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网络虚拟财产民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虚拟财产权是一种准物权。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人应为玩家。在当前缺乏相关法律规制网络虚拟财产转让的情况下,网络虚拟财产转让可以准用我国《物权法》有关物权变动和公示的规定。如果玩家违反服务合同约定,游戏服务商有权停止玩家游戏账号的使用。游戏服务商在停止玩家账号使用前应当预先通知玩家。游戏服务商负有保障玩家网络虚拟财产安全的义务。在第三人窃取玩家网络虚拟财产且玩家无法确定侵害第三人的情形,游戏服务商是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产业在全球的蓬勃兴起,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产生了具有财产外观的"存在"——虚拟财产,这种虚拟世界的"存在"所具备的财产性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利益关系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随之而来的是,与网络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问题,当前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相关立法也是一片空白,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等相关法律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属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希望能为我国司法实务界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视野下的虚拟财产二分法及其法律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财产是指具有财产性的数字记录,且不以网络虚拟财产为限。按照《物权法》的规定,部分虚拟财产可以被认为是物,适用《物权法》规则,这些虚拟财产应被称为虚拟物。其他虚拟财产则应认定为合同债权性质的服务,适用《合同法》规则,侵害债权性虚拟财产适用侵害债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虚拟财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其所引发的财产继承问题已成为学界探讨热点。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是将其列入法律保护范围的前提,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决定了它的可继承特性。因虚拟财产仅存于网络空间,在尝试建立虚拟财产继承制度的过程中,势必面临来自网络服务协议和用户隐私保护的挑战。法律除对该制度的基本构成做具体规定外,还应明确网络运营商对虚拟财产继承的协助义务,妥善处理虚拟财产无人继承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已成为法律界的基本共识。从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法律属性及相关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对建立虚拟财产保护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频繁出现的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纠纷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但目前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却是一片空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文章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的属性,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具有对时间、空间和技术的依赖性;并将网络虚拟财产分为三类,提出了网络虚拟财产是具有物权和债权双重特性的权利定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了遗嘱继承和遗产管理的法律适用,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立法空白。但该法关于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包括同一制和区别制、遗嘱能力的法律选择、重叠性的冲突规范以及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规定等方面,相应提出四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与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虚拟财产这一新生事物的法律属性,进而提出了若干有建设性的立法及司法建议,以期能够在民事领域中推动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虚拟财产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具有客观性、依附性和虚拟性的新事物,其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应当由法律加以确认。在尚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能认为虚拟财产属于刑法所保护的财产,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构成侵犯财产罪。我们应尽量选择保护虚拟财产的非刑法路径,在能够采用其他手段充分抑止侵害虚拟财产的行为时,就不要将该种行为作为犯罪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一般法律原则"的属性、内容及适用等问题,在国际法学界虽颇受争议,然其被《国际法院规约》确认为与条约、习惯并存的国际法依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无论是国际法院抑或是其他国际法庭,在既有的国际司法实践中都曾经出现过多次援引和适用一般法律原则作为裁判依据的案例。因此,一般法律原则是实在国际法而非自然国际法;其内容源于国内法而非国际法原则;其不仅可作为辅助渊源也可作为主要渊源使用。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应对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加以归纳和对比,整理出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通则,藉此增强一般法律原则的实在法性质,推动其在今后被国际司法机构更好地适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