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目的]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背景出发,梳理中国企业被美管制与制裁的最新情况,分析我国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现状及问题,探讨竞争情报助力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面向我国企业服务的竞争情报体系建设方案。[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将竞争情报理论与我国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实践相结合,从组织结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构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研究结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是政府、情报服务机构和企业所组成的自上而下、内外兼顾的服务性体系,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并通过政府主导下的推动机制、企业参与下的合规机制、情报机构协调下的共享机制支撑体系运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美国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背景下,探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过程中的供应链信息安全问题,并尝试建构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方法/过程]聚焦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的相关程序,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厘清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背后的竞争情报属性和企业应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反竞争情报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建构思路。[结果/结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是协调供应链溯源应对与关键信息保护的动态运行体系,从体系框架、理论模型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进行了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3.
梁宇 《情报杂志》2023,(6):32-38
[研究目的]美国是当今世界情报强国,情报霸权是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体现之一。美国的情报霸权行为给世界和平发展造成更多动荡因素。研究美国情报霸权的表现与成因,有利于更好的批判美国强权政治逻辑,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和平发展。[研究方法]通过历史与文献研究方法,归纳出美国情报霸权的成因与主要表现,提出中国的应对建议。[研究结论]实用主义哲学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情报政治化与情报实力分别是美国情报霸权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美国情报霸权行为的主要表现为全球监听、组建情报联盟干涉他国内政、直接在海外制造暴力以及对他国的“污名化”等。中国是美国情报霸权的主要针对目标,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潇  苏楠  陈志  王治喃 《情报杂志》2023,(11):48-53+60
[研究目的]拜登政府执政第一个任期过半,其对华政策以“竞争”为基调已基本明晰。出口管制是美国遏制我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武器”。持续对拜登政府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动态跟踪,并加强执法趋势研判,提前做好应对意义重大。[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该文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美国2021—2022年涉华出口管制典型开源文本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拜登政府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对华传统竞争性战略技术领域的出口管制,并将其执法实践炮制到其他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且将动态调整其供应链联盟形式,以优化对华多边协同管控。在经济利益和国际影响的驱动下,拜登政府预计将实施更为精细化的出口管控措施,而在非“极限竞争”地带,两国存在合作的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三条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构建出口企业生态反倾销竞争情报网络体系是应对生态反倾销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生态反倾销竞争情报体系的现实情况,然后构建了多元一体、协同联动的生态反倾销竞争情报网络体系,最后应用整体网分析理论对网络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说明,多元一体、协同联动网络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网络体系来说,信息渠道更加通畅,传播速度更加快捷,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背景出发,分析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立法目的与核心内容,探讨该法案带给中国的科技安全情报含义,并提出我国科技安全情报的发展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研究美国科技立法对我国科技安全情报发展方向的启示以及我国如何建设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研究结论]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立法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战略目标,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科技安全情报体系建设,把握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的核心要素,优化情报流程,输出更高质量的科技安全情报服务,为新形势下的中国科技安全与发展贡献情报力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1975年5月12日,柬埔寨海军在泰国湾扣押了美国商船"马亚克斯号",时任总统福特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最终采用武力方式夺回了船只及船员。然而,美国在此次营救行动中的情报工作存在较多失误。研究此次行动中的情报方面的失误,能为改进危机预警与管控中的情报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该研究利用解密的美国军事及外交档案,系统梳理了美军在"马亚克斯"事件中出现的事前威胁研判与预警、事后意图判断与战略选择、战场情报搜集与分析、情报上报分发等多个失误及其成因。[结果/结论]美国在这次行动中的情报失误启示我们,应当提升战略预警能力,准确预判风险;注重情报的提前储备,有力支持危机决策与行动;优化情报报送分发机制,充分发挥情报价值。  相似文献   

8.
技术强国对华贸易出口管制系统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强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技术的自由和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对出口管制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在技术监测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博弈论等方法,对技术强国对华贸易出口管制的评价、决策等问题的系统研究方法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以支持国家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制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与路径,为我国因应工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基于拜登政府官方文件等开源资料,采用文本分析与战略研判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原因与措施,并探讨中国的应对之道。[研究结论]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涉及技术霸权、经济利益、安全驱动、意识形态四方面,其做法包括:强化价值观冲突与舆论攻击,联动使用法律、出口管制等国内政策工具,扩大排华技术联盟等。我国可从国家战略、外交、产业、反制工具等方面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0.
