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麻雀》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猎狗看见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奔过来想吃它。这时,老麻雀  相似文献   

2.
《麻雀》(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7课,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第28课),是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用之经久的传统教材。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什么野物,接着讲看到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猎狗刚张开嘴巴,突然,一只老麻雀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绝望垃尖叫。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猎狗慢慢地后退,被“我”带走了。故事不难理解,但学生最不明白的是:老麻雀为  相似文献   

3.
老麻雀     
<正>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上午,一个老猎手外出打猎,他盯住了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两只老麻雀和八只还未飞的小麻雀。老猎手慢慢举起了黑而亮的猎枪,对准了鸟窝。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两只老麻雀像  相似文献   

4.
乡村的麻雀     
乡村有只小麻雀飞进城里来过夜城里到处都是灯可就是没有天上月乡村麻雀很奇怪去问城里的老麻雀老麻雀把嘴咧了咧说它从没见过天上月  相似文献   

5.
在我家屋檐下住着一窝麻雀,我和小伙伴早就对它们垂涎三尺了,准备星期天给它来个“一窝端”。那天一大早,我和小伙伴们搬来梯子,把它搭在屋檐上,由两个小伙伴在下面扶着,我沿着梯子,蹑手蹑脚地爬到屋檐边,为了不让老麻雀飞掉,我用一只手把出口处掩住,另一只手轻轻地揭开瓦盖。只见干干的屋  相似文献   

6.
小麻雀     
奶奶家里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小天窗。一天一只小麻雀突然从天窗里掉下来。这个小机灵鬼,掉下来就往洞里钻,我眼疾手快,一把逮住了它。小麻雀可真好玩。它的嘴是嫩黄色的,身上的羽毛刚丰满,是棕色的,外面还有一道黄边,  相似文献   

7.
课堂气氛有点沉闷。教《麻雀》这篇课文,读也读了,段也分了,下一步该怎么深入下去? 我想,必须打破沉闷,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于是我说:“对于一只小麻雀来说,猎狗自然是庞然大物。正当这只凶猛、庞大的猎狗要一口吞掉扑楞着翅膀的小麻雀时,却被一只飞到小麻雀身边的老麻雀吓得‘愣住’了。我觉得,这篇课文也许过于夸大老麻雀的威力了。情况很可能是:猎狗正好扑过去,一口一个,真是送到嘴边的一顿美餐!”  相似文献   

8.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文中有些语句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勇敢精神的赞赏敬佩的感情。但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敢精神,对此,学生在理解上颇有困难。我针对这个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品词品句,理解作者是怎样写老麻雀的勇敢精神的。首先,我抓住“像石头似的”这一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老麻雀下落时的快速和突然,体会老麻雀的坚决和急切的心情。再是指导学生品析“呆立着不动”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画出老麻雀落在猎狗面前的动作,从“蓬起、尖叫”这两个词体会老麻雀明知无望而又拼力一搏的心情。尽管它身体发抖,声音嘶哑,但它仍呆立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第六册中的《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怎样让八、九岁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0.
新平县杨武小学的罗静愉来信认为:《麻雀》赞颂了崇高的母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麻雀》一课是讲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很多教师认为《麻雀》的主题是赞颂母爱,我也倾向于这种看法。《云南教育》1992年第六期刊登了《<麻雀>的主题不是赞颂母爱》一文,文章说《麻雀》的主题是赞扬老麻雀敢于斗争勇于战胜强者的精神,我却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1.
《麻雀》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描写“我”目睹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不畏强暴的精神。作者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在“我打猎回来”,地点是在林荫路上。接着写事件。“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这几句说明猎狗发现了猎物。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呢?原来在前面的林荫道上有一只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  相似文献   

12.
《麻雀》(第六册)是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救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文章短小,文笔简练,但题旨“一种强大的力量”却很耐人寻味。如何引导学生透其章句,究其义蕴呢?  相似文献   

13.
课文《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麻雀》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好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以读代讲,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理解文章内容,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胳脉 这篇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了什么气味。接着讲猎狗看见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正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吞噬小麻雀时,一只老麻雀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最后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被“我”带走了。  相似文献   

14.
一、读文填空,理清文脉,整体感知内容教师“引题”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题:猎狗在_(什么地方),发现了一只_(什么样的)小麻雀.当猎狗走近小麻雀,准备_的时候,老麻雀_,用自己的_着小麻雀.最后猎狗_,我_.  相似文献   

15.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造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  相似文献   

16.
片段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只老麻雀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生:我觉得是母爱的力量。这只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护小麻雀。 师:是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的长辈是怎么爱你的?  相似文献   

17.
爱的回响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描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画面:凶悍的猎狗逼近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安危,飞身而下,企图拯救自己的幼儿。在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老麻雀与猎狗对峙过程中的恐惧、绝望而又英勇、果断的心理之后,我问学生:“面对强悍的对手,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会叫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造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体会,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写得有条理,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通过下面板书引导,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从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去刻画老麻雀的“勇敢”,小麻雀的“弱小”,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原因——伟大的母爱。  相似文献   

20.
你还记得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吗?我3岁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了。这首歌赞颂了无私的母爱。其实,父爱也是可歌可泣的。在《麻雀》一文中,父母的爱就表现得淋漓尽至。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只小雏雀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去了,一只凶悍的猎犬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它翅膀双张,羽毛竖起,想要恐吓猎犬。也许是猎犬怕了,也许是猎犬被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感动了,它调头就走。虽然我不知道那只老麻雀是小雏雀的爸爸,还是妈妈,但是我从它身上看到了一种爱、一种情。老麻雀面对那样一个庞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