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谢元辉 《湖南教育》2003,(21):54-54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纵观现在的中小学生,浪费现象令人堪忧。中午吃饭的时候,随便到一所中学的食堂去看一看,饭桌上洒得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学生甚至以浪费为“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节俭教育的缺失。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呢?首先,节俭教育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小处着眼。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是一个消费者,要量力而行,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告诫学生吃饭时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从小处着眼进行节俭教育,让学生慢慢养成节俭的习惯。其次,老师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时…  相似文献   

2.
学校开展的中小学课本循环使用的工作,是培养节俭意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件好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默生也曾说过:“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在众人眼中,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是培养学生养成节俭美德的场所;然而在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校本身就已不是节俭的实体,它培养的实际上是一个个充满物欲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可以有贫穷与富贵之分;可以有忙碌和悠闲之分;可以有浪费与节俭之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默生也曾说过:"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在众人眼中,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是培养学生养成节俭美德的场所;然而在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校本身就已不是节俭的实体,它培养的实际上是一个个充满物欲的消费者.尽管学校呼吁要把学生培养成勤俭节约的社会公民,然而在其实施的教育过程中却透露出很大的反节俭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不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形成了独有的消费特征,但因节俭意识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消费道德问题,浪费、虚荣、挥霍、讲排场、求奢侈等现象日趋凸显;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培养大学生节俭意识,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探讨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位一体"的节俭教育对策,强化节俭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节俭观念,养成节俭品格。  相似文献   

7.
从环保角度.当下的学校节俭教育涉及了资源保护问题,要求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纸张;从珍惜劳动成果角度,要求学生尽量不要有"剩菜剩饭";从学校的节俭实践角度,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提倡教科书循环使用等等.上述节俭教育达到节俭的目的了吗?  相似文献   

8.
浪费,一场触目惊心的悲情剧节约观点大碰撞一本教材八个人用"剩饭"与"二手衣""小气"的哈佛大学挥霍背后的思索测一测,你节俭吗?小窍门,让你成为节俭先锋  相似文献   

9.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片面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不良社会之风自然影响到校园,学生们勤劳节俭意识淡薄,铺张浪费现象普遍严重.所以开展"反对浪费,倡导节约"的教育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家风:节俭“记住,这是你妈总结下来的经验:近路少开车,费油;大白天不开灯,费电……”老妈一连串的经典话语录闯入我的耳朵里。老妈说,她的生活原则只遵循七个字:节俭、节俭、更节俭。她不仅自己节俭,还随时随地为我开展“节俭讲座”。一早起来,我站在洗漱间准备洗脸。老妈突然出现,拿出一个塑料桶说:“水管里热水流出之前不是有冷水吗?都接在这个桶里。现在水资源匮乏,不能浪费!”  相似文献   

11.
对话     
场景一在一家摆着琳琅满目商品的商店门口,两个死对头正竭力注视着我的下一步行动,它们一个叫节俭,一个叫浪费。节俭对我说:“别去,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正所谓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浪费对我说:“里面正销售新版周杰伦的海报,只剩最后几张了,削价卖,抓住  相似文献   

12.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却存在诸多的浪费现象.文章对产生这些浪费现象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节俭品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认知 :1 知道有关节俭的格言、故事。2 懂得节俭光荣、浪费可耻 ,要珍惜劳动成果。情感 :以节俭为荣 ,以浪费为耻。行为 :能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生活节俭 ,不浪费钱物。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节俭光荣 ,浪费可耻的道理。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不比吃穿 ,不浪费钱物 ,养成节俭的习惯。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略 )评 :通过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典型事例 ,引出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自然地导入学习。(二 )合作学习 ,明白道理师 :先听课…  相似文献   

14.
生活消费是节俭好还是奢侈(扩大消费)好,古今中外,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我们进行伟大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腾飞的今天,仍然不时地碰到这个老大难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消费的类型、特性和节俭的标准吝啬、节俭、消费、奢侈、浪费,是消费从量的差异到质的区别的五种类型.同收入相适应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正常消费。吝啬和浪费是消费的两个极端类型。节俭型消费介于正常型消费和吝啬型消费之间。奢侈型消费介于正常型消费和浪费型消费之间。吝啬主要是人们对消费者本人和他人的礼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时,告诫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学生也应注意节俭。我们从来信中选编了周宏涛、吴仁雪两位同学的文章。他们分别就浪费水、浪费粮食问题以小见大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学校办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让学生向往的地方?如何让学校的发展更具特色、更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摆在每位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话题.其实,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必然是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独具特色的学校,而与之相适应的,也必然是学校课程的丰满、适切和个性化.因此,独特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7.
富国瑞士节俭成风现在,世界上有一种奇异现象;越是富国越节俭,越是穷国越浪费。瑞士人可称为富国人中节俭的典范。许多人将瑞士称为世界上的“首富之邦”。它的年人均收人欧洲第一,达3万美元;生活水平世界第一。瑞士人消费观念很重实用,不奢华.瑞士汽车普及率极高...  相似文献   

18.
生活消费是节俭好还是奢侈(扩大消费)好,古今中外,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我们进行伟大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腾飞的今天,仍然不时地碰到这个老大难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消费的类型、特性和节俭的标准吝啬、节俭、消费、奢侈、浪费,是消费从量的差异到质的区别的五种类型.同收入相适应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正常消费.吝啬和浪费是消费的两个极端类型.节俭型消费介于正常型消费和吝啬型消费之间.奢侈型消费介于正常型消费和浪费型消费之间.吝啬主要是人们对消费者本人和他人的礼尚往来的经济关系的伦理评价,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就消费者对自身的消费支出的吝啬而言,可纳入节俭的范围.奢侈有扩大消费和浪费二重含义.奢侈中扩大消费的含义可归入消费概念中,奢侈中  相似文献   

19.
节俭是美德     
有人把浪费看成是阔气、大方,把节俭当做寒酸、小气,这真是颠倒黑白、混淆(xiáo)是非。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节俭视为美德,是劳动人民的本色,而浪费则是“极大的犯罪”。我的外公今年85岁了,在这个年龄里他本来该好好享福,可他依然十分节俭。外公的衣服、鞋和帽子都很破旧了,最少也有十年的“历史”了。儿女们劝他换新的,可他却说:“补补还可以再穿嘛,等实在不行了再说。”外公不但自己这样做,还教育儿女们:“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条件好了,但不能忘记过去的穷日子,要学会节俭。”其实,生  相似文献   

20.
叶延武 《教书育人》2013,(23):42-43
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成为一个时期的名校后,逐渐复归平庸?为什么一些学校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难以持续发展?学校在发展中又该如何突破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教育家文化凝聚学校发展之魂在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中,遵循教育规律、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学生发展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涵,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原则。因此,推动学校发展的创新文化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