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最早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于全球。20世纪初期随留日学生的回国将之传播至我国内地,并迅速为报刊媒体所接纳。20世纪中国漫画的开端是伴随着近代沿海地区城市新闻出版业的勃兴而展开的。早期画报、画刊是漫画艺术最为普遍、最直接、最为有效的流通载体。所谓“谐画、滑稽画、讽刺画”是漫画这一绘画样式的早期名称。新闻漫画是指用漫画的形式报道新闻或者评论新闻的一种报道方式,又称为政治漫画、评论漫画、社论漫画、政治讽刺画等。由此可见,新闻漫画是紧密联系时事政治、画外有声的,它将作者的观点视角通过图画来体现。我国著名资深老漫…  相似文献   

2.
师晶 《新闻世界》2003,(12):45-45
说起漫画,许多人可能会很“糊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电视里的叫卡通,小报上登的是幽默,大报上刊的是讽刺画,街面上流行是口袋书或成人绘画读本,而漫画是什么呢?翻开《辞海》,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漫画,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其实,早在出现漫画这个名称之前,也有叫“讽刺画”、“滑稽画”、“寓意画”等  相似文献   

3.
报林画苑     
观象台报林画苑我怎么钓不到活鱼王献忠取之不尽江先孝速写角报林画苑百姓关心的大事(二幅)刘宪连环画报林画苑编辑部的故事(连载二)蒋跃新一放了之积令/画马良/诗报林画苑[诗配画]批评报道不可少,曝光“安全”靠老套:平民百姓论是非,有棱有角语调高;背景复杂利害深,遣词造句讲技巧;避实就虚拿腔调,大而化之空中抛……方成论报刊漫画(连载五)报林画苑在我国,漫画的战斗作用更为人所熟知。讽刺画在讽刺画中,除政治讽刺画外,还有社会讽刺画。这种讽刺画在资本主义国家报刊上一般只是娱乐性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讽刺…  相似文献   

4.
国际政治漫画,或称国际政治讽刺画,解放以后在我国报刊上有过几次红火,尤以“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时期以及后来的反对苏美两霸时期最具代表性。华君武、米谷、丁聪、方成、钟灵、江有生、吴耘、英韬、苗地、江帆、朱根华等擅长国际政治漫画的著名漫画家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曾经大显身手,其作品不乏传世佳作。然而曾几何时,国际慢画似乎越来越难画了。因老漫画家先后离退休,新人又一时难以为继等原因,我国国际漫画园地变得一片荒芜。  相似文献   

5.
一、讽刺画美国出版的一本漫画集《社论漫画和政治讽刺画》,介绍了世界上古今著名时事漫画家及其作品。在第一章首页上引用美国前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一句话:“我很高兴,李普曼不会画画。”李普曼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一位时事评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位评论家会画漫画,对约翰逊更加不利。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报刊评论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总统竞选中,评论往往有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而以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一、讽刺画美国出版的一本漫画集《社论漫画和政治讽刺画》,介绍了世界上古今著名时事漫画家及其作品。在第一章首页上引用美国前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一句话:“我很高兴,李普曼不会画画。”李普曼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一位时事评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位评论家会画漫画,对约翰逊更加不利。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报刊评论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总统竞选中,评论往往有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而以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董广安  冯鑫 《编辑之友》2018,(3):103-107
清末民初的报刊讽刺画将漫画与新闻勾连,在建构国家民族图景的同时,形成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成为传播文明的利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武器,报刊讽刺画展现出在自由思想传播社会掀起鼓动风潮背景下一批漫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志向,更反映出漫画已从单纯的艺术绘画脱胎为政治话语表达的工具.以现实为题材记录历史,针砭时弊.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及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报刊讽刺画比当时的新闻报道更有效果.时至今日,报刊讽刺画的社会动员仍能凝聚人心,其批判丑恶启蒙心智的社会功能仍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记载,我国的漫画最晚在12世纪的南宋时代就已出现,而且是政治讽刺画。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满潮都是贼”条载:“韩((?)胄)用事岁久,人不能平。又所引率多非类,天下大计不复白于上。有市井小人,以片纸摹印乌贼出没于潮,一钱一本,以售儿童。且诵言云:‘满潮都是贼!满潮都是贼!’京尹廉而杖之。”以“满潮”谐音“满  相似文献   

9.
书法和绘画本是两个不同的门类,虽然有书画同源之说,但在其各自的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常见在国画上使用书法题诗题款,但将书法变成画,或将画变成书法便不多见了。漫画虽然形式多样,但将书法与绘画“嫁接”、“融合”,这种形式也是不多见的。近年来,我看到一些书法同漫画结合,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作品。有人说是漫画,有人说不是漫画。我觉得,这些作品既有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性、观赏性,又有漫画的幽默性、思想性、趣味性,它们具有漫画的性质,应该说也是一种漫画。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共收到52家报纸推荐的新闻漫画264件(比上届增加26.6%),评出得奖漫画5件,受表扬漫画10件,同1982年相比不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可喜的进展。近年来报纸漫画相当活跃。有的报纸定期出版漫画增刊,有的报纸以固定版面编出整版或一定篇幅的漫画专刊、专栏。这样,漫画有一定的版面保证,是件好事。可是也因此造成报纸漫画“两多两少”的现象,即:定期定版专刊专栏发表的漫画多,而日常于各版发表的漫画少;泛指社会问题、思想作风问题的讽刺画和幽默画多,而及时配合新闻报道、反映国内外时事的新闻漫画少。以传播新闻和发表时事  相似文献   

