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枫桥无故事     
今夜的枫桥无影,月没云中,看不到月影与桥影的交映。   今夜的枫桥无声,月亮扯上了黑幕,带来了枫桥的沉默。   今夜的霜天给了枫桥今夜的冷峻,枫桥今夜的冷峻挂满了枫桥昨日斑驳的桥身。   霜夜下的枫桥,枫桥旁的江水,江水上的渔船,渔船中的诗人,伴着渔火、烧酒,默默……   诗人举杯步出船舱,眼前是 ?火摇曳的对枫桥的呼唤,耳边是江水对枫桥的拍打。“呀”的一声乌啼,打破了枫桥的沉默,诗人回首,只有鸦声远去。   诗人举杯欲饮杯中酒,“当……”一阵钟声打破了江水的涟漪。   诗人仰首,无语问苍天。他知道这飘…  相似文献   

2.
据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记载,传说唐代苦吟诗人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诗后注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足见他在作诗铸字炼句上的工夫。其实,自古以来诗人写诗都十分讲究用字,追求一字之工常常是诗人梦寐以求的事。一、一字之工源于生活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七言绝句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这是他做两浙观察使时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留宿僧房,夜晚赏月而在庙墙上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半江水”原为“一江水”,怎么改了呢?原来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  相似文献   

3.
大诗人李白写过一篇乐府诗《江夏行》,其中有这么几句:“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这是一个少妇怀念她外出经商的丈夫,想起去年别时相送的情景,是写得相当传神的。人已经走了,送别的人还舍不得离开,站在那里望着风帆慢慢地远去,她的心也跟着江水一道向前流去。同一时期,诗人写过一首有名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是这样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内容,如果我们用“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来作为它的注脚,除了“去年”一词不切外,是最适合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相似文献   

5.
朱湘诗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诗歌论王伟1933年12月5日,诗人朱湘在马鞍山采石矶投江身亡。滔滔的江水虽然吞设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但是却无法泯灭他那用心血灌溉出来的诗篇,正如他的挚友罗念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不死也死了,是诗人的体魄;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①一生把写诗作为...  相似文献   

6.
三点导读     
《夏天》是一首书写乡愁的诗,但却以“夏天”为题。诗人的故乡应是四季分明的地方,诗人却客居长年都是夏天的他乡,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就向往有着“初绿江水中的橹声/以及乍暖还寒时节/兰草上结着的/清瘦的相思”的风和日丽的故乡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一字不苟     
据清代褚人荻的《坚瓠七集·卷四》记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路过杭州清风岭寺院,诗兴大发,便在寺院墙上题诗一首“: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高适离开后,觉得“一江水”用得不太恰当。既然有前峰遮月,江水一半明亮,一半幽暗,于是决定改为“半江水”。他到台州办完事后,再回到清风岭寺院,马上向僧人借笔改诗。僧人告诉他“:你离去后,有一人路过这里,看到你题的诗,认为是一首极好的诗作,但‘一’字不如‘半’字,修改后就离去了。”僧人告知这人“就是义乌人骆宾王”。高适听后感到十分惊讶。由“一…  相似文献   

8.
乐之品位     
乐之境 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情,也有“二分《梁甫》一分《骚》”的激愤.却偏偏选择了南山下、东篱边作为永远的归宿、永远的乐土。  相似文献   

9.
王东问:《与朱元思书》是怎样描写奇山异水的? 《与朱元思书》的二、三两节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那么,作者是怎样描绘奇山异水的呢? 在第2节,作者抓住了“异水”“清”、“急”的特点来描写。作者先写水之清澈的静态:“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你看看,水是那么晶莹透彻,可以一眼望到底。连那倏忽来往的游鱼、累累细石,都看得清清楚楚。这里,作者用“缥碧”写江水之色。用“千丈”写江水之深,用“见底”写江水之清。用游鱼可数,衬江水之明净;用细石可见,衬江水之清澈。所以,前两句写出了富春江江  相似文献   

10.
峨嵋山月歌!李白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从一个“影”字联系诗行贯通诗意来想像诗人的形象,揣摩诗人的情感。“影”关联的是“月”,诗人应该是站在船上面朝半轮秋月,流淌的江水中拖着他长长的身影;联系第四句“思君”来看,诗人是在对月怀人。“影”随江水流,思念也如江水绵绵不绝汩汩滔滔,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情之真,思之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虽然含有古代重要文化常识(折柳送别的习俗,“柳”谐“留”),但“折柳”既然是“关键”,就必然与上下诗句有密切联系。纵向联系,贯通诗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写低沉的笛声,随春风散满洛城,“暗”字暗示着夜深人静笛声低沉;“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所吹乐曲为《折柳曲》,“何人不起故园情”说明《折柳曲》引发的情思是思乡之情。我们能不能利用知识积累来横向联系,触类旁通,理解诗意呢?回顾含有“杨柳”一词的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岸,晚风残月”……...  相似文献   

