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医院里看范敬宜同志回来后第三天就收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俩很熟。曾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又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但那天去看他时。却几乎是相对无言。过去常说的话题,如写作,如社会上的事,如新闻业务,都已无力再谈;而病情,相照不宣,又谁也不愿提及、不敢提及。我极难过,生离死别,竟是这个样子。又怕他累,说了一点不着边际的话,就赶快退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梁衡 《编辑之友》2011,(1):65-66
从医院里看范敬宜同志回来,第三天就收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们是很熟的曾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又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但那天去看他时,却几乎是相对无言。过去常说的话题,如写作,如社会上的事,如新闻业务,都已无力再谈。而病情,心照不宣,又谁也不愿提及,不敢提及。我极难过,生离死别,竟是这个样子。又怕他累,说了一点不着边际的话,就赶快退了  相似文献   

3.
被算计的读书人 章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世所共知,本文只就先生的日常生活略为介绍:先生是一个赋性恢弘而有远略的人.他论政,论学,固然头头是道,但对于一些细微末节,甚至自己的饮食起居,却又毫不经意.他晚年寓居上海,后因事到苏州.有人劝他就在苏州住家,并且介绍他买一所房子.那所房子在侍其巷,只有前面一幢是楼房,院子里栽了几棵树.他走去一看,就很满意说:"还有楼."看见树又说:"还有树."后面也不再看,就和人家议价.人家看他这样满意,向他索一万五千元.这在当时已是超过时价很多,本有还价的余地.不料先生非但不还价,竟付出一万七千元成交.等到章夫人晓得赶来看时,一切手续业已办妥,房子竟不能住!要卖,原价已经很高,绝对卖不出,租也租不上价,结果只有空着,雇人看守,另在锦帆路筑一新屋.  相似文献   

4.
文心 《编辑之友》2006,(4):10-13
中国的出版集团建设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一方面,各种出版集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集团的规模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人们对集团化建设议论纷纷.中国的出版集团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笔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山西出版集团筹委会主任齐峰.齐主任曾任畅销全国的语文报社社长,后任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山西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他看问题深刻全面,既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又非常务实、切合实际.齐主任态度诚恳,和蔼谦虚.他说自己的思考还不成熟,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超出眼界的热衷有个人抬着右臂,仰头站在路边,好像在向天上看什么东西。这时有个过路人看到了,以为他在看天上的什么东西呢,就站在他的旁边,也向上望着。接下来,又来了一个人,也站在旁边向上看;又来了一个人——不长时间,路边聚集了很多人,一起仰头向上看着。这时,第一个人放下手来,看了看周围的人,你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看了点经营方面的书.对我启发最大的,居然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出生的洛克菲勒对价值的阐述.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他提及商业谈判,有这样的话:“想要做一笔好生意,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你持有商品的价值,并且强调它的价值.但是,有太多的人仅仅强调的是商品的价格而非真正的价值,因此会说:‘这真的是最便宜了,再没有这么低廉的了.””另一处,是洛克菲勒不本分于石油、企图染指采矿业,遭到了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嘲笑.(因为当时矿石价格非常低,买就够便宜了,何必自己采矿?)洛克菲勒只好无情地反击道:“实际上,卡内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没有意识到,比起价格来说,价值才是最关键的.假如没有掌控采矿业,那让他骄傲的炼钢厂就只剩下了一堆废铁.”  相似文献   

7.
黄远生本质是好的,内怀有向上自爱之心,底子是很好的人,但行动有些矛盾。他交游甚广,同袁世凯的亲信左右也有交往。因此别人不知道的政情他能知道,在给上海报纸所写的通讯里,巧妙的透露出来,因文章有内容,结果大家都喜欢看,他就成了大有名的新闻记者。到袁世凯想当皇帝时,需要有名的人替他说话。既有外国顾问,如古德诺,又有贺长雄等人写文  相似文献   

8.
到福州参加祖国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 "今天下午没活动我就不陪你了,因为我得回家陪陪我娘,让我娘多看几眼."一天中午,他对我说. "好极了."我笑笑,接着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先说你回去陪你娘,又说让你娘看几眼,不说你去看你娘几眼呢?""这不一样啊!"他作出一副很有理的样子,"我把自己的事放下,专诚回去,当然是去陪她,可是我并不想看她,是她想看我,所以我是把自己送回去,给她看两眼."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说起木匠,总要在前面加一“小”字,既表示亲热,又有一点轻看的味道。手艺人嘛,在大上海的地位本来就不高,如今知识经济时代,木匠更与民工同一个档次。但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木匠在我们这个城市是风光过一阵的。木匠的手艺对清贫生活是一种安慰,在下就积极性颇高地学过几招。  相似文献   

