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影坛涌起一股怀旧风潮,从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到2014年相继推出《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题材均指向校园青春,票房成绩也可圈可点(表1).怀旧青春电影的流行引发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今的观众热衷于怀旧文本?为什么以上述三部电影的形式来怀旧?  相似文献   

2.
黄国玲 《东南传播》2013,(8):111-113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根据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上映。文章通过研究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并对此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的原则给我们的成功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彦会 《声屏世界》2013,(12):35-36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充满着友情、爱情、梦想、信仰的交响曲。《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两部青春题材的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两部影片中的音乐更是为影片故事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由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匆匆那年》热映,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集体回忆青春"的热潮。在这股怀旧大潮中,80后群体处于中心地位。《匆匆那年》原著作者九夜茴也是80后群体的一员,可以说,《匆匆那年》是80后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国产片中,反映新世纪前后青年个体体验的影片代表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同桌的你》,这些影片摆脱了"中  相似文献   

5.
2011年《失恋三十三天》上映创造小成本青春爱情电影奇迹,至此之后,以《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产青春爱情片便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在这些电影中,有些好评不断,创造票房神话;有些则被网友痛批,被称为"烂片"。那么,当今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即《致青春》)为例,从内容核心、文化消费以及存在问题三方面,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等以追忆、怀念、致敬青春为主题的纯爱校园电影,《左耳》是一部以复仇、救赎、成长和追求理想为内容的青春电影。影片按照情节发展变化的顺序展示了张漾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平实的人性特点,彰显了青春电影丰富而独特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澹雪 《今传媒》2014,(6):93-9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上映之后反响较为热烈,成为内地青春片的典型。而台湾地区以青春片见长,其中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代表。内地和台湾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差异,使得两者呈现不同的影片风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色调浓重,具有悲情主义色彩,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色调明朗,风格清新纯美。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也不尽相同。同时,两位导演身份和性别等差异也是造成影片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分析近年来的青春题材电影,怀旧成了众多青春题材电影中的核心话语。在话语再生产的过程中,青春题材电影运用大量的图像营造视觉盛宴,利用观众的集体记忆、社会怀旧心理来建构怀旧神话,但在对怀旧建构的同时也在消解怀旧的本真性,电影中各种各样的叙事结构掩盖了关乎怀旧的思考,电影呈现出单质化倾向,这种思想的缺席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分析近年来的青春题材电影,怀旧成了众多青春题材电影中的核心话语。在话语再生产的过程中,青春题材电影运用大量的图像营造视觉盛宴,利用观众的集体记忆、社会怀旧心理来建构怀旧神话,但在对怀旧建构的同时也在消解怀旧的本真性,电影中各种各样的叙事结构掩盖了关乎怀旧的思考,电影呈现出单质化倾向,这种思想的缺席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国产动画电影新媒体营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新闻世界》2013,(10):260-262
由于国产动漫公司普遍融资困难的现实原因,新媒体营销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首选。本文研究了《失恋33天》、《人再圃途之泰圃》(以下简称(《泰圃》)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三个成功案例,得出了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基本策略。同时分析了动画电影《魁拔之大战元泱界》(以下简称((魁拔2》)营销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能实现成功的新媒体营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开卷虚构、非虚构类畅销书综合排行榜 文学 这个月,文学类榜单Top1O有两本书首次上榜,一本谈离开的爱情,一本谈逝去的青春,他们分别是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和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2011年的版本,此书本月登榜,并排名榜单第三名的高位,受益于影视明星赵薇的同名导演处女作的热映,这再一次印证了电影对于图书销售的带动作用.与三两知己在电影院里回顾完曾经的青葱岁月,回到家中,拿出同名小说独自阅读,屏幕中的画面变成了静静流淌的文字,每一个从青春走过来的人似乎都能从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中国电影市场异军突起,可观的电影票房离不开营销策略。2013年4月26日首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取得了“青春文艺片”的票房奇迹,在新媒体环境下,其采取了哪些成功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3,(15):5
近日知名编剧李樯公开出版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剧本集,与辛夷坞的原著小说打擂台。剧本集广告称,李樯此后还将陆续推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放浪记》等作品。就知名编剧李樯即将公开出版剧作集一事,记者致电几位原著小说的作者,他们都表示自己只是授权了原著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未授权将改编的剧本进  相似文献   

14.
张俨 《报刊之友》2014,(9):99-100
论文通过对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纪念题材《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两部电影在影像风格、叙事策略和人文意蕴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两部电影成功的元素,同时对目前国产商业电影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艺术审美特质进行论证,期待商业电影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臧笑楠 《传媒》2021,(7):50-52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迎来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向.以《少年的你》《狗十三》等影片为代表,这些作品一改早前青春片怀旧、浮夸的风格,聚焦社会、校园、家庭中的复杂问题,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真实生活.国产青春电影向现实主义靠拢,实现了创作上的革新,其精神内核也更为丰富多元.具体表现为多元化的取材向度、纪实性的影像呈现、艺术性的虚构处理、深刻性的精神剖解、价值观的正向构建.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广电总局电影备案表上发现备案项目《青春》,赵薇的处女作终于正式曝光。赵薇的宣传也向媒体确认,由赵薇首次出任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已经进入开拍前的筹备阶段,改编自著名畅销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  相似文献   

17.
书架     
《出版广角》2013,(11):92-93
文学艺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者:辛夷坞著版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版定价:29.80元提要:你我这样的70后、80后,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更渴望的是对生存的追求。青春终将散场,现实远比电影更加残酷无情,有着更多的失望甚至绝望,有着更加浓重的黑色,曾经的爱  相似文献   

18.
黎莉 《今传媒》2016,(7):89-90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打破了以往内地青春题材电影的“回忆”式叙事套路,转而关注当下正值青春的青年群体,从“不怀旧、无青春”的策略桎梏中挣脱而出,在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励志与正能量的积极态度;拍摄风格与叙事很好地借鉴了台湾青春电影“小清新”的镜头风格,给疲软的国产青春电影市场注入一阵清风;最后,在叙事空间的展示上,从封闭压抑的教室、食堂到开阔自由的天台、街道,饱含了青年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4月位于文学类排行榜首位的《谢谢你离开我》本月继续在榜,只不过已屈居至第二名.本月榜首书虽然是4月份上市的新书,但并非新面孔,而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又一个版本.上月全新修订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继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20.
影视市场中,编剧和导演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化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自开拍起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原因之一来自于其改编的同名小说,其中互文性的存在帮助两者建构联系桥梁,而在跨文本的叙事中两者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