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清良 《考试周刊》2012,(29):60-61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在经济领域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本文从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入手探讨一些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节内容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教科书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哪些值,进而来研究:(1)取每个值可能性的大小(概率),(2)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对同学们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方面提出了要求:①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②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方差是刻画数据波动(离散)程度的重要统计量.从理解数学的角度,对人教社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3(选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教材概率统计引入数学期望、方差,对于实际决策问题有着极大的意义.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反映的是实际问题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的是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决策方案是将概率最大(最小)或数学期望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加以决策.如果各种方案的数学期望相同时,则应从它们的数学方差来抉择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6.
方差是随机变量的重要的特征数字.已知方差,便掌握了这个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也就大体上掌握了它取值的概率规律.求方差的常  相似文献   

7.
随机变量这一大节中,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能取到哪些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三方面的问题:(1)取每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2)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大节中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描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8.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完整地展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统计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平均取值(期望)、离散程度(方差)做好了准备.因此,建立起分布列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解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期望与方差是从不同侧面刻画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概要本节所讲的概率知识,是高二下学期所学概率初步知识的延伸,仍属于概率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由于引入了随机变量,使我们可以用变量来刻画随机试验的结果,便于借助数学工具对随机现象进行研究. 课本着重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哪些值,进而研究:①取各个值可能性的大小(概率),②这些值的平均水平,③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第一大节的内容是随机变量.本大节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到哪些值以及每个值的实际意义,进而来研究:(1)取每个值的可能性(概率)的大小;(2)取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大节要学习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规律和数字特征.  相似文献   

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也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学习关键是要理解其定义和性质,熟练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求解和均值的计算,并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进行破解.下面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均值的角度列举4类典型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卿杰刚 《高中生》2010,(3):26-27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所占分值一般在12分左右.尤其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综合性强,可能涉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计算,一般都与实际背景相结合,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成为新增内容的重点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3.
正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高考中关于方差的考查每年都有,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近来,一道关于分组方差的计算题在各个名校的高考模拟题中出现,原题是:某班40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情况如后,第一组平均分90,标准差为6,第二组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4,则全班成绩的标准差为.笔者研究后将其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江亚东 《考试周刊》2011,(91):70-7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特征数,学习方差将为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做铺垫.同时,它在市场预测,经济统计,风险与决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今后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方差的概念及其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15.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这块知识是所有省份高考必考的内容,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题以一个大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概念,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简单事件,使用分布列计算事件概率,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这部分的高考题目虽然阅读量大,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细心分类归纳,耐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把题目做好也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16.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是随机变量中两个最重要()有放回抽样时,取到黑球个数浊可能的取值为0,,, 2 1 2 3.的特征数,它们分别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及其稳定 又由于每次取到黑球的概率均为 = ,次取球可以看成3次 2 1 3 10 5性,方差越大,总体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越大.在求离散型随机 1变量的期望和方差过程中,应明确随机变量…  相似文献   

17.
范世祥 《江苏教育》2022,(91):70-71
<正>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重要的连续型概率模型。然而在高中阶段,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正态分布的许多结论无法严格证明或直接计算,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带而过。为挖掘该课题的内在教学价值,笔者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认识与思考。“正态分布”是“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最后一节,安排在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之后。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重点是正态分布的概念及性质,  相似文献   

18.
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期望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程度,用期望值来观察风险、分析风险从而作出正确决策的例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较常见.  相似文献   

19.
中学阶段所研究的随机变量主要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有关离散型随机变量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 1.求分布列; 2.求期望与方差; 3.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1.缘起 在学完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后,一位学生向笔者谈了他的困惑:既然超几何分布与两点分布、二项分布一样,是一种很重要的概率分布,而课本上不介绍超几何分布的均值、方差公式,难道不存在超几何分布的均值、方差的公式?笔者觉得这是个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好机会,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课堂上选择了如下的取球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