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7月11日从萧山日报社获悉,该报围绕构建全媒体、融媒体运作体系的新机构已开始运转,在此次调整中,萧山日报社将以单一纸媒为核心、按新闻板块设立的部门进行了重置,取消了时政经济部、社会民生部、副刊部、视觉中心、广告部,建立了报纸、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无线APP等全媒体集群平台,按生产流程设置了全媒体管理中心、全媒体采集中心、全媒体发布中心、全  相似文献   

2.
王柏华  陈蓉 《新闻实践》2014,(11):67-70
核心阅读:随着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纸媒面临着发行量下滑、广告额大跌、盈利能力减弱的严峻形势。作为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萧山日报应势而动、以变求生。自2011年起,萧山日报围绕"建媒体、强媒体、融媒体"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萧报特色的全媒体发展道路,推进全媒体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3.
追求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媒介的一致诉求。2009年初,萧山日报面对金融危机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将广告细分为十大行业,并根据市场容量的大小分别确定周刊和专版的定位。特别是在重大活动的策划上,对各周刊与工作室进行“充满灵气”的“打包”,实施全媒体整合营销,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一年的实践证明,在媒体走向大融合的全媒体时代,萧山日报凭借公信力这一核心竞争力优势,以搏浪新技术的勇气与胆识,在发展转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萧山日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一张县市区域报纸:近年来,萧山日报以强品牌、优结构、善管理、抓转型为着力点,强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实现了"办报质量、广告收入、有效发行、多元经营、盈利指标、队伍建设、工作环境、员工收入"等"十一五"发展目标,初步构建起了以萧山日报为核心,以萧山网、手机报、户外媒体、LED城市电视、萧报官微"五大新媒体"为后发优势的传媒新格局和以会展、培训、旅游、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多元产业格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报纸首位2011年,萧山日报报业经营和多元经营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完成经营总收  相似文献   

5.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新闻媒体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公益活动不仅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能激发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以萧山日报近年来对公益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浅析全媒体背景下公益活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察     
近来,全媒体成为传媒人嘴边的热词。而早在几年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就已经开始了全媒体运营的探索,他们的全媒体操作是怎样进行的?他们对全媒体又有着怎样的思考?请看本期面对面吕道宁对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郑强的专访《解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种媒体,即使没有达到"全"的地步,也至少拥有几种,比如报纸、杂志、手机报、网站。有些集团拥有几份报纸、多个手机报;二是传媒集团建立了“全媒体中心”,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机构,底下有“全媒体记者”负责集团的采编工作,然后全媒体中心采集来的内容在多种媒体上刊播,即“一个产品,多个出口”,以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9.
周亚晖  刘仲黎 《传媒》2019,(9):37-38
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步伐,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坚持按照“集团式运作、多元化经营、全媒体发展”的总思路,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转型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拥有“3报8网3端12微1刊1栏”等28个媒体和16家企业。《十堰日报》曾被授予“中国地市党报10强”称号;《十堰晚报》被授予“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10强”;十堰政府网荣获“全国政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秦楚网荣获“全国地方10强网站”。  相似文献   

10.
李家连  郭燕 《新闻实践》2012,(11):47-47
笔者发现,近年来在破解农产品卖难上。地方报纸仅靠单打独斗式的单向报道,在媒体与读者之间难以形成共鸣点,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四五月份。萧山日报策划了两场专门破解农产品卖难的专题活动报道,走出了一条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活动报道创新之路,亦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一、纸媒主导:使劲吆喝,策划活动解卖难综观地方媒体,近几年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上似乎“黔驴技穷”、作用乏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样的卖难年年有、年年报,媒体和记者产生了“新闻疲劳”:另一方面读者产生了“视觉麻痹”,对媒体推出的“农产品卖难”报道“不领情”。当萧山日报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传统媒体萧山日报与新媒体萧山网、萧山手机报、萧山日报微博互动共存的格局后,萧山日报社就致力于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双赢的新路。其中做好三农报道、破解农产品卖难就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王平 《传媒》2015,(11):10-13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移动浪潮风起云涌.“互联网+传统媒体”能够成就什么?信息提供商?生活服务商?数据运营商?传统媒体正行进在一条没有标准答案的路上. 《萧山日报》在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它以打造“中国最好的县市区域传媒集群”为目标,向全媒体转型,加快媒体整合融合的步伐,探索“一行业一公司”经营模式……在当前传统媒体步履维艰的行业形势下,萧山日报社不仅要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也努力寻找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体转型的路径,希望能为区域报的同仁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户外阅报栏作为一种户外传播媒介,已引起全国报界高度重视,成为打造全媒体的重要载体之一。浙江《萧山日报》户外阅报栏建设起步较早,在萧山城乡投入使用并形成规模效应,在《萧山日报》多元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萧山日报社利用自身影响力和先行一步的优势,主动进军全国市场,并与河南通达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公司)联姻开发户外阅报栏或对其进行更新换代,目前已将户外阅报栏推广到国内近百家报社,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媒体管家     
《新闻传播》2012,(3):5-6
杭报在线推出三款融媒体新产品3月7日,杭州日报全媒体移动采集平台正式启用,杭报在线新闻地图上线,新版"城市通"公测——标志着杭州日报全媒体融合进入新阶段。在杭报全媒体移动采集平台上,记者用手机即可把现场文字、图片、视频传回。杭州日报旗下所有的终端——  相似文献   

14.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分析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发展战略,将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和华西手机报的资源进行整合,组建集团全媒体中心.通过多媒体形态的组合、融合及优势互补,构建崭新的全媒体框架,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整合营销平台,在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快速拓展及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面对传统报业空间挤压和新媒体的两面夹击,地市报该如何做、能如何做,成为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制定了“努力做强核心业务,积极发展成长业务,谨慎探索新兴业务”的发展战略,并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开发建设了“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  相似文献   

16.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2010年经营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35%,实现利润上亿元,同比增长15.2%。三报日均发行总量超过了64万份,同比增长7万份。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文洪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全力打造一个拥有强势媒体、拥有先进技术、拥有财力支撑、拥有经营规模、拥有优质人才的现代传媒集团,在创优体制机制、构建全媒体运作体系和拓展文化产业中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新创     
《青年记者》2010,(7):2-3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 3月26日,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是在原合肥晚报社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全媒体集团,集团现有《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今日生活报》和《合肥在线》“四报一网”。  相似文献   

18.
开头語 “晋綏日报”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解放区的重要报紙之一。社址在晋綏边区的軍政中心,由西兴縣,它是中共中央晋綏分局的机关报,也是晋綏边区六百万人民的报紙。晋綏日报的前身是“抗战日报”。在抗日战爭勝利后的次年——1946年由“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綏日报”。晋綏日报——抗战日报,由創刊(1940年“九一八”)到終刊(1949年5月1日),有將近九用年的歷史。筆者是本报創办人之一,前后以副总編輯、編輯部部主任、总編輯和社長的职务,参加了这个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传媒业改制实践方面,主要有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模式”,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浙江模式”,以辽宁出版传媒集团为代表的“辽宁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上海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作为县市区域报的《萧山日报》实现了重大转型,从以前的萧山区委机关报转变为杭报集团所属的一张区域性报纸。新形势下如何在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为本区域读者服务,明确和打造专属于自身的品牌,是处于转型期的《萧山日报》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