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传播的意义表达系统层面看,网络人际传播之不同于直接性人际传播的关键在于非语言传播的相对缺失.由于许多场域性信息均在非语言系统里,而非语言又不容易媒介化,导致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至少在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上远不及直接陛人际传播.不过,如果非语言传播完全像在直接性人际传播中一样进入网络人际传播,也许会导致我们依托于网络的人际传播之梦也因此被惊醒乃至击碎.  相似文献   

2.
董轩志 《今传媒》2013,(10):22-24
从古至今,谣言作为一个极其普遍且典型的社会现象,它从未消亡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谣言的传播手段以及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的广州“柑蛆”事件、2011年由于日本核泄露导致的抢盐事件等等,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插上了网络翅膀的谣言,其传播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影响之大、让人惊叹。产生于人际交往之中的网络谣言,在内容和传播过程的本质上还是与传统的谣言有着相同点,所以通常研究者并不会将网络谣言作为一个孤立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但是,网络环境虚拟化的特点,使得在此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具备了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往的特殊性,由此而产生的谣言也自然而然的带上了一些独特的“网络”色彩。对于当今谣言传播模式的研究,对于构建科学完善的网络信息传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新闻传播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网络传播问世以后,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对传播规律的认识也相应有了调整和发展。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人们新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庹继光 《新闻界》2006,(5):104-104,121
电视的介入,对于体育传播乃至体育运动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电视进入体育运动以后,电视传播将体育比赛由小圈子的、贵族式的活动变成了一个普罗大众的“公共领域”,体育变成电视体育是这场变革的核心。①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干脆把当今时代称为“电视体育的黄金时代”。国际奥委  相似文献   

5.
舒纾 《新闻世界》2009,(6):96-97
本文就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冷遇电视而热播网络的这一现象,尝试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成功原因、美剧转向网络传播之原因这两个方面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6.
戴梅分 《青年记者》2006,(10):85-86
199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网络媒体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聊天作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QQ、E-mail、BBS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工具,作为远距离交流与传播的网络传播来说,这些不受地域、年龄、性别、时间等要素控制的传播工具是最理想不过的网络聊天工具。网络传播的各种特点,使随之产生的网络聊天语言也呈现出与传统语言不同的构造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政策传播是沟通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政策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渠道失之单一、政策信息严重过滤、信息反馈缺乏通道、目标群体欠缺分析、受众素质急需提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传播效果。为了确保政策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优化政策传播环境、改善政策传播条件、建设政策传播网络、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提高传播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地下“六合彩”在中国蔓延已有多年,它的传播范围如此之广,速度如此之快,周期如此之长,原因除了它的赔率高玩法多吸引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的种种不良信息(如各种“六合彩”图纸、码诗,谣言等)迷惑性强,而且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成本低,见效快。因此,从信息传播的层面看,治理地下“六合彩”除了要加强大众传媒对它的正面报道,还要削弱乃至消除它的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迅速成为一种便捷的新闻传播工具的同时,网络假新闻的存在给互联网新闻传播蒙上了一层阴影。互联网传播的爆炸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真新闻得到快速传播,也可以使假新闻肆意流传.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自互联网投入商业运行之后.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在互联网上发布假新闻,企图以此谋取私利。一些网络媒体不负责任地发布新闻,给网络假新闻的流传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基础上,界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及本质,论述了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归纳了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主要构成内容,进而总结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起,社交网络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同.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社交网络传播特有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之成为网络广告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现有广告形式利弊,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探讨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的核心价值与社交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为网络广告传播能更好的发挥社交网络平台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的蓬勃发展,世界进入了以“传播工具的革命”为特征的网络传播媒体时期。网络新闻传播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职业网络新闻传播者应运而生,对网络及其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传播技术掌握程度,成为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合格的标志。而且,从新闻实务的发展史来看,每一个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因新的传播技术的影响带来新闻传播实务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的变革,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的这种变革的表现尤为显著。在网络这一巨大得让人无法想像的虚拟空间中,新闻传播的数字化、超文本性、多媒体性(聚成性)、交互性、…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均衡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析在信息社会国际传播秩序的新内涵 ,并由网络传播的特点切入 ,探讨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的影响和机理 ,得出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的消极影响将长期存在 ,以及在理论上可能出现转折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限制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是为了平衡信息传播,使之真正反映公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限制非法信息传播,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应审慎、科学地限制公共敏感信息传播,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历时并不长,但它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使之迅速成为大众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整个社会的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使碎片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成为洪流的原因,分析碎片化背景下网络影视传播现状,提出加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也就成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性的新型传播载体———因特网络的崛起 ,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新渠道。本文探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主要聚焦于网络在传播领域的异军突起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影响。文章以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中的传播为切入点 ,从网络在拓展海外华文媒体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中的潜力着手 ,进而论及面对英文的西方文化信息在网上的强势地位 ,加强传播中国文化的中文信息的网络化建设之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情况下,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赋予了新闻传播新的内涵。本文从线索获知途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传播方式、舆论导向、新闻语言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在网络以其空前强大的力量渗入人们的生活,整个世界都被网络一网打尽。在新闻传播效果上,网络显现出的与以往传播媒介不同的特质,也造就了经典传播效果理论在网络传播背景下出现变革的局面。所以,在网络传播时代旧的传播理论及其假设已经不适用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传播与城市的关系为基点,结合当前的全球化、新技术、城市化背景,从“关系”视角出发,分析了传播意涵的转化与拓展.本文认为,传播通过编织各种关系网络,建构了连接之网、交往之网、意义之网,呈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共在”关系,成为社会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20.
袁菲 《采.写.编》2021,(5):113-114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网络文化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化传播主体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传播策略,抓住全媒体时代为网络文化传播工作带来的机遇.本文在对网络文化及其传播特点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全媒体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网络文化传播工作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使网络文化传播成效得以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