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的精髓。重视文本,重视诵读,重视语言,重视语境,重视习惯,重视积累,正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过把外界事物、情境引起的自身的内心感受,来联系曾有的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味,称之为“体验”。“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获得真知,发展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过把外界事物、情境引起的自身的内心感受,来联系曾有的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味,称之为“体验”。“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获得真知,发展能力呢?一、课内是体验的基点1、创设情境,激活体验。①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发展离不开认识的自主活动。《可爱的草塘》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出了草塘景色之美丽,资源之丰富,风光之奇特。新课开始,我以形象的语言描述,启发学…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家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的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学生只有对化学强烈需要时,才能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本文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立足学生的生活兴趣,巧妙地利用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了有益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家S.L鲁宾斯坦强调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的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只有在学生对学习活动强烈需要时,才能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来源之一是兴趣和爱好,而产生兴趣和爱好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上,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则是派生的任务。语文老师们应该凭借自己一定的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感悟”的“感”就是“感受”,“悟”就是“领会”“醒悟”。而阅读正是唤醒学生美好情感的良方,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阅读中的“感悟”就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觉,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郭少凤 《新疆教育》2012,(19):78-78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其中“感悟”一词在课标中多次出现,频率很高,说明“感晤”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我们知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可以说,感晤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理解及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方式方法多方面的,下面重点谈三点: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具有体验感悟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新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的活动并有效地实施体验、感悟学习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语文课文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于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诚然,“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感悟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每教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的内涵,与作者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积累能使学生掌握许多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感悟能使学生体味和理解语言的精妙,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逐步形成语感。在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结合读写训练,最后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一、积累与运用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正。语文课是言语课,言意之间的转换是一切言语活动的本质。因为必要的知识积累是凸现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发展思维。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意蕴深刻含蓄,许多语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本文试从听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推敲品析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表达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等几个方面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感悟,即因感动而醒悟,有所感触而领悟。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会意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同时教师适当的有效的指导可以催化并推动学生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其形感悟具有情境性。这种"悟"是由于有了具体的某事物的触动而成的,由此,"感悟"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下油然而生的,感悟是一种特定情境的悟,  相似文献   

13.
田晓琳 《文教资料》2005,(25):173-174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丏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所谓语感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感的培养呢?一、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培养语感在教学中,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感悟文中词语的含义,形成初步的语感。词的意思往往有词典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区别,词典意义是指该词的一般意…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教学,方法途径固然可以多种,笔者认为有一种方法是切实可行而又十分有效的,那就是“比照探幽——品味感悟”。“比照探幽——品味感悟”是师生双边的积极的心智活动,它是语文老师在十分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认准语言开掘点,从而精心设计出比较思路,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直至能凭借掌握的语言工具,在各学科领域,各方面活动中去获取或传递以语言为载体的信息。这里的“比较思路”,是教师遵循教材的语言特点和一定的思维规律“设计”出来的,没有什么可以搬用抄袭,它运用的主要是逆向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发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讲解,很少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都有许多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结合点,教师该如何针对课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寓意深刻、含蓄的内容,作者并没有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用其它的形式去代替,形成“空白”。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味:一、语言之“空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  相似文献   

17.
感悟包括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是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使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角度和生活经验,获得“自然得之于己”(朱熹语)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体验,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语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是语言的优势。阅读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而语言是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二是思维的优势。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又是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的,体现了语言与思维的统一。“阅读是读者从作者的精神产品中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心智过程,在阅读活动中,大脑要借…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走进文本、倾听文本,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激活学生的语义联想和感悟体验,将作品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的养料。文本所在的语境都是由许多复杂的关系组成的,在对这些关系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就能激活文本的无限“张力”。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张力”。在发现和消除的过程中构建阅读教学新的本质意义,这是提高生本阅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