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郑路遥 《东南传播》2014,(7):173-175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通过电视媒体的大平台来推销时下流行的商品,引领受众的消费需求和购物理念,因为这些因素使得电视购物类节目体现出它的特殊性,在有稿和无稿播音当中对象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就《香港精品购物直通车》节目创作,笔者主要针对受众的特殊性浅谈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对象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对象感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媒介的专业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传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电视频道专业化趋势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主持人专业化。电视受众是所有媒体中规模最大的受众群。而电视购物节目作为一种传统的电视购物平台,其存在的时间较长,运作体系相对完善,同时受众较广受众人群也较为明确,因此在未来电视购物节目也将更加专业化,主持人的培养也更加定向化专业化。本文旨在通过探索我国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培养模式,旨在为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节目主持人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罗新星  梁蓉 《东南传播》2018,(4):103-106
湖南卫视"快乐购"自2006年开播后迅速成为我国电视购物频道行业的佼佼者,但经过多年发展,已显现出商品同质化、终端信号覆盖开拓困难、受众逐渐高龄化等问题,并且与网络购物相比在价格、售后、物流、服务等方面,竞争优势已明显不足.为了应对网购的冲击,"快乐购"从自身出发,一方面针对节目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创新,另一方面,"快乐购"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与优质电商平台积极寻求合作.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快乐购"在社交电商、移动电商业务中已收获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何欣蕾 《声屏世界》2016,(11):22-24
为了解电视法制节目受众的收视行为,以及受众对电视法制节目的真实评价,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受众的基本情况、收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行为及其态度。该问卷调查借助网络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将设计好的问卷录入后,生成网络电子问卷,在“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为电视法制节目的改进与发展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龚莉芬  余克东 《青年记者》2017,(14):109-110
近年来,智能电视在家庭中的使用率逐年提升,销量在电视设备中占据了大半份额,日渐成为市场主流.传承于传统电视购物模式,整合传统电商互联网营销手段,基于互联网智能电视硬件设备形成的“客厅经济”大屏购物开始迅猛发展. 智能电视带来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电视节目内容极大丰富,传输通路无处不在,传统线性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方式受到了极大的颠覆.这种颠覆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是电视受众收视习惯和收视体验上的改变.智能电视的产生,既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有关,又与媒体自身的转型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本质是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本文从电视播出机构的社会属性和受众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发挥状态和作用的优劣,是直接影响电视媒体产业经济发展中最本质的问题。电视媒体产业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电视媒体节目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影响力经济”。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网络购物吸引了大量人群,传统电视购物的发展则遇到了瓶颈,以东方购物为代表的多家电视购物媒体探索转型之路。传统电视购物直播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AR技术、"电视+电商"跨界直播、线上线下互动直播、全媒体融合直播等新型直播模式的诞生与发展为电视购物节目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媒介是构建城乡人群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最佳平台,那么,电视媒介是如何让农村受众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也让城市受众了解农村文化?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受众走进荧屏、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人?如何让电视工作者加强自身  相似文献   

9.
从电视进入文化本体时代后,电视传媒在激烈竞争新形势下如何寻求发展突破,特别是如何将地方电视传媒打造成地方品牌化,让受众喜爱。笔者从受众需求规律分析,灵活选择节目形式、充分运用媒体产业功能及电视媒介的品牌化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艳蓉 《传媒》2016,(4):66-68
CCTV中视购物有限公司,是中央电视台旗下唯一的电视购物运营平台,CCTV中视购物数字频道于2006年12月28日正式播出,其坚持“诚信销售、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和“叫买不叫卖”的节目宗旨,依托电视台的媒体资源,积极担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商品选择、商品制作、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入手,持续改进、提升服务制造能力,不断拓展和完善销售渠道与平台,已将中视购物打造成电视、网络、目录、手机、移动终端、IPTV等多渠道全媒体的购物平台.在中国家庭电视购物的大环境中,中视购物始终坚持自身的精益化经营基础与经营模式,适时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广播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视购物产业起步不晚,1992年,电视购物进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电视台首播电视购物节目,成就了电视购物最为盈利的1.0"电视直销时代"。1999年后,电视直销开始走下坡路,行业呈畸  相似文献   

13.
李玲  金威 《新闻传播》2005,(1):63-63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水准参差不齐的电视购物节目泛滥电视机屏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些节目“禁播”背后复杂的利益链,对电视购物节目“禁播”背后显隐性利益主体关系逐对剖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类探讨,我们会发现我国在惩治违规电视购物节目问题上所暴露的行政权力赢弱和法律权力缺失等诸多病弊。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视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在管理上重视对利益链中隐性利益主体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白礼宏 《视听界》2007,(4):61-62
目前,国内电视购物大多数节目内容仍然停留在“产品信息介绍”层面,这种形态早巳疲态尽显,很难有效地吸引观众的视线。电视购物应当如何摆脱销售乏力的窘境?  相似文献   

16.
陈娜  鲍立泉 《视听》2018,(11):25-26
电视媒体正面临二维困境:电视媒体的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份额萎缩;受众对于电视媒体广告的防御心理增强。本文从这个问题入手,提出电视节目创新要兼顾内容创新与广告承载力创新两个方面。"生活场"真人秀节目是指在节目的内容创意上将电视节目的场景营造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场景相匹配,以真人参与的形式,在构建的生活场景中展示真人日常生活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生活场"真人秀节目的广告模式是:通过消费场景带入、"真人"需求,将节目现场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相匹配,营造消费场景;通过传统广告的间歇强化和社交媒体传播的保温,强化广告传播效果;最终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的铺货和推广,触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胡海阳 《新闻战线》2023,(10):94-96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应当始终坚持社会责任,推出满足受众需求的优质内容,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和支持,打造能够多平台共享的精品节目。“帮帮团”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通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体现了节目的服务意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敏 《声屏世界》2017,(2):49-51
电视IP化是指围绕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电影、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电视IP化的表现是多媒合一与多屏合一,电视与网络互为播出平台,电视节目衍生网络节目,电视节目与电商结合等.电视IP化的基础是基于热播节目的IP化,IP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体现了"节目是产品,观众是用户"的制作理念.当然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IP化发展,也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朝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购物节目在我国的发展,这种以电视为传播载体,并通过电视宣传促使消费者通过免费电话订购商品赚取利润为直接目的的节目形态已经为众多的受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20.
石义彬 《新闻前哨》2010,(10):25-26
近年来,“三俗”文化借助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大肆风行。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从小沈阳到马诺,从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无不闪现着“三俗”文化的身影,已然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毒瘤”。纵观这些“三俗”文化,它们的本质是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行攫取商业利益之实,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真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