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孙亮 《兰台世界》2014,(6):41-42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2.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3.
付开镜 《新闻知识》2023,(1):8-13+92
榜样人物新闻写作蕴含着儒家底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表现之一是榜样人物事迹潜藏着厚重的儒家价值观念,表现之二是新闻工作者常带有儒家的价值观对榜样人物进行采访和选材。新中国榜样人物新闻写作具有儒家底色的原因之一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与新中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处;原因之二是新闻工作者所接受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儒家价值观色彩并影响着他们的新闻创作思想;原因之三是儒家价值观念深入国民心理之中,新闻受众普遍乐于接受具有儒家情感的人物新闻。蕴含儒家底色的新中国榜样人物新闻,歌颂了时代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在我国古代体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对现代体育发展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我国先秦儒家体育思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探讨,揭示先秦儒家体育思想特点和儒家体育思想的传承要点,对我国体育持续、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书从社会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命运。作者以儒家经典的经学化、孔子的圣人化、儒家的教育选举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来界定制度化儒家的基本形态。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新的观念体系的形成等过程的分析,揭  相似文献   

6.
南宋书院开创了培育儒家价值观的新局面。通过对价值观的重塑,确立了书院的教化旨归;通过课程设置,着力构建儒家价值观的话语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展开儒家价值观培育的多维路径;通过制度化的德行考核,检验儒家价值观培育的成效。上述创举有效助力了儒家价值观在基层的传播,南宋以后的书院基本延续了这些创举,这对当前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儒家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丰富的古代儒家文献,古代儒家文献的分类,古代儒家文献的使用三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向世人揭示中国古藉中的儒家文献及《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中蕴涵的大量儒学信息,便于人们提高使用儒家文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力和蒸汽动力的使用,晚清出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儒家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均形成了巨大冲击。借助媒介新技术催生的普适性的传播方式给吸附于经典之上的神秘性和高尚感祛魅,儒家经典的唯一性被取代,原先的权力均衡被打破并重新分配,对制度化儒家形成了强大的解构力量。  相似文献   

9.
史文龙 《大观周刊》2012,(51):27-27
儒家思想是贯穿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始终的主题思想,代表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王道仁政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解释儒家的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说明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儒家人性论谈图书馆激励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蒋南 《图书馆》2006,(6):39-42
人性研究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儒家对人性的研究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本文从儒家人性论角度谈图书馆的激励管理,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儒家的思想精华指导图书馆激励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黄河 《兰台世界》2015,(6):149-150
东周末期礼崩乐坏,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一方面结合时代特点,捍卫儒家坚持经世济民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在坚持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下,鞭辟入里地阐明了武术之技,武术之用,武术之德。  相似文献   

12.
元代许衡以其独特的儒家治国思想活跃在元初的历史舞台上,其政治理论和思想策略成为元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许衡的儒家仁义观念与民族团结理念,为元代建立起一个强盛的国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仁政”是儒家关于如何为政的集中表述,其思想要义是“为政以德”。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德主刑辅”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儒家政治治理中以道德引导民众的价值取向;其二,“义利之辨”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利益考量,代表着儒家对于政治生活中道义与利益关系的思考;其三,“推恩及民”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实践法则,旨在探索实施仁政的理想模式。儒家“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治国理政仍具有重要意义,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儒家“仁政”思想将会发生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熹平石经》是第一部大型石刻儒家经典,也是第一部官方教科书,它的刊刻促进了儒家经学和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熹平石经》杰出的书写也使儒家正统教育从核心内容到书写形式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关注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首先阐述了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内涵,然后着重从人自身和谐发展、群体内人我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方面介绍了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揭示了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儒家“民为邦本”“为政以德”治国理念对欧洲民主政体确立的影响、儒家“用人之道”对欧洲启蒙学者反对贵族世袭的影响、儒家“天命论”及重农思想对启蒙时期法国重农学派“自然法则”和“重农”观点形成的影响、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启蒙学派反对中世纪教会思想束缚的影响,以及儒家“有教无类”平民教育思想对欧洲启蒙学者推行教育世俗化和普及化的影响五方面阐述中国儒家典籍对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深远影响。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些影响对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颖 《兰台世界》2014,(10):77-78
法律儒家化是我国古代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春秋决狱”是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审判方式,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汉代法律儒家化分析,进而阐述其对我国现代法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法律儒家化是我国古代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春秋决狱"是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审判方式,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汉代法律儒家化分析,进而阐述其对我国现代法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系统,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文章立足于图书馆管理这一特定角度,从儒家的人本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儒家的义利之道与图书馆的管理取向、儒家的贵和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艺术、儒家的权变智慧与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着眼,论述了儒家文化对当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意义,并强调图书馆管理者接受儒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以管理好图书馆这一精神殿堂,正是遵循精神遗产管理之内在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近期读了一些儒家经典篇目,感受很深。儒家是宣传用伦理道德治理天下的政治文化派别,儒家思想对今日新闻宣传的管理仍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儒家宣传以精神文明指导、用精神文明渗透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业务素养和新闻素质的提高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