11.
滕媛媛 《传媒》2016,(22):32-34
新闻漫画在我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作为超文本的形象化语言,其“村夫稚子”皆宜的特点使新闻漫画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特殊的战斗作用,是共产党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漫画独特的评议功能及其对现实生活强烈的干预性,符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成为党刊重要的舆论宣传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漫画的定义新闻漫画的基本含义即用漫画的形式报道新闻和评论新闻。漫画本身就是伴随着新闻报刊的产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新闻漫画主要是区别于报刊上刊登的幽默漫画,以漫画的形式对最新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这种形式的漫画多年来在国内外报刊上亦被称为政治漫画(POLITICAL CARTOON)、评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社论漫画、时事漫画、时政漫画、政治讽刺画等等。解放后,在我国报刊上将新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什么原因,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画》的时候,就立刻和“爸爸的话”联想到一块儿,也许终究是爸爸的话影响自己最深的缘故。《爸爸的画》是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和丰一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以他的画笔表达着思想,在他的女儿来说,他的画应该也可以称之为“爸爸的话”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陈宝与一吟先生,在60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朝花夕拾,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爸爸的画》共四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末出版了第一、第二集,时隔一年整,第三、第四集出版。每集由丰陈宝、丰一吟精选父亲的漫画百幅,又以她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一叶     
主持人:常铁钧童 夫:豆腐一毛,黄酱五分,随地吐痰五十块,共计 五十块一毛五!≯▲报账j_0 0…j0。≯0 0纛0 l¨。j 0 7王复羊i▲献给最可爱的人01警0,00i?、j j 0。0常易k钧ii《 ” ’。 一 …“。“’ “。 。 ‘ “薯▲请00i?◆0≮一张耀宁▲战斗的心声≯毒j。0j叠0、露’一?。。i李殿光’▲缺席审判 。,?。吴兴宏漫画一叶@常铁钧  相似文献   

15.
《扬子晚报》1986年11月30日一版上,刊登了一幅题为《大忙人》的漫画。画中一枚骰子上面的“点位”搞错了。常识告诉我们,每枚骰子“点位”的排列和组合均有统一规定,骰子共分六面,六面又分为三组对称面;每组对称面的“点数”相加均为七,即一对六、二对五、三对四。这幅漫画上的骰子分别标为一、三、四,而每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反映社会生活百态,首都漫画家们已举办过8次《世象漫画展》。这世象漫画在日本也很流行,3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家冈本一平在《论漫画》一文中的解释是:“世象漫画作勾渗透世态人情的漫画。可分为漫画速写,家庭漫画、流行漫画等。漫画速写,对世象所表现的特征,把有趣的描写下来,虽只是白描,却已含有幽默成分。”1987年初,人民日报社的女漫画家郑秉宏送我一份日本报刊上的漫画,画题《社会流浪汉世  相似文献   

17.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  相似文献   

18.
陈敏直 《今传媒》2006,43(3):40-41
新闻漫画是指“以新闻事件为创作素材,用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进行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它既有新闻性、又有艺术性。”①方汉奇先生认为:“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运用印刷和散发单片时事新闻和讽刺画的办法来进行反帝斗争,公开刊售和刻印叫卖的《大败鬼子》、《芝相行乐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②20世纪初,漫画随《神州日报》、《民呼日报》等报刊的出现而得以孕育、生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比较重视新闻漫画,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漫画家,如华君武、方成、陈依范、英韬、米谷、钟灵、蓝建安等。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4):12-12
“企业找职业经理人就好像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带……保姆经常靠不住,因为大多数保姆很难把别人的小孩当自己的亲孩子养。”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巧喻股东、职业经理人、企业的关系,并鼓励家族企业的老板给优秀职业经理人股份,让他们变成企业真正的父母。 “他是自小儿麻痹症以来对美国青少年与儿童最具危险的威胁。” 美国总统布什忍无可忍公开怒斥RAP歌手Eminem,这位有痞子之称的美国歌手近来反复在歌词中以粗话怒骂母亲,他的离经叛道已经引  相似文献   

20.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默、讽刺性的和时事性的刊物,还常以新闻人物的漫画肖像作为封面。十九世纪法国漫画家安德列·吉尔(巴黎公社革命漫画家)为《月亮》杂志《当今人物》专栏作漫画肖像。苏联漫画家以为别人作漫画肖像表示友好,如在杂志上发表漫画肖像为国人祝寿(《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