11.
夕阳     
《夕阳》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善于捕捉与眼前景色相似的形象点。“害羞的小姑娘”、“哪吒的乾坤圈”、“红绸子”、“大火球”、“锦衣”。这些“形象点”选择得很好,使夕阳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象。太阳已经偏西了,它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的红脸蛋,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在太阳的周围只有一道光圈,放出夺目的光芒,就像哪吒的乾坤圈那样灿烂。江水是那样的安静,夕阳把江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江水荡起了层层涟漪,犹如一根根红绸子似的轻轻地流动着。一些飘浮在江面上的树叶随着江水悠悠地向东流去。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2.
我爱查词典     
《小学生时空》2010,(11):55-55,20
一、唐代诗人李白的《峨嵋山月歌》“影人平羌江水流”的上一句。二、儿童玩具,装有叶轮,能迎风转动。三、电影、电视中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四、鱼,体长侧扁,形状像带子,银白色,全身光滑无鳞。有的地区叫刀鱼。  相似文献   

13.
《夏天》是一首书写乡愁的诗,但却以“夏天”为题。诗人的故乡应是四季分明的地方,诗人却客居长年都是夏天的他乡,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就向往有着“初绿江水中的橹声/以及乍暖还寒时节/兰草上结着的/清瘦的相思”的风和日丽的故乡的春天。炎夏如一头饥肠辘辘的怪兽,吃尽了寄托诗人乡思的草坡上的美点赏析春花和四月的烟雨,诗人只能从眼前的榴树上找到一点家乡的影子。可是,眼前的榴树毕竟不是家乡的那棵,夏天“把它满肚子的炎热/吐在结满太阳的榴树上”,其果实仍然是炎炎的夏天的杰作。而“我”的心也同样满是热度:“榴树上也结着我的心/我的…  相似文献   

14.
百草园     
为什么闲聊叫“谈山海经”民间将闲聊称之谓“谈山海经”。《山海经》是一本古代地理著作。分“山经”与“海经”两大部分,共3万多字,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即出于此书。再如“海外西经”中说:“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  相似文献   

15.
人的长相也真够深刻的,两个黑亮亮的眼睛清一色长在正前方!不长在头顶,是要提醒你别昂首云天,趾高气扬!一律朝前,是要鼓励你勇往直前,永不后退!于是想起了雨果《笑面人》中的一句名言:“如果上帝要人后退的话,他就会使人的脑袋后面长着眼睛。因此,我们必须朝着黎明,朝着青春和力量的方向。”这话很对,人活着,理应勇往直前。于是想起了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刑天。刑天是个勇敢的神,为争取自由曾与天帝撕杀,结果被天帝砍掉了头颅。但他并不后退,而是以两个乳头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挥舞着斧头继续苦斗。其情其景正如陶潜诗歌所描绘的:“刑天舞干戚…  相似文献   

16.
一、浏览整个句子 ,找与之有关联的选项 ,直接判断。比如北京、安徽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试题中第3小题的第一句话是 :“2500年前的孔子 ,曾对着的江水感叹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 ,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是“流逝的江水”呢 ,还是“流泻的江水”呢?我们知道 ,“流泻”指(液体、光线)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除非在长江的上游 ,落差很大 ,才可以说“流泻” ;“流逝”指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强调的是“逝去”。这样一分析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这道题里 ,因为句子中有孔子说…  相似文献   

17.
读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在上千首诗歌中,吟咏明月的诗竟有三百二十多首。这些涛中的“月”各具情态,令人遐想不已。这里只能选取部分诗中的吟月句,作初步赏析。诗人就要离蜀远游了,难免产生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最后当然是摄下了此时此刻之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嵋山水歌》中的这两句诗把秋月写活了:皎洁的  相似文献   

18.
《文艺报》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发表了郭沫若同志作于一九七○年的《读诗札记四则》,其中第四则是评论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第十首《精卫衔微木》的。郭沫若同志认为,这首诗中的“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是不对的,因为陶渊明十分尊崇上帝,不可能为英勇反抗上帝的刑天唱颂歌。本文不准备讨论这句诗的校改问题,只对郭沫若同志在这  相似文献   

19.
曾瑞祥 《高中生》2011,(8):16-17
一、请根据语境,默写诗文名句。 1.陶渊明的诗不仅有“——,——’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相似文献   

20.
这个板书是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图文板书,把学生带入意境.文字板书抓住了四种景物.“残阳”、“江水”、“露水”、“月亮”;图画板书简笔勾勒出了一幅“夕阳斜照图”和一幅“新月露珠图”.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意境,景情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