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文章分析”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4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该体现在“说”和“写”上,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就是指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2.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3.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训练方式,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读”能起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的作用,更有助于思想、知识、技巧和语言的积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静 《河南教育》2004,(2):40-40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端,听说的训练被忽视,导致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严重欠缺。因此,我们必须开辟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孙建敏 《天中学刊》1998,13(1):117-118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去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我们知道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口头交际能力指的是听和说的能力,而书面交际能力指的是读和写的能力,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因此,从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教师就应当注意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何在有限…  相似文献   

6.
张雪芳 《考试周刊》2014,(91):47-47
故事化教学,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故事,以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讲故事,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演的能力;最后,写故事,提高学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读”应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读”,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说话训练做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训练,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其中"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把学生积累的内在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应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训练包括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解是为了积累,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训练是融听、说、读、写之中的,听、说、读中的语言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说写的能力。其落脚点都在一个“写”字上,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好了“,听、读、写”就好办了。叶老精辟地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说”是输出信息,口头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来,口语训练是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意见,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相应提高书面表达(即作文)能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上出现这种现象:少数尖子学生撑场面,他们善于思考,积极发言,成为课堂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专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较为盛行的是“听说领先”。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也只是说的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倾听能力的培养。但学生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的四项能力。只有使这四项能力得到同步同质的训练,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较为盛行的是“听说领先”。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也只是说的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倾听能力的培养。但学生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的四项能力。只有使这四项能力得到同步同质的训练,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四个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建设者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准确地、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从这一点出发,迅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人和人的交际中,总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听”、“说”是口头语言,“读”、“写”是书面语言,这四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各有特点,不能互相代替,在语言训练中都应该重视。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得学好,这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具有全面的语文能力,还能相互促进,加速训练的过程。但是,人们一般重视“读”和“写”,而忽视“听”和“说”两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虽能下笔成文,却很难做到出口成章。因此,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像重视“读”和“写”那样来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之做到全面发展。所谓“说”,简单地讲即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甚至一个人素…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如何传播信息”的“语言智慧”,这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语言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落实大纲提出的这一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即听和说,书面语言即读和写。这两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都应予以重视,不可偏废。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致使语与文的训练脱节。有些人甚至以为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必要进行专门训练。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有害的。在现代汜的社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传声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往来频繁,比起书面语言来,口头语言具有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当今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文章不见得天天读和写,但听话和说话每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在听、读训练中理解语言,在说、写训练中表达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对“说”的训练却有些忽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因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交际能力,就应让学生从小就能说会道.在这方面,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是7到9岁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情感丰富,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这个年龄段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语言的听和说,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而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前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