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作半径造圆心角,与同弧上的圆周角相联系例1如图1,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P,E为O上一点,AE=AC,DE交AB于F.求证:PF·PO=PA·PB.(1997年河北省中考题)分析PA·PB=PC·PD,欲证结论成立,只须证PF·PO=PC·PD,即只须证PF/PD=PC/PO.为此,只须证△PDF△POC。/P公用,…只须证上FDP一工COP.连结CO,”.’AE=AC,…/l=/2.用等角的补角相等获证.二、过圆心作弦的垂线,以便应用垂径定理例2如图2,AB是①O的弦,P是AB上一点,AB=10cm,PA=4cm,OP=scm.求①O的半…  相似文献   

2.
记四面体P-ABC的全面积为△.则有(PA+PB+PC)2≥23△.其中,等号仅当PA、PB、PC两两夹角为且△ABC为正三角形时成立.证设PA、PB、PC两两夹角为a、β、,据余弦定理三式相加,其中三式中等号仅当a=β时同时成立.显然,等号仅当PA、PB、PC两两夹角为且△ABC为正三角形时成立.四面体的一个不等式@冯录祥$新疆奎屯兵团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3.
1.张角公式如图1,设直线ACB外一点P对于线段AC、CB的张角分别为αβ,则sin(α+β)/PC=sinα/PB+sinβ/PA证明:因为S△PAB=S△PAC+ S4PCB,所以1/2PA.PB·sin(α+β)=1/2PA·PC·sinα+1/2PC·PB·sinβ,两边同除以1/2PA·PB·PC,即得所证等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谈到的基本题,有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等积式或比例式.在证明一些非基本题时,有时可转化为基本题求解.1 线段的和差关系 证明a±b=c类题,往往可通过“截长补短”转化成证明线段相等. 例1 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BC上任一点.求证:PA=PB PC. 分析:采取“截长”法,可在PA上截取PD=PB,转化成证明DA=PC.这可通过证明△PCB和△DAB全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现将张角公式及其在数学竞赛解题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一、张角公式如图,设直线ACB外一视点P,对于线段AC、CB的张角分别为α、β,且α β<180°,则sin(α β)/PC=sinα/PB sinβ/PA 证明:∵△PAB=△PAC △PCB,∴1/2PA·PB·sin(α β)-1/2PA·PC·sinα 1/2PC ·PBsinβ。∴两边同除以1/2PA·PB·PC,即得欲证式。二、应用举例例1 连结正△ABC的外接圆劣弧AB上一点P的线段CP交AB于D,求证:1/PA 1/PB=1/PD(1990年山西省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6.
命题 若P是△ABC内的一点 ,记△BPC、△APC、△APB的面积为SA 、SB 、SC ,则SA ·PA SB ·PB SC ·PC =0 .证明 延长AP与BC边相交于D点 ,则|BD||DC| =S△ABDS△ACD=S△BPDS△PCD=-S△BPD-S△PCD等比定理 SCSB.记|BD||DC|=λ ,有BD=λDC ,所以PD- PB=λ( PC- PD) ,所以 - ( 1 λ) ·PD PB λPC=0 .又因为PD =- |PD||PA| · PA =-SASB SC·PA ,所以 SASB SC( 1 SCSB) ·PA PB SCSB ·PC=0 ,所以SA·PA SB·PB SC·PC =0 .推论 1 当P为△ABC的内心时 ,有sin…  相似文献   

7.
几何综合题     
总复习阶段,应有针对性地、适量地研究一些不同类型的几何综合题的解法.几何综合题大多是圆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题中,一题多问、开放性题目是几何综合题常见类型.图1例1如图1,已知正△ABC内接于⊙O,P是劣弧BC上一点,PA交BC于点E.求证:(1)PA=PB+PC;(2)P1B+P1C=P1E.证明:(1)在AP上取一点D,使AD=PC,联结BD.易知△ABD≌△CBP.则BD=PB.又∠3=∠4=60°,所以△PBD是等边三角形.故PD=PB,即PA=PB+PC.(2)证法1:因为∠3=∠5=60°,∠1=∠2,所以,△PAB∽…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几何证明题中,有关面积之比的重要性质在证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面积比,可以巧证几何题.例1如图1,已知:△ABC中,∠C=90°.求证:AC2+BC2=AB2.这是大家熟悉的勾股定理.它的证明方法很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进行证明,是其中一种较好的证明方法.证明:作CD⊥AB于D.∵∠ACB=90°,CD⊥AB,∴△ACD∽△CBD∽△ABC.∴S△ACDS△ABC=AC2AB2,S△CBDS△ABC=BC2AB2.∴AC2AB2+BC2AB2=AC2+BC2AB2=S△ACD+S△CBDS△ABC=1,∴A…  相似文献   

