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卢成 《小学生》2013,(5):31-31
知识大厦中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是教师牵着鼻子走,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独立能力的愿望,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能力,如何把这种独立的自主的学习能力加以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在"我能学"的基础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一、预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培养预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知道仅仅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常用的语文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如何学习语文,学习语言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知识,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走进新课程,让教师用崭新的理念把心填满,让每个孩子抬起头走路,让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般的生命。一、开放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去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快乐、更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方式运用开放教学思路和"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改变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多地讲解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忽视学生自我吸收消化、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教学旧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并通过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完成阅读任务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自主学习可以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来对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相似文献   

7.
杨玲 《农村教育》2004,(7):55-55
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特别强凋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教师须引导学生:问题自己去揭示,知识自己去探索,规律自己去归纳,效果自己去评价。这一要求成了我语文教学的指南针。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常使课堂精彩纷呈,一次又一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更多的新知识,我们经常会觉得昨天学的知识今天就可能不够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自主探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充实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笔者结合自己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获取经验,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确证和全面发展。这是对“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个性发展,按照统一标准塑造学生”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大语文”的教学观,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崭新的、有价值的学习方式,放飞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充分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不但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呢?下面略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践和体会。一、转变观念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一方面已经习惯居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文教学中“注入式”、“填鸭式”的弊端在于教师根据自己一厢情愿的理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权利,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导致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解放课堂,让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落脚点。新课改要求逐步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并主动积极地去获得知识。自主学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自主学习也存在于各种自主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且能够学会主动去探究问题,容易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新的事情和方法勇于去尝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怎么做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结合实例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5,(30):226-227
<正>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自我构建和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把学生放在眼中,充分尊  相似文献   

14.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质疑;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这是新课程“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以这个要求为指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我校领导注重了“自主高效学习型课堂”的建设,提出了课堂教学“15+30”的要求,课堂改革全面展开。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本就是专门为学生开展的一种知识型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程标准颁发实施后,教师们需要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主体性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这样更便于他们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掌握主导权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辅佐学生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并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之后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培养,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主体性不高,这体现在他们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被动、思维方式单一等,这使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愿意自主的吸收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的教学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点、学习习惯等,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发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教育的引导方式 大家都在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勇于打破常规,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笔者作为教授小学语文20多年的教师,始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平等善待每一个孩子,必须结合孩子的身心年龄特点,去引导、去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苦功夫,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和,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言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曾晓群 《考试周刊》2015,(6):117-118
<正>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学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得以优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索的学习研究活动,在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让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不再过分地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掌握,而是鼓励其自觉地去发现与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自我,从情感体验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学生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