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7,(4):52-55
晏几道在词作中大量化用前人的诗句入词。《小山词》以令词为主,使用的词调多为五七言的句式。晏几道将诗之句法及借鉴技巧引入词中,使诗体和词体互相交融涵摄,其中"截取诗句字面""化用诗句句意"最为常见,与黄庭坚所主张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若合符节,为传统的令词开拓了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晏殊晏几道父子都工小令,大量写闺情,询风委婉。大晏是北宋初期的“太平宰相”,词中多反映上层士大夫的生活情调和思想;小晏是落拓公子,词中多表现下层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抑郁之情,特别是以歌妓为题材的作品,使小晏词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令词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周邦彦作为北宋婉约派大词人,其词富艳精工,长于铺叙,工于音律,以长调慢曲最为出色。然其令词亦精炼婉约,清新秀丽,自成一家。令词,又称小令,源出于唐人酒令,是词体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在词发展的初期,令词十分兴盛,从唐五代词的发韧,到北宋中期,许多著名的词人都以工于令词而名声显赫,如温庭筠、韦庄、李、李煜、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都擅长令词的创作,谱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篇什。随着词的不断发展,文人手法的创新,曲律词韵的更趋臻密,上至宫庭、下至勾栏瓦肆吟唱达情的需要,北宋中期以后,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特别是柳永一出,大力创作慢词,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力,慢词遂成为词家主要的创作形式。从而,自唐五代以来小令为主流的词,到  相似文献   

4.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词人。虽然其《无住词》存词仅十八首,且皆为令词,但在北宋后期受到慢词冲击令词式微的情况下,陈与义的令词创作自有其独特的价值。陈与义词不仅继承了唐五代以来令词的含蓄委婉,并在令词的题材、语言及运用"以诗为词"手法作令词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考察分析“以诗为词”变革的内涵与演进历程后认为 ,参与和推动此一变革者不仅有范仲淹、王安石和苏轼 ,也有晏几道。晏几道宣称要追承汉魏乐府传统 ,遵循“感物而作”的诗文创作规律 ,在词学观上表现出以诗的精神和趣味为指归的倾向。同时 ,在创作实践中他也多向诗体学习借鉴 ,以词抒写情性怀抱 ,倾吐心志感慨 ,创作态度严谨庄重 ,创作技法诗化。尽管还难于达到苏轼的高度 ,但其对“以诗为词”的尝试和开拓之功同样不可否认和埋没  相似文献   

6.
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在柳永的推动下,当时慢词之风盛行,小山却醉心于今词的创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究其原因就是小山顺应了当时文学发展的大势,借鉴了黄庭坚的诗歌“句法”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今词创作中,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今词的抒情手法和功能,从而将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小山词作中的“诗人句法”具体可以概括为:比兴寄托的抒怀手法;跌宕顿挫的结构布置;“点化”、“诗眼”的造句技巧。  相似文献   

7.
晏几道将没落贵族公子的感伤情怀,投注到对于往事的深情追忆当中,通过悠缈的梦境描写,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怅惘意绪。他的令词创作,意境空灵,结构顿挫,语言浅淡,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刘放在《中山诗话》中认为,晏殊词与冯延巳词一样具有可歌性,而不是晏殊词继承冯延巳词风格;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中晏元献一句出现晏几道的词句,当确为评论晏殊而非晏几道,只是其后的词句将晏几道词误记为晏殊词;李清照《词论》中批评晏殊词有“以诗为词”和“不协音律”两项,前一项已确证,而后一项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小山词》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回忆。回忆这一心路历程转而成为《小山词》创作的心理态度。晏几道在回忆中寻找和反省生命的寄托和意义,自我放逐于感伤的回归之旅。这使得晏几道的精神特质及小词创作都具有了个性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因晏几道生平材料过少,以"知人论世"的方式来研究其词,无疑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文人词作为乐府的一种延续,主要体现在"主题契约"上,这一点对晏几道词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晏几道而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创作经验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1.
邹勇 《学语文》2014,(5):47-48
北宋初年,晏殊、晏几道父子以词生辉于词坛,世称"二晏"。其词虽都是承袭南唐遗风,但小晏的词作有别于其父。大晏以雍容清远之笔描绘富贵显达之态,小晏以冷寂凄迷之歌诉胸中抑郁不平之气。二人词体异貌,源于各自的人生遭际不同。毕竟,词是心头的茉莉花开,适时而发,不同的生活环境深刻影响着词人的创作风格。晏几道虽贵为宰相之子,但家道中落,又不善交际,故一生寂寥。因此他的词一洗乃父的富贵之态,平添了几分回雪冷风。  相似文献   

12.
李洋 《文教资料》2012,(11):3-5
本文结合"词人之词"这一词学理论,从三个角度切入:一是题材与主题:艳情与身世之感的渗入;二是词的体制:音乐性与文辞美兼修;三是价值和功能:言情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从"词人之词"角度重新审视晏几道这位"古之伤心人"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词人的创作心理、作品风格和审美效果,走进小山梦幻般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14.
晏几道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作家,由于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创作了大量自叹身世遭遇和同情妓女命运的作品,词作中处处流露出伤感的情调,被前人称为“古之伤心人也”。笔者认为,晏几道《小山词》大多抒写作者个人爱情离合和人生聚散无常的哀伤,情调凄婉,体现了“伤心词”的面貌,所以其思想性不强,格调不高。但作品中对妓女命运的揭示和同情,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进步。同时,晏词婉转含蓄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才能以及词中表露的真情实感,值得肯定,也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相似文献   

16.
论词的传统与东坡词定位及创作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传统和正宗应追溯到隋唐的民间词。民间词与诗骚传统相承。晚唐五代和北宋初中期的令词是词的“变调”,而这个“变调”形成了北宋词的“新传统”。苏轼以复古的形式为更新的手段,突破了北宋词的所谓传统,给词以新的生命力,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并影响了词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7.
晏几道词:伤心人的感伤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的感伤词人。由于他出身相门 ,而后又家道中落 ,谋生无计以至仕途蹭蹬 ,再加上他傲物睥世、敏感多情的性格气质 ,就使得他的爱情词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感伤色彩。其“艳词颇有藉诗酒风流自遣的有托而逃的意味” ,即对爱情至死靡它的追求成了他心灵的避难所。为了表达这刻骨的“伤心”意绪 ,在艺术上 ,他借助了“追忆”与梦境 ,借助于章法上的顿挫多姿以及语言上“字外盘旋 ,句中含吐”等艺术手段 ,并且注重向诗歌和慢词长调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令词在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上超越《花间》 ,呈现出一种开新拓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晏几道是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其小令语言清丽,工余言情,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然而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问题历来学界争论不休,宛敏灏、夏承焘及涂木水等均对此有详细考证,宛氏认为晏几道生于1041年,卒于1119年。夏氏认为晏几道生于1030年,卒于1106年。综合各类材料证据,晏几道的生年应约在1040年,卒年至晚不过1113年。  相似文献   

19.
晏几道,宋代著名词作家,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晏几道的生平和词作充分体现出其个性之痴和情感之痴.  相似文献   

20.
周济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词学理论上,也表现在词的创作上。作为一个继承性多于开创性的词人,他的词作可看作他的理论的阐释和补充。周济词作运古而能出新,大体可概括为:继承花间词风,注入身世感慨,创作出“蕴藉”的小词;轨模南宋咏物词,创作出具有深湛之思的“寄托”之作;学习周邦彦的“钩勒”,创作出“浑厚”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