、触摸、品尝水果,感悟作文就在生活中,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苹果、橘子、梨、葡萄、香蕉等水果,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课外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2.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体验探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请你把喜欢吃的水果拿出来,让同学和老师看一看。(学生拿出自己的水果放在桌面上)师:大家拿来的水果,老师也喜欢,看到这…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学生已进行过新诗学习,基本了解了新诗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本设计主要想通过学习新诗写作陶冶学生情操;重点抓住新诗的四个基本要素(情绪、想像、思想与形式),把对诗歌的欣赏与感悟,渗透于教学的步骤当中,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的同时,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写诗的兴趣;教学中主要通过当堂模仿训练,感悟写作,共同欣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导写过程】一、导入激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我们已学习过十多首新诗,诗人们通过歌唱抒发出心中的真挚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