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提出及其要旨1963年4月20日,方国瑜教授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演讲,总结中国历史发展中多民族统一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理论。"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首次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概念,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论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过程。文章指出中国历史发展始终是一个整体,历史和现实是一个整体,中原和边疆是一个整体,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3.
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支流,是中国历史的细胞,是中国历史的缩影。由于中国历史非常悠久,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乡土史教育是构成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重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概是中国人的历史情结太重,才在丰富的历史书之外,还撰写了大量的地方志。也正因为是历史情结太重之故,中国文学就有书写历史的传统,喜欢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作为书写对象。同时,中国文学还常常吸收中国历史叙事的技巧。即使在1990年代以来这个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崭新历史内容的时代,历史情结仍然纠结在中国作家心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一百多年历史中,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产生了三位历史伟人,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铺就了开拓性的基石。这三位历史伟人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一、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开端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闭落后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这一错误的历史观念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研究应注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性,树立“中国中心观”。这是中国历史研究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内部的争论,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论,严重影响到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中遇到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也就是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原因,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研究的方针和任务问题,而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同宗音乐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的产物。音乐只不过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体现人类的精神世界,它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自身不断演化的历史。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在音乐中的一种体现,因此对中国同宗音乐文化特征的研究,也就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出发,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性质作为历史断限标准的同时,兼顾英文"modern times"所表述的时间概念,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史的最佳称谓选择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发生、形成、衰落和转变的历史.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称之为"中国当代史".中国当代史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确立、发展以及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只有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把握,明确世界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才能真正学“活”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一、课程性质 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中国革命史课可以说是:“身兼两任”,既要注重历史科学的史料、史实准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运用民族平等原则,研究和处理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史学界持续进行了讨论,取得不小进展,但歧见仍然很多。现归纳为几个方面,择要作一概述。一、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问题在民族关系史研究中,正确理解历史上的中国,是个首要问题,带有根本性质,它影响到对历史上的中国疆域、民族政权、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等问题的见解。多数论者认为,经过儿千年来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中国,应是历史上的中国。凡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包括现己消失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的人们是中国人,他们的疆土是中国的疆土,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理  相似文献   

13.
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当代史与中国近代史领域,其表现为否定与丑化革命的历史作用,宣扬改良,鼓吹侵略有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则更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对它的理论与现实危害,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用血的代价所得到的历史的启示,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它并非是任何人的主观设想,而是已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客观的历史真理,所得出的科学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5.
将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益的经验提升到历史哲学的高度是中国史学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李杰教授在借鉴、吸收西方的分析历史哲学、叙述历史哲学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提出了具有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表明这一历史时期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逐步瓦解,是由人治“逐步向法治”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揭示出近代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是围绕救亡图存这一历史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变化迅速、争锋激烈以及三种进步思潮纵横交错构成主流。总结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在于指出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华裔美国文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多元文化的产物,包含华裔美国作家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化符号为代表的中国元素扎根于华裔美国历史、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之间。  相似文献   

18.
历史意识是立足于历史的思维方式,是对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历史中寻求客观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思维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引下,对中国历史客观规律反思基础上凝结而成的对中国现当代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在"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历代王朝以及各政权的疆域不同,既需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情境之中整体理解中国的历史疆域,又需要在现实中正确理解"中国"空间范围的含义及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