10.
春过花落     
落红若有情,化春泥兮护花. 又一个疲惫无暇的午后,腹内空空如也.而我并不着急,又有几人能在这个不安的季节如我这般安静地坐听"咕噜"的偈语?看了看时间,已静坐半天了.身边的人走了一批又换了一批,我竟都不认识.对此地陌生如斯.总想着快点离开这个地方,然而又能去哪?人一生也不过是绕原点转圈.  相似文献   

11.
范敬宜先生病逝后,笔者曾作小文《难忘的一面之缘》以略寄哀思.其中提及2010年春天见面时,范老对《大公报》和张季鸾的几点印象.当时并未特别在意.最近又陆续接触了一些有关范老特别是其早期经历的资料,才发现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和评价,其实也并非偶然.因为他和《大公报》之间,原来还有些颇为有趣的故事与渊源.  相似文献   

12.
2015年第9期有一篇"贝家花园往事"的文章,除主人公贝熙业外,还提及他的法国好友铎尔孟.这勾起我幼年时的一些回忆. 父亲鲍文蔚(1902-1991)当年就是铎氏的好友.父亲结束了他在上海的工作(1932到1934年底,他是中共中央特科的一员,同时又是十九路军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外文秘书,此前有文章报道过)后到了北京,从事法语教育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主任就如何建设好我国近百所高校出版社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高校出版工作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同时又有鲜明的导向性、思想性、政策性.高校出版社办得好不好,不仅仅取决于出版社的同志工作如何,还要看高校领导是否重视和正确管理.高校出版社是高校的一个窗口,一个门面,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层次.看一个学校的水平,无论是教学水平,科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消息     
安徽省委书记黄璜关心报纸中共安徽省委书记黄璜对进一步办好安徽日报十分关心,9月份,他就抓好当前的宣传报道谈了两次意见。他说,他每天看省报,看宣传观点,看宣传组织群众,看群众的风貌。他要求报纸继续提高思想性和战斗性,尽量办得活一些,使它成为各级领导的得力助手,又为人民群众所喜爱。黄璜指出,要继续宣传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坚定不移地贯彻农村的经济政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开辟新  相似文献   

15.
对德外交问题,今已实行预定计划之第二步.但所以有今日之事实者,虽云方针预定,亦因时势推移,四围景物均足造成此境.我国一遇此境,将如游胜地者,步步前行,竟忘其足之劳苦与腹之饥饿.又如探险之家,虽得一险,旋亦如夷,因弃其夷,又就他险,回头非岸,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6.
南台 《编辑之友》2008,(1):66-66
姚明是大家喜欢的,有他参加的篮球赛,许多人总是看不够,可是,换个方式,假如让他单个表演,开头也可能有人看,可有几个人能坚持不厌倦地看一两个小时?能坚持10分钟就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17.
一根中华烟     
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大发来厂里找到他,说老婆爱养花,求他给焊个花架.刘大发跟他见面时递给他一根烟,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烟时火机里没气了,他掏掏自己的火机,竟也没带,这根烟就夹在手里一直没吸.大发说了说花架的大小要求走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根烟的牌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是根"中华"烟!他是个每月只有500多元工资的焊工,自然没抽过"中华"烟,但他听说,这种烟500块钱一条.他算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手里的这根烟值两块五,比他平时抽的一盒烟还贵,也难怪,刘大发这几年卖时装发了大财,连私人轿车都有了.他把这根烟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烟盒.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暑假期间,我到一位县通讯专干的家里去玩,他知道我正为参加高招屡试不第苦恼,就从他的书架上取下几十本《河南日报通讯》让我看,说《河南日报通讯》可以作为我成才的引路人。当时我还以为他是给我开玩笑;但因为闲着没事,也就随便翻看起来,谁知越看越爱看。在他那里一个星期,我就看了7天,把1980年、1981年和1982年上半年的《河南日报通讯》全看了一遍。临走,我把《河南日报通讯》带回到家里. 1983年初,我开始掂笔写新闻报道.头一篇发表在《河南农民报》上,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此以后,我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碰到新鲜事,就立即动手写稿. 这一年,我在县以上新闻单位发稿32篇,年终被县委评为优秀通讯员。 1984年秋,我又到县乳品厂当了“合同工”,先后担任通讯员、秘书和团委书记.我邀集了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年轻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用"成名"这个词,实在不敢当,这里也只能按习惯借用一下。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想不到一篇不经意为之的短通讯给我赢来一个记者所向往的荣誉。1980年暮春,我到山西忻县采访。听说有一个农村青年叫岳安林的养猪很在行,我到村里去访问他,他却进城了。我看了他的猪场,又看了他的院子。这个人遭遇实在坎坷,就  相似文献   

20.
刊登此文是为了引起大家讨论。如文中谈到实行全面承包责任制后的变化时,未提及宣传方面的变化,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