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08年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是一道文本精良、设题合理的好题。该题文本的选择,继承了2007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文本《湿湿的想念》的风格,仍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历来在高考语文中占据一席之地,即将到来的2017年高考把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列为必考题,探究题尤显重要,估计分值在11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6分)。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考试说明》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等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本篇文章中,笔者试图通过具体例题并结合若干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探究题进行详解,力图让学生在2017年高考中做这一题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新教材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高了关于文学性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地位势必提高,分值势必增加。2005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分值已由往年的18分增至22分,仅次于作文题的分值。笔者通过对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的研究和对近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对比分析,认为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会呈现以下走势。  相似文献   

5.
吴军 《新高考》2008,(12):14-16
【高考回顾】多年来散文占据着高考阅读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出现了新动向:1.散文垄断文学作品阅读的局面被打破。2007年海南/宁夏卷的阅读题考了小说《林冲见差拨》;2008年  相似文献   

6.
王爱民 《学周刊C版》2011,(12):185-185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分量重、分值高、难度大。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字数5000字左右,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阅读文本1000字左右,分值22分,是作文之外分量最重的题目,  相似文献   

7.
盘点2010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聚焦考查热点、探究备考策略,对2011年高考语文科的备考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高考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以下热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文学作品阅读在整个语文卷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纵观2010年高考语文卷,北京卷和湖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分值较2009  相似文献   

8.
高考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中难度较高考查能力较强的测试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经常出现答偏、答错、答题不全等现象。本文就考生在2012年江西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有效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一、高考阅读题型的特点高考阅读题型一般分为论述与说明类文章、实用类文本以及中外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各有其特点和考查方向。例如:论述与说明类的文章一般会考查理解文中概念、句子的含义;实用类文本把重点放在分析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上:而中外文学作品与前面两类不同,它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语言类赏析题越来越受重视,这类题不仅着眼于语言的赏析,更重要的是直接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就湖北卷而言,从2007到2010年四年之间,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就有3道题是语言类赏析题而且赋分都是6分。2007年湖北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的选文是杨闻宇的《日月行色》,其  相似文献   

10.
从《考试大纲》和近几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对文学作品的考查情况来看,2007年高考湖南卷文学作品阅读题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6年第12期文学作品阅读题与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六大题文学作品阅读题在选文、命题角度、参考答案方面出现惊人的相似!山东卷与《读写天地》都选了现代著名作家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且选文内容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山东卷与  相似文献   

13.
邹小飞老师在《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9期上发表的《反思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一文,对2009年的高考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命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自  相似文献   

14.
近年各地英语高考卷、高考模拟卷中频繁出现以英美文学作品为基础的阅读理解题,但许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以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每每碰到此类题,得分率皆不高。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可从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意象,体会其妙处,领悟到作品的真实意境,实现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文本来感受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以“稳中有变、积极创新”为思路,试卷结构和测试内容在承续中有所变化,体现如下:取消一卷、二卷之分,尽量按主客观试题排列,前10题是客观题,以利于答题和阅卷;客观性试题的分值由50分增加为54分,以利于提高全卷的区分度;现代文大阅读的文本由以往的文学性散文改为实用类文本的序言,以体现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加强了科技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评价鉴赏的测试,阅读延伸题也在命题思路上有所创新,以利于对教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属文学作品阅读。所选材料系林非先生的一篇随笔《话说知音》。围绕这篇短文,命题人精编了4个小题,其中前三题是主观题,最后一题是多选题。本文试以这4道阅读题的“评分标准”(俗称“国标”)为例,结合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失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所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阅读题一直是高考中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个大题,也是即将参加2007年高考的同学们的备考重点。本期特组织四篇文章,分别从阅读技巧、2007年命题预测、高考设题热点、模拟训练的角度来帮助同学们备考文学作品阅读题。  相似文献   

19.
探究本指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就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省自治区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江西省今年迎来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所以也增加这一层级。从江西省3月份公布的考试说明来看,探究题将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中考查。这里的文学作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题材,结合实际,江西省应该将探究能力的考查放在小说或者散文阅读题中。  相似文献   

20.
冯渊 《新高考》2007,(9):10-13
《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