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难,难就难在如何将生活中闪烁着五彩光芒的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一个片段,经过补充、虚构、调整扩展成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现成的事件、完整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写。即使偶尔有。但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细节,虽然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但是要把它写成作文,还需借助“虚构”——对人物、情节等进行艺术加工,使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集中性、典型性、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观念中,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构。文学被称之为折射生活七彩光芒的“镜子”。而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世界的多样性早已把人们弄得晕头转向。此时,文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影子”。更多意义上,文学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文学事件——开始参与现实生活、甚至制造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文学中虚构的现实比真实的现实生活更加令人信服。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电影《骇客帝国》所描绘的那个世界——真实与虚构混淆颠倒,真实——隐去,虚构的一切构成了真正的生活,犹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讨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当代文学的虚构现象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导引什么是虚构呢?简单地说,虚构就是主观上合乎隋理的想象,即在事实的基础上(或者有现实的基础)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加工。虚构的对象可以是故事隋节,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场景或细节等。在写作中,虚构是和写实相对的一个概念。写实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写作中存在两种真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存在的,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用耳朵能听到的一切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4.
《首义英雄》再现了以吴兆麟为首的一群平凡勇士的生活、斗争图景。小说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基础,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形式,使历史人物和小说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从而根本有别于为追求刺激和娱乐而任意虚构的所谓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我们强调写实作文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景状物要真实。然而,写实作文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素材像摄像似的搬进作文中,总要进行一番整理、加工、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谋篇,这过程中,就少不了虚构。当然,写实作文的虚构自由驰骋的空间狭小,要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是,写实作文的人物、主要事件要绝对真实,不能“无中生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作文能否虚构,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赞同者认为虚构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反对者认为虚构不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似乎都有道理。在笔者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虚构。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它是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重要途径。谈到虚构,就会有人把它与真实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文需要写真实的东西,不能胡乱编造,这是写作最根本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人生教育。但是对于真实的东西,学生往往感到无处可写,本文从仔细观察生活的"真"、深入感悟生活的"真"、善于描写生活的"真"、艺术加工生活的"真"等四个方面入手,探寻既真实又生动的作文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普希金的历史文学追求“历史的真实”:刻画真实的历史人物,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追求真实的历史细节,力争对历史现象作出符合历史全局的评判。同时,他的历史文学又遵循文学的逻辑和规律,追求“艺术的真实”,运用必要的虚构来传达一定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9.
作文抒情,学生作文时颇为烦恼,如何抒真情实感,值得探讨,本文就写作过程中对于抒情容易走进的误区,略作分析。写作要真实,真实与现实如何把握,对于现实生活,要有所选择,要融入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方能感动读者。写作要虚构,而非虚假。写作不是现实的完整再现,生活中的题材进入作文时,必然要经过作者的修修剪剪。最后的结果就是,故事中有真有假。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命,它蕴含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然而,在学生的平时习作中,存在不少真实性缺乏的问题。针对问题,笔者认为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尊重生活规律,在写作中实事求是,合理表达,还原生活真实;要抓住能鲜明体现人物形象的细节,聚焦特写,精雕"慢"琢,强化细节真实;要区分主体事件和次要事件,详略结合,虚实相生,突显情感真实。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的众多评点本中,陈士斌评本和李卓吾评本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版本,这两个评点本对于小说虚实理论的阐述,包括三个层次,即"实"———"虚"———"虚以喻实"。具体而言,"实"指生活真实,是评点者关于反映现实生活的理论;"虚"指艺术的想象,是评点者关于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观点;"虚以喻实"是指评点者认为立足于生活真实,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艺术真实同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对小说中看似违背“生活的真实”的情节设置的分析和还原,关注作家独运匠心去营造的“艺术的真实”,从而发现小说虚构内容背后的真实创作意图,即作家对更深广、更深刻和更普遍的“生活的真实”的认识与反映.本文以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和突出个性的古今中外若干篇小说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现在散文理论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散文是允许虚构的,但散文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同时,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的真实与虚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体味细节的含义与作用薛川东细节是小说情节中刻画人物、描述事件的最小组成单位。小说情节在整体上是可以虚构的,但细节必须具有生活与艺术的双重真实。精妙的细节设置不仅丰富了情节内容,更有助于形象、深刻的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般来说,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与人物...  相似文献   

15.
在写作中,“真实”是一个很突出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强调得过火而求“绝对真实”,则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做不到,虽然,生活的真实应该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允许虚构,但是,在写作成品的制作过程,即“物→意→”双重转化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然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首先要求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然而所谓生活本质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确切定义的概念,写作主体对所谓生活本质的认识,可能普遍受到时代的宏观局限的,即使认识水平很高,其认识也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而细节的描写因为形象思维的参与而产生明显的情感变形,所以,艺术的真实更不可能“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16.
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消费主义时代,当代小说创作必须重塑自我,追求一种诗性的言说,讲述富于当下性的故事,创造与精神图景相一致的艺术结构,聚拢孕育性的生动"细节",发掘出意识下的"潜在的真实"与"灵魂的颤抖",而在真实的生活经验与虚构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真正进入生活的深处和根部,实现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有效"介入".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一直把概括化、典型化的真实作为艺术的追求,而把自然主义的真实看成是对现实主义的歪曲。但在欧美文学界却与此相反,尤其是20世纪的美国文学,小说中最为突出的景象就是"自然主义的持续"和纯自然的真实性。而到了昆德拉那里,他一方面追求卡夫卡"在世界变成的陷阱中对人类生活的勘探",以期笔下的人物有更真实的"现在境况",另一方面,他把"虚构"与"真实"相联系,崇尚一种只能凭悟性才能把握的"形而上的真实"。杜拉、韩东也有类似的见解,即把真事写假,假的部分却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现在散文理论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散文是允许虚构的,但散文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同时,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的真实与虚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如何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作文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真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作文的素材,并通过日记等练笔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陈 《考试周刊》2012,(55):52-53
作文源于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写作中如何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在材料上要避免胡编乱造;在情感上要发自内心;在艺术上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只有深入生活,广泛阅读,勤于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