9.
例1 如图1,P是正三角形ABC内一点,PC=3,PA= 4,PB=5,求∠APC的度数.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借助旋转求解的题目.题中的三条线段分散,需将三条线段集中到同一三角形中,已知线段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式子zx±zy=1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比例式,是基本比例式zx=my的变形.对这类题的证明学生颇感困难,为此,本文通过例题介绍几种形如“zx±zy=1”类问题的证明方法,仅供参考.图1题目如图1,正△ABC内接于⊙O,P是劣弧BC上任意一点,PA与BC交于点E.求证:1PB 1PC=1PE.策略1:“移项、合并”化为基本形式将zx±zy=1移项得zx=1zy,合并得zx=yzy.令yz=m,可变为基本比例形式.分析:欲证1PB 1PC=1PE,即证PEPB PEPC=1.移项得PEPC=1-PEPB,即PEPC=PB-PEPB.设PB-PE=x.只需证PEPC=xPB.证明:如图1,在PB上取一点H,使PH=PE,联结HE.由△ABC…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四面体与熟知的三角形进行类比,得出四面体的有关性质.性质1(维维阿尼定理)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面距离之和为定值.证明如图1,设P点到四个面的距离分别为a、b、c、d,连结PA、PB、PC、PD.因VABCD=VPABC+VPBCD+VPCDA+VPDAB=面体的高,为定值).性质2(勾股定理)在△ABC中,C为直角,设AB=c,BC=a,人C=b,则/一a’十月.在四面体O—ACB中,O—ABC为宜三面角,设S。。一S.、Snosc一S.、S。。。S.、S。。a—S。,则证明如图2,作CD上AB交AB于D…  相似文献   

12.
题目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PB+↑→PC+2↑→PA=0,现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内,则黄豆落在△PBC内的概率是_.  相似文献   

13.
文[1]得到了如下命题. 命题 设P是△ABC内一点,AP、BP、CP分别交△BPC、△APC、△APB的外接圆于A’、B’、C’.记p=PA’+PB’+PC’,q=2(PA+PB+PC).  相似文献   

14.
开放探索题是考查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极好题型,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解析如下.开放探索题是考查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极好题型!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解析如下.下.例1(2005年福州市中考题)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解析: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由PC=PD,可以推得∠PCB=∠PDA.进而可以推得∠PCA=∠PDB.若添加∠A=∠B,则还可推得PA=PB.这样在△PAC和△PBD中,∠A=∠B,∠PCA=∠PDB,PA=PB,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易得…  相似文献   

15.
例1已知p是等边△ABC内部一点,∠APB、∠BPC、∠CPA的大小之比是5∶6∶7,则以PA、PB、PC的长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大小之比是(从小到大).下面给出这道题的一个解法:∵∠APB∶∠BPC∶∠CPA=5∶6∶7,又∠APB+∠BPC+∠CPA=360°,∴∠APB=100°,∠B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04年菏泽市中考题)给出正方形ABCD,如果点P满足下列条件:连接线段PA、PB、PC与PD,使△PAB、△PBC、△PCD与△PDA都为等腰三角形,平面内符合条件的P  相似文献   

17.
试题再现:(南京卷第27题)如图1(1),P为/△ABC内一点,连结PA、PB、PC,在△PAB、△PBC和△P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我校九年级组织的一次数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如图1,AD ⊥ DC,BC ⊥CD,且 AD =8,BC =3,CD =10,在线段CD上找一点P,使PA + PB 的值最小,并求出该最小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举例说明构造二次方程解(证)几何题,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解法显得新颖、巧妙而别具一格。一、证明几何等式例1 如图1,已知P为等边上△ABC外接圆的劣弧AB上任意一点。求证: (1)PA+PB=PC; (2)PC~2-AB~2  相似文献   

20.
在历年高考中,解决立体几何解答题一般有几何法和向量法两种(几何法重逻辑推理,向量法重计算).现就一道典型题目谈谈二面角问题的求解策略. 题目 如图1,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1)证明:PA⊥BD. (2)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现在主要针对第二问作探讨. 解法1: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过点A作AE⊥PB交PB于E,过E作EF∥BC交PC于F,连接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