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感受瑞吉欧     
陶虹 《早期教育》2007,(4):34-35
瑞吉欧对于我国一线幼教工作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早在多年前我们就知道瑞吉欧曾荣登美国《新闻周刊》选出的“世界十大杰出学校榜”;说它陌生,是因  相似文献   

2.
<正>课程基地,一个既熟悉又颇感陌生的概念,准确地说,过去更多的是陌生,而现在更多的是熟悉,而且越来越熟悉。当然,它还会陌生起来,因为它还会有新的发展,在发展中展现新的面貌。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江苏教育人对它有着一份特殊的情  相似文献   

3.
思维与学习     
提起思维,大家一定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经常会听到和用到这个词而且也知道它的大概意思;说陌生,是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它的确切涵义,更不了解它都包括哪些过程。那么,什么是思维呢?相信大家读了下面的故事便会有...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林语堂对许多人来说,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的是他三十年代作为“幽默大师”的文学经历,陌生的是他1936年出国以后因从事中西文化交流而饮誉国际文坛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5.
吴朝晖 《广西教育》2012,(14):86+88-86,88
高考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般称为"小阅读",在全国卷中位于第Ⅰ卷。这一类阅读题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近几年来考试题型分数都未发生改变,一律以三道客观选择题共9分的形式出现;陌生的是,几乎每篇阅读文章都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或者阅读起来感觉很艰涩。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笔者时常在思考,文本教学是不是可以寻找一个能"牵一发而动起全身"的支点,既能够贯穿整个课堂,使文本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降低能耗,提高质量。这个支点究竟在哪儿?下面就《蚁国英雄》这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谈文本教学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慧玲 《广西教育》2014,(17):119-120
数学复习课对许多数学老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上完一章或一节课、期末、中考都要复习;陌生的是怎样上复习课,才能使效果更佳?所以许多老师发出“复习课难上”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以下谈谈笔者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于海英 《文教资料》2010,(23):90-92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近邻。中日之间虽然一直试图认识和了解对方,却远没有达到此目的。本文试图从日本文化特性入手,探讨日本人的"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并试图寻求这种文化意识的根源和具体体现。另外通过对中、日传统文化意识的对比,可以更加理解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文化意识,为读者客观地认识日本人和研究日本社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共同的童年     
下笔之前,我沉思良久,该如何记述这段在我的书柜中静静躺着的回忆?这陪伴我多年,既熟悉却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回忆?还是让时间来串场吧,然后从我纷杂的大脑中找寻记忆的碎片,将它们拼凑成属于我和"少电"共同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熟悉与陌生     
有时走在街上才发现,在一个熟悉的城市中竟然有那么多陌生的角落,就像人一样,你以为对他很熟悉,但其实你了解的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则会在你不经意时突然出现,我们就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况下,重新审视那个他和这个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钱文忠 《教师博览》2013,(10):52-54
<正>《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三字经》呢?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传统的《三字经》总共千余字,三字一句,句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目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新文学的引导、为封建意识所笼罩的现实世界的需要、博大的爱心三者交互作用,使赵树理萌发了思想启蒙的创作动机,而改变险恶的生存环境的需要及作者的工作心态又把赵树理引上了“问题小说”创作之路。创作动机与实践的背离,既使赵树理成为名动一时的风云作家,又造成了赵树理在今日的落寞与沉寂。  相似文献   

14.
王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10-10
初识生本教育,觉得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名词.熟悉是闲为“生本教育”理念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迫寻的一种教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它熟悉是因为他们经常看到家长使用它们;说它陌生是因为人民币间的换算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周扬的双重身份,使他在评价赵树理小说时既能高屋建瓴地看到它的价值,又深谙艺是“党”的艺而有所规避。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周扬既确定了赵树理在解放区艺界“方向”性作家的地位,又有意识地对赵树理小说中的不和谐音进行了消解,赵树理的作品在大量普及时,赵树理追求的价值被逐渐置换,赵树理的真实面目逐渐远离了读。  相似文献   

17.
汤丽莉 《师道》2004,(11):45-45
秋天是有些明净地来了,这样的季节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恬然的心境,而这样的心情常常让人陷入回忆之中。看着校园里熙来攘往报到的新生,我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尽管还在这“象牙塔”里继续扮演着学生的角色,但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确实实是离我远去了。隔着时间的藩篱回望那段平静而又充实的青葱岁月,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8.
卷首导读     
正儿童对于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时候,"熟悉"正是一种陌生。认识与发现儿童正是教师的第一必修功课,它超越了具体学科,超越了具体专业,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14,(9):32-32
<正>亲爱的小星星们,快乐的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又开始了!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捕捉、打量每一个人的细微变化,是不是有一点既熟悉又陌生的兴奋感呢?首先,还是来一段快乐大回放,释放一下我们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步入研究生阶段,开始真正的求学生涯时,一切却显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或许是由于入学前我们对研究生生活的一些憧憬和寄望,陌生则可能是尚未适应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