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公众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小学受各种条件限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难度很大。但农村也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各种自然资源很丰富,这就  相似文献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科学教育应采取有一定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措施,并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作用。特别是作为一个以80%左右学生为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更应该有效地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综合水平。对此,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可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继伟 《天津教育》2022,(27):162-164
<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日益重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程得到了很大重视,实验教学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要求上的作用显著,因此地位也更加突出,在农村小学亦是如此。面对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必须采取创新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用。本文立足农村小学实际,分析了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及管理的特点,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学相关硬件、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当前学校科学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家长对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忽视,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宣传力度的缺乏,使得科学教育的效果不佳,学生科学素养不高。为了让小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逐渐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科学精神,应从小学阶段开始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为顺利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应提升科学课程在各学科中的地位;提升科学课程教师的素质与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改革课堂教学,转换评价制度,全面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重要课题.为此,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由于资金的短缺,学校硬件设施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比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小学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严重缺乏.针对小学阶段教学素养教育缺失的问题,解决的路径是:以科学、语文、数学三门课程为主,以班级活动为补充,系统开展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在语文、数学、科学课程中开展科学教育,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激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精心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加大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在小学低年级开设了科学课,但是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资源短缺、教师家长对科学教育的不重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等问题造成农村小学科学课出现科学实验难以开展、课程虽有但是学时不够、教师无法活跃课堂等教学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平衡学校的资金投入、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改变评价方式等手段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家长应改变观念,正确认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学生学会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等建议,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蒋雅琴 《考试周刊》2014,(40):180-181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每一位当代公民的科学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素养要从小培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小学生特别是山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应该是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教师用心用爱教育,同时教师应注意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表达欲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德镖 《考试周刊》2013,(33):188-188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小学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闽南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农村小学虽然在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条件等方面远不如城市小学,但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而且农村孩子更熟悉大自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好小学科学课,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童年生活,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5.
尹敏 《考试周刊》2012,(77):184-186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是科学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时代要求。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不高.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要从小学生开始。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正视科学教育的地位,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优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社会教育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梁华 《广西教育》2013,(25):90-9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必备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能力、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表明,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他早期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增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意识。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科学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三心”和“二意”。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  相似文献   

18.
笔者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从一所市区小学到一所地处农村的外来务工者占到70%以上的分校支教。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强烈地感觉到了农村学校外来务工者子女科学素养的匮乏。以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为例,竟然还有不少学生不会将电池串联,还有不少女生不知道伽利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教师如何有效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某小学五年级《地球内部有什么》课程教学观摩,就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反思,以期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20日,全省小学科学送教活动的展示课现场,长沙市洪霞科学工作室3位名师免费为来自全省各地的400多名小学科学教师现场授课。该工作室还请来了全国科学名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章鼎儿作专题讲座。(湖南教育新闻网)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遍很低,科学启蒙教育一直被学校视为与升学无关的课程而遭忽视,小学科学课大多是徒有虚名的课程,这盏培养科学素养的灯一直处在关闭状态,黯然无光,这是目前学校科学教育的现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