以出口管制技术目录清单为切入点,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分析研究出口管制技术产业竞争情报数据库构建问题。通过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专家进行访谈,完成对出口管制技术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根据用户需求与数据特点,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并利用数据库开展竞争情报服务,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建设等提供出口管制技术本底情报、产业动态情报与专题情报等高价值情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通过实施出口管制、经济制裁、合作限制等一系列措施,严重阻碍我国科技的发展,中美技术摩擦已给我国高技术产业及企业带来一系列关涉技术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安全形势、技术摩擦给中国和美国及其他国家高技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关键问题,并从建设科技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原始创新和战略性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产业价值链高质量升级、培育锻长板企业主体和集群、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崭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和新焦点。对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最新动向的考察与洞析,可为中国人工智能管理体系、基础研究、实施路径、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美国两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以及其他六份重要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文本为主要依据,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投资、人才队伍培养、领导地位增强、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对中国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优先投资、人才培养、生态建构、产业应用、标准与工具研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面向大国竞争的美国科技情报活动实质上特指特朗普政府发起中美科技战过程中的科技情报运作体系,中国对这一个问题的研究既紧迫又短缺,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索。[方法/过程]该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的方法,探索面向大国竞争的美国科技情报运作规律。[结果/结论]美国科技情报活动意在封锁中国技术输出,在政府层面具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和全政府投入特征,以及结构化信息采集与分析、跨部门协同作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孙晓宇  张秋波 《现代情报》2015,35(4):154-158
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犯罪的复杂性,情报监听这一秘密侦查措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若不对情报监听进行法律规制,容易导致滥用监听权以及侵犯公民隐私权等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对其予以立法规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出台情报监听立法的国家,其法律体系比较完善,因此,本文立足美国情报监听立法,评析立法的优点及缺陷,从而为我国的情报监听立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掌握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互行为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知识构建4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关注网络的宏观视角、行动者权力、方法论框架、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4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发布的数份研究报告,研判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动向,以期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预警潜在人工智能对抗竞争,优化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NSCAI的设立背景、人员构成和主要任务等情况,根据NSCAI报告内容总结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其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论]NSCAI鼓吹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安全威胁,体现了强化美国人工智能竞争力,打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目标。我国应时刻警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科技霸权打造战略威慑的行为,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以此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刘晨晖  王能民 《情报杂志》2021,(3):112-117,31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压电式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为我国企业的应急响应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对美国司法部发布的《网络安全事件受害者响应与报告的最佳实践》进行文本分析,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解读了美国的应急响应实践经验,并结合压电式理论中变化事件、态势感知与关键性对齐的视角,构建了适用中国企业的应急响应体系。[结果/结论]基于美国联邦调查员、检察官以及美国企业在处理网络安全事件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一套清单式的响应方案,其中蕴含的全过程管理与关键性对齐的响应策略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梳理了美国冷战以来的情报政策流变,分析了情报工作保密与透明的实践,可以补充完善国内对美国情报政策的研究,为我国的情报政策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冷战以来美国四位总统的情报政策,采用历史分析法与科学归纳法,以情报工作透明与保密的实践为视角,深入分析情报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总结美国情报政策的一般规律。[结果/结论]好的情报政策是顺应国家安全需要的政策选择;情报工作透明的价值显著,需在情报政策中予以考虑;把握透明与保密的互动关系,可以实现情报界更好发展;我国的情报工作可以以透明度为切入点,争取实现情报工作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生物安全问题牵涉国家安全的诸多方面,生物安全治理须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下予以考量。英美俄等传统情报强国都十分重视生物安全领域的情报工作,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中的情报工作亟待加强。[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对生物安全治理的情报融合需求分析,阐明了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中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借鉴传统情报强国的实践经验,从情报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中的情报工作重点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结果/结论]提升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中的情报工作水平,一方面应着眼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工具方法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及创新;另一方面,要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战略定位和法律确位,并促进执行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