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财务英语的功能性可以从词汇、句子与段落、表格的翻译方法上体现出来。一致性、增词法、逆译法和特译法是财务词汇的译法,而翻译句子与段落、表格时一定要注意专业术语、上下文、读者和清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中经常运用翻译法,即将中文组织的思想翻译成英文,导致一些英文表达十分生硬、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甚至含义混乱。为了更好地运用翻译法促进英文写作,本文提出一些策略,如加强词汇短语学习,掌握英文句型,训练翻译技巧和使用回译法检查学生英文习作,以帮助学生有效运用翻译法,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外语教学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流派是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The Classical Method)。它强调语法规则、词汇记忆、各种词汇以及课文和句子的翻译等,以培养阅读能力作为其主要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全球网民文化差异的碰撞使得五彩缤纷的网络词汇横空出世。网络用语普遍流行的重点在于受互联网用户的认可,完善网络新词翻译理论存在的不足,精准、恰当的新词翻译使网络新词更具“本土情怀”。新型英译法在某些方面对传统英译法有新的突破,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得出新型英译法的创新之处和相应优势。大学英语词汇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而网络新词的出现将开启大学生英语教学领域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由特殊语言变体的网络词汇和网络用语。这些词语丰富了人们现有的汉语词库,突出了时代特征,也为语言的翻译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途径。文章对如何准确高效的翻译现代网络词汇,增强网络词汇翻译的美感进行了探讨分析,阐释了网络词汇几种实用的翻译方法,并总结了网络词汇翻译与其它领域翻译的区别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朱湘翻译文化词汇的方法灵活多变,主要采用了音译、直译、替代、删译等方法。使用这些译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与文化词汇的特性有关。文化词汇与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历史紧密相连,如果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甚至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就需要在翻译时灵活变通。其次,与译者本人的诗学追求、文化立场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对比译诗和原诗可以发现朱湘的这些译法是成功的。译诗取得了与原文相当的审美效果,实现了文化传播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逐渐被外国人所了解和接受,中文词汇逐渐"渗透"进英语社会,对具有中国特色词语的正确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输出的重要一步。中国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显示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近年来,外国媒体倾向于用音译的方法表达文化负载词,因此,研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研究是当今一大热点,翻译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文化转向。以前人们注意语言本身的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但是现今文化发展对翻译的影响亦引起翻译者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探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导致词汇翻译由英语变为汉语拼音,并且探讨词汇翻译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高若腾  崔伟丽 《文教资料》2006,(23):128-129
网络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独特的特征。网络词汇的翻译有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以及其他方法。网络词汇的翻译方法也体现了翻译是为了交流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0.
归化、异化既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又是两种文化的统一。文化色彩主要是通过词汇表达出来的。网络词汇既有一般科技术语翻译的特点,又有它独特的翻译方法。对网络词汇的翻译要根据其接受程度和读者的文化包容性,以归化、异化融合并存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功能论为理论框架,对2010年四个文化类网络新词做了尝试性翻译。通过解读新词的语境,深入分析其三个语言层次,为准确表达新词语义寻找合适的英文措辞。试译的结果表明系统功能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刘鉴莹 《海外英语》2014,(7):118-119
The internet catchphrases as produc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taking advantage of popular cul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produced one of the emerging mass culture forms, it shows mor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so the Internet Language is an art form with strong medium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owever, owing to the rich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trong language featur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net Catchphrases' translation has been very tricky. The paper deems that the network popular word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ir context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ap their particular semantic conno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itself, to make the graceful bearing of graphics primitives. This article by analyz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buzzwords, describing the translation of its main guidance theory, and citing the prevalence of some words on the network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ir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a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
从由于物价上涨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如"豆你玩"、"蒜你狠"等出发,通过分析几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文,探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不可译性,可以看出,翻译中确实存在不可译现象,但译者可通过努力变通,尽量变"不可译"为"可译"。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词,作为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词新语由于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其英译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网络新词英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流的成效。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探讨鉴评目前的网络新词英译,由此来分析研究其翻译策略,以便中华文化在全球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汉语中涌现出相当数量的网络新词,在语义和构词上都有其自身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汉语网络新词的上述特点,并结合英译常见手法如直译法,意译法,音译加注法,移译法等,探究可行的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this paper adopts the empirical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English and Chinese Internet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logy to lay bare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ternet buzzwords so as to help reader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The materials applied in this paper are collected from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online news portals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display the features of Internet buzzwords, thus giving readers a sense of reality and familiarit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can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reflections of economy and the existent language is the most economical one for its users.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英汉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对于翻译工作的从业者而言,使用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势必有直观,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然而,面对网络翻译工具提供的大量信息,甄别其内容真实与否,严谨与否等也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日渐普及的网络翻译工具,译者需从三个角度出发,在科学辨析网络翻译信息的学术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采取审慎批判的眼光,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积累使用方法,达到正确高效使用网络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黄丽文 《海外英语》2011,(8):186-187
In light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ST tex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olog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EST into Chinese. Regarding EST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adopts the thre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ion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and draw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nstructivist the three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criteria could guide effectively the translation of EST.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网络中衍生出的流行语以独特新颖的特点影响着人们的语言,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从动态对等理论的视角,采取直译、音译、意译和创新译法的手段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使网络流行语英译真正凸显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十九大背景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文化对外发展的方向。博物馆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集合,是向世界表达中国的重要途径,而翻译是其表达的媒介。随着ICT行业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与多个行业深度融合,翻译逐渐变为依靠网络、根据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译本的服务。本文通过对重庆87所博物馆进行实地或网页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类法、对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对其博物馆翻译语言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对问题根源进行探索,最终提出其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